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万物皆可“泡菜”
一.故事来源
一次饭后讨论...
小朋友们,你们吃过泡菜吗?老师,我吃过泡菜,酸酸的。我也吃过,可好吃了!还有点咸。
我奶奶会做泡菜,是放在瓶子里的。好神奇呀~老师,我们可以在生活区做泡菜吗?
追随孩子们的兴趣展开讨论,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陈鹤琴老先生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在生活中有许多的教育契机,关键在于把握住孩子的兴趣,选择出对他们有学习推动和发展价值的活动。于是,本班幼儿开展了班本课程——《万物皆可“泡菜”》。
泡菜认知记
1.语言:泡菜知多少
小朋友们知道什么是泡菜吗?
泡菜就是泡在水里的菜。
泡菜是可以直接吃的。
我在奶奶家吃过。
我没有吃过泡菜,泡菜是什么味道的呀?
讨论中,宝贝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各抒己见,各自分享自己观察、品尝到的泡菜。
2.教学:认识泡菜
泡菜古称葅,是指为了利于长时间存放而经过发酵的蔬菜。一般来说,只要是纤维丰富的蔬菜或水果,都可以被制成泡菜;像是卷心菜、大白菜、红萝卜、白萝卜、大蒜、青葱、小黄瓜、洋葱、高丽菜等。蔬菜在经过腌渍及调味之后,有种特殊的风味,很多人会当作是一种常见的配菜食用。制作开始之前,老师带孩子们一起认识泡菜、了解泡菜、学习如何制作泡菜。我国作为世界上蔬菜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早在7000多年前,就开始种植和培育蔬菜,泡菜就发源于古老的中国,至今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中国泡菜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千百年生生不息,传承至今,是国人引以为傲的发酵蔬菜食品。泡菜的传承与中华民族的沉稳、平和、遇事不惊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调查表:泡菜小调查
通过前期小朋友的了解,充分激发了孩子们想要深入探索泡菜的热情,而也有部分没有品尝过泡菜的小朋友们感到遗憾,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泡菜,了解有什么蔬菜能够做泡菜,我们为孩子制定了一张泡菜调查表,请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一起协助完成。
通过调查我们知道了哪些蔬菜可以做成泡菜,如萝卜、白菜、白菜、黄瓜等;还知道了制作泡菜的过程。随后,孩子们对自己的调查问卷进行了分享。
4.社会:泡菜调查分享
通过对泡菜的调查,小朋友们增加了泡菜更多更详细的知识,并愿意分享自己的调查内容。
5.教学:泡菜的方法
我们应该怎样泡菜呢?跟着老师一起走进绘本故事《腌白菜》,看一看腌白菜的步骤和方法是什么吧!
教师有话说:在《泡菜认知记》这一课程环节中,我们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重视幼儿的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经验。通过讨论和分享,孩子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泡菜的认识和感受。我们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泡菜的调查和分享,不仅增进了他们对泡菜文化和制作过程的了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绘本《腌白菜》的学习,孩子们对泡菜的传统制作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有助于激发他们对传统饮食文化的兴趣和尊重。我们的目标是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学习和成长。
泡菜探索记
1.科学:了解泡菜
(1)泡菜的调料和工具
泡菜时还需要各种各样的调料和工具,一起来看看吧!
调料:泡菜时会用到盐、白糖、醋等各种调料。
工具:刀具、手套
腌制容器
(2)什么蔬菜可以泡
那什么蔬菜可以腌制呢?孩子们对此展开了热烈地讨论。根据调查,孩子们将自己认为能腌制的蔬菜:萝卜、白菜、黄瓜、辣椒等画了下来。
2.科学:食物储藏的秘密
(1)食物的储存条件
你们家的食物是怎么样储藏的?
我爸爸给我买的棒棒冰太多了,一次吃不完就会放进冰箱里。
有时候中午妈妈做饭太多了,吃不完的饭会放进冰箱里。
我看到妈妈会把吃不完的东西上面盖一个保鲜膜。
(2)我家的冰箱
在现代生活中,冰箱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器,也成了幼儿最熟悉的储藏食物的方式。幼儿对自己家的冰箱进行了调查统计,并在热烈的讨论中,和同伴相互问答、补充学习,对冰箱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冰箱的奥秘正逐一被幼儿解开。
(3)储藏食物的方法
回想以前没有冰箱的时候,人们储藏食物的方法依然多种多样,这体现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幼儿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那么,假如回到没有冰箱的时代,我们会用哪些储藏食物的方法呢?老师通过图片向孩子们讲解以前的储存方式。
孩子们将自己喜欢的储存方式用绘画表征的方式画了出来。
(4)寻找幼儿园里温度最低的地方
通过前期活动,孩子们了解到“低温是食物储藏的必要条件”,那么如果把幼儿园变成一个大粮仓,哪里最适合储藏食物呢?
接下来我们就要开始寻找幼儿园里最冷的角落。在出发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温度计该如何使用吧!
孩子们去到自己猜想的地点测量温度,并记录。
3.科学:泡菜小问题
(1)泡菜放哪里
“老师,我们的泡菜做好了放在哪里呢?”
