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颖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颖

    宜兴市融创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钰斐

    未知

    加入时间:2024-03-25

  • 程曦

    环科园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岚

    新街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竹云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惠平

    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秋瑾

    官林第二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英惠

    宜兴市融创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志超

    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斯阳

    东氿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群

    鲸塘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章莉

    官林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唯一

    城南实小附幼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梓杰

    徐舍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大班美术《移动城堡》教学设计

作者:高岚  日期: 2024-09-11  点击: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大班美术移动城堡

学科

幼教

1.教学内容分析(分析本课时在单元中的位置,学习内容对发展学生能力的功能价值,蕴含的正确价值观念等)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美术活动是幼儿的一种表达情感“语言”,他们的作品表现了他的思想、情感、兴趣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大班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能够把自己所见所闻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认知加以组合,创造出新的事物和形象。

城堡是幼儿熟知的童话世界里的经典建筑,他们在平时的建构活动中都能设计并搭建出来。会移动的城堡设计灵感来源于动漫《哈儿的移动城堡》,故事里的城堡是一座神奇的、有生命力、会飞、会跑的移动城堡,与幼儿接触的普通城堡有着与众不同的美感。幼儿对此有着浓厚的探究、表达欲望。每一个幼儿眼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移动城堡,它能打开幼儿想象的开关、生发丰富多样、绝无雷同的作品。这也体现了艺术创作因人而异的丰富性,非常适合大班幼儿开展活动。

2.学情分析(分析特殊需要学生与本课时学习相关的经验认知与能力基础、学习兴趣与发展需求、发展路径等

本次活动共有25名大班幼儿参与,其中24名普通幼儿、1名特需幼儿。

24名普通幼儿:每个幼儿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大班幼儿好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他们喜欢贴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兴趣的美术活动,能熟练使用工具、材料或不用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1名特需幼儿(华子):华子的语言发育落后(长句表达能力落后)、理解能力落后、感觉统合失调、控制能力不足、指令依从性差、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滞后。根据华子平时在园活动的观察发现:华子在集体教学活动中经常出现离开座位的现象,需要奖励才能维持较长时间坐定不离位;他对摆摆弄弄的操作活动较感兴趣,愿意停留并参与;在他感兴趣的活动中,他能较专注活动且能与人交流、回应,但长句回应能力较弱;他对使用筷子、握笔写画、使用剪刀等手部精细动作较弱。综合考虑以上情况,我发现美术活动较适合华子。首先,美术教学中的欣赏环节能吸引华子的注意力、激发其参与活动的兴趣,同时又能培养华子的观察、注意力;其次,创作环节能锻炼他的手部精细动作和专注力。最后,整个活动中需要幼儿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又能强化华子长句表述、安静倾听的能力。由此可见,美术活动非常适用华子的特殊需求,对其专注力、精细动作及语言表达等有极强的训练针对性及目的性。

3.教学目标差异性目标根据课程标准个别化教育计划和学生实际,描述学生经历学习实践过程后应达成的目标)

普通学生

特殊需要学生

1.欣赏不同的移动城堡,感知其独特之处及与众不同的美感

2.通过剪、贴、画等方式大胆想象、创作移动城堡。

3.感受创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1.愿意参与活动,能主动、大胆讲述自己的想法

2.能独自使用简单的材料和工具创作并愿意交流、讲述

3.感受创造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4.教学重点难点

普通学生

特殊需要学生

1.欣赏感受移动城堡与众不同的美,积极交流分享。

2.能大胆想象、添画,创造丰富多样的移动城堡

1.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专注力,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

2.愿意使用材料工具,并能独自完成作品。

 

5.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

教学环境:班级教室

教学资源:电视机、电脑、PPT、各种形状KT板、彩色纸、剪刀、胶水、黑白记号笔、底板;

特需幼儿:颜色鲜艳的形状纸片、各种形状KT板、小眼睛贴纸、彩色短纸棍、剪刀、胶水、黑色记号笔、底板

6.教学过程详略适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包含差异性活动

环节一:话题谈论,引起幼儿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一起观看了动漫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电影里面奇幻的场景、光怪陆离的情节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哈尔的移动城堡!

