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序号 |
|
授课形式 |
讲授+练习、实验 |
授课课时 |
1 |
授课班级及日期 |
4 月 23 日( 11 周星期 三 ) 普职2411 班 |
||||
授课章节 名称 |
物联网初探——森林火灾火情感知系统设计 |
||||
教学设备、资源 |
多媒体教室、传感器实验设备、在线学习平台 |
||||
教学目标 |
1.通过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了解传感器定义,探究传感器的功能效果及工作特点;(信息意识) 2.通过物联设备进行分析和应用,感受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连接;(计算思维) 3.通过项目实施:完成物联网感知层设计,了解物联网协同感知与全局感知;(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4.通过项目实施,尝试使用物联网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数字社会责任) |
||||
教学重点 |
利用物联设备,设计森林火灾报警系统感知层 |
||||
教学难点 |
森林火灾报警系统感知层的设计与完善过程 |
||||
教法学法 |
项目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学习 |
||||
板书设计 |
森林火灾火情感知系统设计
|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课前准备
环节一:情景创设,引出主题
环节二: 工具认识,探究应用 |
分组、组内分工 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如下: 项目组长:项目整体推进,成果汇报展示 项目秘书:协助组长推进项目,实验器材管理; 实验员:实验器材的相互连接 记录员:小组任务单的填写与记录;
1.创设问题情景: 播放视频,教师引导学生了解森林火灾及其危害性,确立面对森林火灾的目标:早发现➡早扑灭。 结合国家森林公园的火情预警方式:护林员巡山发现火情后报警,引发学生思考: ①这种方式是否是物联网应用?➡ 不是,且火情不够准确及时 ②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 利用物联网 2.提出项目主题:物联网初探——森林火灾报警系统设计 3.明确项目目标:物联天下,感知先行。依据项目进度,明确本课课时目标:火情感知系统设计。
1.聚焦需求,引出工具 ①面对森林火灾的目标:早发现——早扑灭,由此引导学生聚焦需求:发现火情; ②从人类感知出发,引导学生由人及物,思考如何赋予物联网如人一般的感知,引出物联网感知设备——传感器。
|
学生自由组合成立小组
播放视频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教师引导 学生思考 |
实验分工明确,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
通过现实生活火灾案例,引出思考,从而引出物联网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能够知道物联网在生活中的应用
将物联网和人类感知出发,引出传感器,也更能便于学生理解传感器的特点 |
教学环节 |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环节三: 工具选择,感知设计 |
2.工具认识,原理学习(全班学习) 新知学习:传感器是什么,是如何工作的? 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进行学习,了解传感器的定义及其工作原理。 3. 观察实验,读取分析(实验员操作,记录员记录)
活动一:探究传感器的应用 ①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实验器材,按 学习平台上相应操作指南,正确连接传感器 ②按实验步骤操作,观察传感器的特点并进行简单分析; ③学生展示实验成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了解传感器的功能效果、工作特点;
总结:单一感知的功能,只能感应单一的事件
活动二:感知系统初设计 分组探究: 1-3 组:地下火、4-6 组:地表火、7-9 组:树冠火 依据不同类别的森林火灾,选择恰当的传感器; 根据火灾类别及对应传感器工作特点,设计传感器安装的位置,以达到对该类别火灾的准确、及时感知; 引导学生思考:单一传感器感知到的数据,能不能直接判定火灾的发生,为什么?又该如何解决? 引出多传感器协同感知的概念:借助不同种类传感器实现像人一样的多维度感知,准确地判断火情。
|
学生自主学习传感器工作原理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观察记录
1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并设计安装位置,初步完成感知设计;
小组代表分别进行设计展示
请同任务其他组同学进行补充完善
教师提问 学生思考
|
通过传感的实验体验,让学生能更好的了解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同时小组分工合作,能让任务更高效完成
通过单一传感器的认识,引出多传感器的协同感知概念,能够更准确、更灵活的运用,通过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能更清楚的了解到传感器的重要性 |
||||||
教学环节 |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环节四:全局感知,探明火情
环节五: 知识小结、思维拓展 |
1.助力科学救援,感知设计升级(全员参与,分组进行) 活动三:感知系统再升级 (1)梳理探明火情包含的感知需求: 阅读《森林火灾科学救援第一步:明察火情》,结合生活经验,梳理为了助力救援人员组织科学救援,作出了判断火灾的发生,还需要采集哪些方面的数据;(可利用AI工具,文心一言、DeepSeek等) 预设:起火地点,火势大小,地形数据,风速风向,水源,人员情况等 (2)传感器选择: 阅读《常用传感器说明书》,选择恰当传感器; (3)设计传感器布局方式: 依据前面所学内容,设计传感器的具体布局。 2.功能展示(可由小组长进行,也可推荐优秀组员) 结合学生展示,引出全局感知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物联网感知层是物联网的数据基石。
1.知识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内容: 2.知识自测: 学生完成教学平台上的学习自测问卷,加深知识印象; 3.思维拓展: 课上设计的火情感知系统历经升级之后,能否再次升级? 引出AI 技术-图像识别在森林火灾报警系统中的应用
课堂升华,引发学生关注物联网的发展以及森林防火 |
根据任务,小组合作 设计方案,选择对应的传感器
小组进行作品展示,老师现场点评与引导
总结提升 |
通过方案的设计,体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考虑问题的全面性。
对知识进行梳理,物联网的感知层是数据的基石 |
教学环节 |
教 学 内 容 及 步 骤 |
师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1.关注科技发展,树立远大志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关注物联网发展,与人类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努力学习,为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类社会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物防+人防,保护森林资源 物防:辅助科学救援,降低火灾损失; 人防:防火于其未燃,减少火灾产生。 数据显示,90%以上的森林火灾是人为因素造成的;由此角度出发,引导学生争当森林防火小卫士,自身做好的同时,向身边的亲朋好友宣传森林防火的重要性,达成“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会”的德育目标。
|
|
|
课后作业 |
|
||
教学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