“我听鲍老师说过泡菜不能晒太阳的,所以我想把泡菜放在洗手池下,那里没有阳光,阴凉。”
“菜坛子应放在温度较低的地方,因此我们选择放在洗手池下面。知道放在阳光能照射的地方,温度太高,泡菜会变质长毛、腐烂,阴暗的地方温度相对会低些,可以起到保护泡菜的作用。”
(2)罐子为什么有气泡
腌菜罐子里为什么有气泡?
是装腌菜的容器对腌菜有影响吗?还是封盖时,没有封紧?
因为罐子里的蔬菜开始发酵了,就是会产生微生物,我们看不见的,会产生气体,是正常情况。
(3)蔬菜是怎么变酸的
蔬菜是怎么变酸的呢?
“菜里的酵母菌在工作把蔬菜发酵变酸。”
“是我们在腌菜的时候放了糖和醋, 菜把那些酸的醋都吸收进去了。”
教师有话说:在《泡菜探索记》这一课程环节中,我们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原则,注重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孩子们通过了解泡菜的调料和工具,探索不同蔬菜的腌制可能性,以及学习食物储藏的科学原理,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同时也锻炼了问题解决能力。我们引导幼儿观察生活,发现并讨论冰箱在食物储藏中的作用,以及在没有现代冷藏技术的时代,人们如何利用智慧保存食物。通过这些活动,幼儿不仅获得了关于食品科学的知识,而且在实际操作中体验了学习的乐趣,这符合《指南》中提倡的通过游戏和实践活动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理念。
泡菜准备记
1.实践:投票决定蔬菜
小朋友们,我们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泡菜,也知道了不同的泡菜需要准备不同的材料,现在就让我们来投票决定我们本次所要腌制的蔬菜吧!
孩子们最后用投票的方式选择了两种蔬菜——青萝卜和白菜进行腌制。
2.实践:采摘蔬菜
种植区的萝卜和白菜刚好也已经成熟,听老师讲完采摘蔬菜的要点以后,我们就开始分组行动,采摘我们需要的蔬菜啦。嘿呦,嘿呦,拔萝卜~!
3.实践:材料和食材准备
泡菜需要哪些材料和食材呢?
泡菜肯定需要盐、醋、白糖......
还需要手套和刀具!
我们还要准备好食材呢!
那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本次泡菜我们都要准备什么东西吧!
泡菜需要用到的材料有:
容器、调料(盐、糖、醋)、切菜工具、桌布、围裙、手套、厨房纸巾等
一起来看一看我们准备的材料有哪些吧!
白菜准备
通过观察我们了解了白菜的基本特征。宝贝们,你们都能做到细心观察,给你们点赞!现在就让我们准备开始泡菜吧!
陈鹤琴老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就是活教材。”我们要抓住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点,开展教育活动,促进幼儿全面发展。本次活动通过幼儿自主讨论、投票选出要泡制的菜,接着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实物观察,充分做好泡菜的准备工作。
教师有话说:在《泡菜准备记》这一课程环节中,我们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强调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促进幼儿的学习和发展。孩子们通过投票决定腌制的蔬菜,参与采摘和准备食材的过程,这些活动不仅增强了他们的决策能力和动手能力,也加深了他们对食物来源和加工过程的理解。在教师的引导下,孩子们观察蔬菜特征、学习切菜和腌制技巧,这些亲身实践的经历有助于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生活技能。我们鼓励孩子们在准备过程中积极提问和探索,这样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指南》中提倡的以幼儿为主体,促进其自主学习和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四)泡菜体验记
1.健康:泡萝卜
(1)洗萝卜
先将两根萝卜清洗干净。
(2)切萝卜
幼儿们分工合作,将萝卜切成萝卜条。
(3)撒盐腌制
切好的萝卜条装入盆中准备腌制,撒上盐,去除萝卜中的水分。
抓拌均匀。
(4)腌出水分
用盐腌制3小时,腌出萝卜中的水分。
幼儿们仔细观察,发现盆中出现了好多水。
(5)纯净水冲洗,并拧干水分
注意要用纯净水冲洗,不能用生水,防止泡菜变质。
(6)加料装罐封存
加入白糖、白醋以及纯净水,盖上盖子密封,腌制好就可以吃啦。
2.健康:泡白菜
(1)剥白菜
幼儿将白菜剥开。
(2)洗白菜
将剥好的白菜清洗干净。
(3)撕白菜
将白菜撕成一小块一小块。
(4)撒盐腌制
将撕好的白菜放入盆中撒上盐,再将其抓拌均匀。
(5)装罐加水密封
最后将白菜装入容器中,加水密封好。
3.实践:记录泡菜步骤
腌制完成后,小朋友们还将泡的步骤画了下来并向老师展示:你看我已经会泡菜啦!