师:你觉得它像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提问特需幼儿:华子,你喜欢这座移动城堡吗?为什么喜欢呀?

小结:高老师也非常喜欢它,因为它独一无二、与众不同。什么是与众不同?

1.普通幼儿:有较强的话题参与兴趣,能积极回应教师。

2.特需幼儿:愿意参与活动,在教师和同伴的语言提示下,能尝试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活动开始,以动漫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打开话匣,引起幼儿参与话题的兴趣。强调“与众不同”,为下一环节图片对比欣赏埋下伏笔。

环节二:欣赏“会移动的城堡”,感知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1)图片对比、欣赏,初步感知哈尔的移动城堡的与众不同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一座是普通城堡、一座是哈尔的移动城堡。对比一下,你能发现哈尔的移动城堡与众不同的地方吗?

师:我们来看看这两张图片。一座是普通城堡、一座是哈尔的移动城堡。对比一下,你能发现哈尔的移动城堡与众不同的地方吗?(造型不同、位置不同)

小结:是的,哈尔的移动城堡造型独特,像一个变形机器人:有眼睛、有四肢、有翅膀,是一座可以随意移动的城堡!这就是它与众不同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看看它是怎么移动的。

2视频欣赏,深入感知哈尔的移动城堡如何移动

师:哈尔的移动城堡有两种移动模式,是哪两种呢?(走、飞)

师(追问):它是用什么走路的?你觉得它走路的时候像什么?

师:除了行走移动,它还会怎么移动啊?它在天空中飞行时,又像什么?

——特需幼儿参与:华子,它是怎么飞的?像什么?它像什么一样飞呀(复述)(太棒了,我们把掌声送给华子)

小结:你们观察很仔细。哈尔的移动城堡不仅造型奇特,它还会走、会飞到处移动!

3)多图欣赏,丰富后续创作经验

师:这里还有一些造型各异的移动城堡,如果你是哈尔,你会选择哪一座移动城堡环游世界呢?为什么它?哪里吸引了你?

——特需幼儿:华子,你喜欢那一座移动城堡?为什么呀?

师:如果让你来设计一座与众不同的会移动的城堡,你想通过什么方法让它移动起来呢?

小结:是的,可以用汽车、轮胎、四肢来让城堡在地面上移动;可以用飞机、气球、翅膀来让城堡在天空中移动。

1.普通幼儿:能仔细观察图片,从外形、移动方式两方面进行对比欣赏、讲述。

2.特需幼儿:能持续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在教师和同伴引导下愿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此处设计三个层层递进、动静结合的欣赏环节,为幼儿的后续创作提供全面、多元、丰富的欣赏素材,助推幼儿的想象创作。一是通过图片对比,引导幼儿发现普通城堡和移动城堡的相似与不同,加深幼儿对移动城堡“与众不同”的造型印象。二是用一段视频动态展现哈尔的移动城堡在移动、飞行时的变化,为后续创作铺垫。三是提供多张不同造型的移动城堡让幼儿欣赏、观察、讲述,丰富幼儿对移动城堡美的感受。同时教师语言再次强调“移动”,是为了引起幼儿注意,创作的作品除了可以造型不同,更重要的是能“动”起来,丰富幼儿的想象创造力,为后续多元、夸张的艺术创作提供经验支持。这三个环节对于特需幼儿华子来说,图片、视频的交互出现,能吸引华子的注意力,让他愿意、有兴趣参与活动,降低其随意离开位、不专注现象出现的频率。教师紧随华子的兴趣点恰当提问并积极回应、鼓励,增加其自信心。

环节幼儿想象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1)认识材料创作方法。

师: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不同材质的形状材料,会使用吗?

小结:先拼贴城堡造型,再添画,添画的时候要思考:用什么方法、工具让城堡可以在地面、天空随意移动。试一试吧!

