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构建研究
摘要:随着时代和社会的不断转变,对小学教育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将知识传输给学生的同时,为学生打造一个快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舒适的氛围中开展各种各样的学习活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将绿色教育理念渗透到课堂,让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同时接受绿色教育,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开展生命教育,推动学生的综合成长。笔者将结合多年来实际的教学经验,尝试分析绿色教育理念下小学数学快乐课堂的构建,期望能提供一些有效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绿色教育;小学数学;快乐课堂;构建
引言: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阶段的基础部分,而数学则是小学阶段主要的教学科目。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教师将知识灌输给学生的形式,导致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压抑,学生也没有足够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和效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快乐课堂的构建,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并将绿色教育进行渗透,推动学生的生命发展。笔者将据此开展研究,提出一些观点和看法,在此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构建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来讲,良好的心理情绪往往能让他们更有学习积极性,而消极的情绪则会不断抑制学生的智力活动。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要站在民主的角度上,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才能够更加积极的学习数学知识,才能够没有限制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的思想限制得到突破。在学习的过程中,将认知与情感进行碰撞和融合。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时要重视对语言的使用,尽量选择“请你说说……”“谁能回答……”“有没有同学……”等语言形式,这样的语言形式将教师与学生放在对等的地位上,也能建立起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此外,由于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尊重和信任,能够与学生成为私下的好朋友,这种形式能够打造一个师生友好合作的新模式,与学生之间进行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对学生的人格产生影响。成功的教育是在互相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构建的,也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创造出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而也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能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对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出保障。
二、创设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情境
在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开展数学教学要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基础,通过启发和个性化的方式,对全体学生开展教学。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应当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出真实的教学情境,将抽象化的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在一个个生活化情境中,学生也能充分发挥自身的思维能力,让思维品质得到突破。实际上,数学活动就是思维的活动,与生活融合的方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能有更高的学习兴趣。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数学教学才能重新焕发活力,从学习中获得的乐趣,也能抵消数学的枯燥乏味,提升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在带领学生使用字母表示数时,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儿歌”这种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真实的情境。带领学生学唱儿歌“一只青蛙一张嘴,二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二只青蛙二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两声跳下水。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三声跳下水……”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并且小组之间接唱儿歌。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来分析第25句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几句中提到了青蛙有75条腿?在第几句中青蛙的眼睛有900只?第n只青蛙有几张嘴?让小组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并且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每组派出一名代表来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如果只通过原有知识开展教学,学生很难明白“为什么要用字母来表示数字?”对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理解不足。而通过唱儿歌的方式,也能创设出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在情境中帮助学生感受代数学的重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也不会出现枯燥乏味的现象,学生能够通过唱儿歌的形式感受到乐趣。而伴随着不断的拓展,也提出了75条腿、900只眼睛等较大的数量,学生也能渐渐感受到计数法的不足,能够明白字母表示数的重要性,对掌握使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有一定的欲望。在教学中引入“唱儿歌”的游戏,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原本乏味的数学学习也重新焕发了活力,学生会主动探究和挖掘相关知识内容。让抽象化的数学知识带入到实际的情境中,学生也能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在探索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戏院,帮助学生不断提升数学思维。而在唱儿歌的教学中引入“青蛙”这个概念的同时,也能借机开展绿色教育,让幼儿认识到青蛙是我们的好朋友,在平时的生活中注重保护动物,形成正确的观念。
三、构建一个多元的评价体系
在传统的教学评价中,更加重视的是对结果和成绩的评价,比较轻视学生探索的过程以及情感和价值观现象,在新课程标准中也逐渐重视到这一点,明确将关注过程作为开展教学评价的基础。在教学评价中要重视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注重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展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能正确对待数学学习,找回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和积极性。这样的教学理念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性,也是对“以生为本”教育理念的一种贯彻。我们开展教学评价,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和改进自我,因此评价的形式需要更加多元化,让学生通过教学评价获得更好的发展。
第一,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表现作出评价,学生之间也可以互相开展评价,甚至学生也可以对自己进行评价。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正向的评价也能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励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讨论与合作当中;第二,评价的内容要更加多元,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当针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开展评价,让学生身上的优点能够被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给学生一定的信心。第三,评价对象的多元化。数学学习并不是闭门造车的活动,而是一种集体活动形式,在开展教学评价时不仅要表扬突出的学生个体,也要对学生的学习小组进行激励性的评价,让学生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多元评价的形式,用鼓励与表扬来激发学生的生命火炬,让学生能够在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自我的生命发展,这不仅是数学快乐课堂的教学要求,更是绿色教育理念的实质诉求。
四、要抓住时机开绿色教育
绿色教育往往是在一点一滴当中开展的,在教学中利用好数学学科的特点,大胆进行创新,让学生能够在多样化的数学情境中接收绿色教育。抓住教学中的一个个时机,对学生开展绿色教育。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年月日这部分时,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值得纪念的日子,学生会说出春节、中秋节、植树节等等,在这个时候就可以借机开展绿色教育,询问学生为什么要植树?植树都有哪些好处等等,让学生来踊跃发言,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拓展,询问学生还知道哪些与保护环境有关的节日,例如爱鸟周、世界环境日等等,通过这样的形式,让学生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快乐课堂的构建,也能贯彻绿色教育的理念。
结语: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活跃教学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快乐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数学知识;开展绿色教育,让学生养成绿色环保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推动学生的生命发展,为学生打造一个绿色的、生态的课堂环境,帮助学生展现出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杨昆.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绿色数学教育[J]. 生物技术世界,2014(10):191.
[2]高晓雯. 小学高年级数学绿色课堂的构建[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90-91.
[3]韩冬梅. 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构建数学教学绿色环境[J]. 传奇.传记文学选刊(教学研究),2013(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