活动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洗菜、切菜方法,更在实践中探索并积累了怎样泡菜的成功经验,还通过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泡菜的步骤。在整个腌制过程中,幼儿通过亲身实践经历,观察、动手能力等都有了一定的提升,获得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教师有话说:在《泡菜体验记》这一课程环节中,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重视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孩子们在洗萝卜、切萝卜、撒盐腌制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而且在实践中学习了泡菜的传统制作方法。通过观察萝卜和白菜的变化,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发现,这样的活动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我们鼓励孩子们在腌制过程中积极互动、交流经验,这样的合作学习体现了《指南》中提倡的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和科学探究精神的教育理念。通过这次泡菜体验,孩子们不仅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也在过程中获得了成长和自信。
(五)泡菜观察记
1.语言:观察
小朋友们,我们已经成功地制作了泡菜,那你们有没有发现我们腌制的菜有什么变化呢?
老师,我发现萝卜的颜色变浅了。
白菜变软了......
白菜里面的水越来越多了。
大家观察得可真仔细呀!观察的同时还要记得及时将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呦!
2.实践:多次观察
老师,青萝卜的颜色变得越来越黄了~
我发现白菜变软了,看起来越来越少了~
闻起来气味怪怪的~
3.实践:进行观察记录
宝贝们不仅仅进行了观察,还及时进行了记录,一起来看看!
观察记录表。
孩子们通过认真观察、比较记录、与同伴交流沟通,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蔬菜在腌制过程中的变化。
教师有话说:在《泡菜观察记》这一课程环节中,我们遵循《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原则,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记录能力。通过持续观察泡菜在腌制过程中的变化,孩子们学会了如何细致地记录颜色、质地和气味的变化。我们鼓励孩子们用绘画和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这不仅提升了他们的表达能力,也锻炼了他们的比较和分析能力。孩子们在与同伴交流观察结果的过程中,增强了社交技能,并学会了尊重和理解不同的观点。这种基于观察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指南》中提倡的通过直接感知和实际操作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泡菜趣玩记
泡菜制作完成后,我们的故事还没有结束。我们不止进行了泡菜,还一起制作了白菜根画、粘土萝卜、白菜萝卜刮画......快来看看吧!
1.艺术:泡菜画
宝贝们,我们一起将泡菜变成一幅画吧!
手工:粘土萝卜
我们还可以用粘土来制作萝卜!用粘土捏出萝卜的形状。看!小朋友的手可真巧啊!
看我们做的粘土萝卜厉害吧!
2.艺术:有趣的刮画
刮画纸上是不是也能够创作出萝卜和白菜呢?小朋友们去大胆地试一试吧!
看我刮出的画像不像萝卜和白菜呀!
幼儿通过泡菜这一活动,大胆发散思维,用粘土制作、刮画、菜根拓印等方式大胆创想制作,提高了动手能力和艺术创作能力。
教师有话说:在《泡菜趣玩记》这一课程环节中,我们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指导,鼓励幼儿通过多样化的艺术活动来表达自己的创意和情感。孩子们在泡菜画、白菜根画、粘土萝卜和刮画等活动中,不仅发挥了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通过动手操作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我们重视幼儿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自主性和个性化表达,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和表现美。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艺术体验,也体现了《指南》中提倡的通过艺术活动促进幼儿审美情感和创造力发展的教育理念。通过这些有趣的创作活动,孩子们在享受创作乐趣的同时,也提高了艺术素养和创新思维。
泡菜品尝记
1.健康:品尝泡菜
我们的泡菜开坛啦!哇!等了好几天的泡菜终于可以吃啦!一场孩子们满心期待的泡菜品尝会开始啦~
我来夹一点自己做的萝卜泡菜吧。
闻起来就好香啊,口水都要留下来啦!!
每样来一点,比比白菜和萝卜哪个味道更好。
2.健康:分享美味
为了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班级的美食,孩子们自发地去邀请各班老师、食堂阿姨以及其他班的小朋友让他们参与到这场泡菜美食汇之中。
教师有话说:在《泡菜品尝记》这一课程环节中,我们依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理念,重视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学习和探索。孩子们在品尝自己亲手制作的泡菜时,不仅感受到了劳动成果的喜悦,也锻炼了他们的味觉感知能力。通过分享美味活动,我们鼓励孩子们学会分享和交流,培养了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这一过程不仅让幼儿体验到了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特色,也让他们理解了健康饮食的重要性,体现了《指南》中提倡的通过生活实践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通过泡菜品尝活动,孩子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在快乐中学习和成长。
课程反思
孩子们在制作泡菜的过程中,了解了腌制泡菜这一传统的烹饪技术,也享受到了劳动的乐趣,并在活动中,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得到了思维的锻炼,激发了探究兴趣。“神奇的泡菜”主题活动的体验,既是传统文化教育,又是我们追寻的生活教育,希望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根植于幼儿的心灵中,成为滋养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养分,真正在幼儿的心灵中埋下一颗中国特制的文化种子。
泡菜美食把生活中的油盐酱醋搬进了孩子们的生活,使孩子们能够学习像成人一般去调味和烹饪,感受自主创造美食的愉悦、体验自己的力量。更为重要的是,幼小的心灵通过这个活动,触摸到了生活的温度,发现了生活的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