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域下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摘要:发展性评价是新课标改革后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内容,注重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开展教学评价,具有“双向”的教学价值。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激励小学生衍生出更多的内驱力,同时反作用于教师,成为数学教师开展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本文立足深度学习视域的教学特性,尝试从建立成长档案、结合学生表现、搭建展示平台以及注重交互效果四个方面,探究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发展性评价;策略
新课标改革背景下,针对目前小学数学的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式等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改变了传统模式中“浅表”的教学体系,更加注重在深度学习理念下开展各项数学教学活动。发展性评价与常规的课堂评价截然不同,从学生的角度,可以对其开展综合性的评价,改变了“唯成绩论”的片面评价模式,更有利于促进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从教师的角度,可以助力课堂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各项综合课堂表现因素中对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有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质。立足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可以对小学生数学学习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更值得教师去深入探究。
一、建立成长档案,开展记录性评价
评价具有语言、书面、物质等各种方式,其中建立成长档案是一种以档案袋建设为基础的书面评价类型,可以助力教师从学习、态度、成绩、能力、进步等各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客观的评价,记录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轨迹,同时也可以成为家校衔接的一个重要渠道。
比如,新学期开始后,数学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档案袋评价的活动,首先为了百年与管理,可以将班级中的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一个小组任命一名管理员,负责整理收纳整个小组的档案评价袋。然后,在具体的档案袋内容收集中,选择权和整理权都在每一个学生手中,他们可以在教师的指引下,将一些能记录和反应自身成长的数学学习材料、成绩单、试卷、作业等归纳到档案袋中。在使用过程中,数学教师除了要求学生定期整理,还要求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将档案袋中的材料拿出来进行分享反思,如试卷中某一个错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后期自己针对这种问题做出的学习调整等,通过自我评价的方式激励学生从个人档案记录中不断进步。最后,在一个月结束后,数学教师可以组织档案袋互评分享的活动,鼓励学生们将各自的档案内容展示出来,分享交流自己的心得体会,也接受其他同学给与的评价,并从中选出档案袋收纳整理比较优秀的同学给与一定奖励,通过这种多元互评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看到自己的长处和进步,也洞察自身的不足,在评价中获得源源不断的进步。
二、结合学生表现,开展及时性评价
成功的评价,在于激励和唤醒,而不是结果性的评价方式。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表现,比如每一次回答、每一次合作、每一次计算、每一次思考等给与及时性的评价,从细节入手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自我。
比如,在教学中教师要学会采用启发思维的模式展开评价,让评价的内容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激励他们朝着更深度的方向去思考某一个数学问题。以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课为例,本节课的内容建立在三角形、长方形内角和的基础之上,重点考验小学生的创新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探究的方式,当学生们根据自己i建构的数学知识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或者与其他同学的方式产生冲突的时候,数学教师可以根据这名同学的表现进行适时评价和引导,如“他提出的内角和计算方法很有意思,咱们可以一起验证一下,这样的办法靠不靠谱”。或者:“这名同学的想法很好,还有没有人提出一些不一样的观点呢?”从争论中发现问题,从问题中进行评价,可以吸引学生对所学的内容展开深度探究和分析,锻炼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搭建展示平台,开展实质性评价
口头或者书面的评价方式虽然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是远不及实质性评价方式受到小学生的喜爱。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搭建展示平台,通过孩子们喜欢的各种物化形式给与评价。
比如,在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作业本的封面搭建展示平台。如果学生的作业完成比较优秀,教师就可以在作业本封面上用孩子们喜欢的印章盖上图案。图案的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可以到教师这里换取他们喜欢的某一个小礼物。这些礼物的种类可以提前通过投票的方式进行选择,根据孩子们的喜好,设定如文具、免写一次作业、与老师合影等各种新鲜好玩的物化奖励。
四、注重交互效果,开展互动性评价
传统的评价主要集中在“教师面向学生”这种方式,忽视了学生个体的主导性。在深度学习视域下,学生才是评价的主体,教师可以通过多元化评价提升课堂交互效果。
比如,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圆”一课为例,在教学开始之前,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要求学生采用尺子、卷尺、绳子等工具测量某一个圆形的周长。小组合作探究结束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开展互动性评价:要求每一个小组展示自己的测量方法和测量结果,其他小组的成员一边听一边说出自己的一些建议,以此到所有的小组展示完毕。在整体的小组互动评价中,其中有给与肯定的表扬评价内容,也会出现一些质疑性的评价内容,如“这样测量会出现误差,你们怎么解决呢?”等深度思考的问题,遇到这种评价,各小组可以互动分享自己的建议。通过小组之间的互评方式,可以肯定班级中某些学生在数学学习方面的优势,同时也抛出更多具有争议性的新话题等着学生去思考和解决。
五、利用家校合作,开展补充性评价
家校合作是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度学习时域下的小学数学评价中也可以充分利用家校合作的优势,开展一些补充性的评价,便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隐藏问题。
比如,在学习态度方面,数学教师可以定期在班级群中发布关于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问卷,邀请家长填写。有的学生在学校表现比较积极,但是回到家庭环境后惰性比较严重,严重影响了数学整体成绩的提升。面对这种情况,家长可以在问卷中进行针对性评价,告知教师一些他们不知道的学习状况,便于教师与学生及时沟通,引导他们消除身上的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再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档案袋评价的平台,定期与家长进行共享交流,并要求家长结合学生近期的整体表现给出评语。如“某某学生这一学期整体进步比较明显,但是在独立思考方面还存在不足,希望以后可以继续努力”等。通过这种教师、家长的双向评价互动,可以有效弥补数学评价中的不足之处,让家长的补充性评价成为提升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最好助力。
结语
综上所述,深度学习视域下开展的小学数学评价将会是一次不同的创新之举,尤其是新课标改革到来之际,多样化、多元化发展性评价模式可以扭转传统课堂中单一无力的评价局面,关注小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从学习能力、素质教育、习惯养成等各个角度给与学生鼓励,促使他们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发展性评价也可以激励教师更新评价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深入探究的学习风格。
参考文献
[1]金西子.建构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有效策略研究[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 No.248 08 76-77.
[2]包占忠.关于构建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体系的思考探究[A].包占忠.2019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贵阳会场)论文集[C].2019.134-136.
[3]康卫民.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的实践与运用[J].知识窗(教师版),2019 10 64.
[4]扆新颜,任海荣.小学数学发展性评价与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 No.161 12 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