2)幼儿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1.普通幼儿:能熟练使用工具、材料大胆创造。

2.特需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独自完成创造。操作时能有较持久的专注力。

 

设计意图

此环节向幼儿展示了创作所需的材料,教师通过提问,让幼儿自己思考如何使用这些材料来创作与众不同的移动城堡,体现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展示多幅移动城堡供幼儿创作时欣赏,强调这是一座会“移动”的城堡,丰富幼儿创作经验,支持幼儿多元丰富的想象创造。由于特需幼儿华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较滞后,提供已剪好的各种形状纸片来降低操作难度。操作中教师要关注他的需求,鼓励他独立完成,让他体验成功的喜悦。

环节展示幼儿作品、点评

师:谁来介绍一下你们的作品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

师:你觉得哪一幅作品很吸引你,为什么?

——特需幼儿:华子,你最喜欢那一座移动城堡?

总结:高老师希望在未来,你们设计的移动城堡都能梦想成真!

1.普通幼儿:能积极交流、评价作品。

2.特需幼儿:能安静倾听不离座,愿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喜好,并能简单讲述。

 

设计意图

此环节通过幼儿自评、师幼互评、幼幼互评”三种评价方式,为幼儿提供展示、表达的舞台,为幼儿创作的成功体验感提供抒发的渠道。同时也能让幼儿不局限于满足于自身的作品成果与成功的自豪,更能欣赏同伴的作品、为别人的成功感到开心。让特需幼儿华子来介绍自己作品,能让同伴关注特需幼儿,能让特需幼儿感受到被重视与认可,从而增加其自信心与成功的自豪感。

 

 

 

 

 

 

 

 

7. 板书设计

8.巩固练习与拓展学习设计(关注不同学生的课业作业练习的内容形式设计的针对性)

普通幼儿操作材料                           特需幼儿操作材料

9.特色教学资源分析、技术手段应用说明(结合教学特色和实际撰写)

教学资源分析:

1.物质性资源:一体化电脑、PPT、KT板形状材料、彩纸、剪刀、胶水、黑白记号笔、底板;特需幼儿:颜色鲜艳的形状纸片、KT板形状材料、剪刀、胶水、黑色记号笔、底板。这些物质资源是串联整个教学活动,支持幼儿感受欣赏美、表现创造美。

2.素材类资源:欣赏素材包括《哈尔的移动城堡》影片片段、普通城堡图片、各种移动城堡图片、操作音乐。这些素材类资源能吸引幼儿参与活动,能萌发幼儿对移动城堡与众不同的艺术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后续多元、夸张的艺术创作提供经验支持。

技术手段应用说明:本活动主要依靠电视机、电脑等电子设备呈现PPT,结合教学设计层层递进,是开展有效教学的有力保障。它能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10.学习评价设计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内容、方式与工具等;过程性评价要适量、适度,通过对特殊需要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1.欣赏环节:教师提问幼儿表述对欣赏内容的自我感受,从幼儿的回答来评价提问的有效性,是否能帮助幼儿进一步梳理知识经验,帮助其在原有经验水平基础上得到发展与提升。这个环节对于特需幼儿华子来说,图片、视频的交互出现,能吸引华子的注意力,让他愿意、有兴趣参与活动,降低其随意离开位、不专注现象出现的频率。教师紧随华子的兴趣点恰当提问并积极回应、鼓励,增加其自信心。

2.操作环节:分层次提供材料,对于普通幼儿:能力弱的幼儿可以选择KT板形状拼贴,能力强的幼儿可以自己剪各种需要的形状来创作。通过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来评价幼儿表现、创造美的能力、水平。对于特需幼儿华子,提供剪好的颜色鲜艳的形状吸引他操作,用一些装饰材料降低他添画、丰富画面的难度,支持其成功操作。

3.评价环节:有幼儿自评、幼幼互评、师幼互评等形式。作品的评价是为了让幼儿展示自己对本人作品、同伴作品的直观感受,是对整个创作过程的简单梳理,是幼儿对作品的美表达,对幼儿今后持续性的探究、创作增加欣赏素材及创作信心。积极鼓励特需幼儿华子参与评价环节,让同伴来评价他的作品,能让同伴关注特需幼儿的感受、学会关心爱护弱者;让特需幼儿华子来选出自己喜欢的作品,能让他感受到被重视与认可,从而喜欢这样的活动。

11.教学反思与改进(教与学的经验性总结,基于班级、特殊学生学情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教学自我评估与改进思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提出:艺术是人类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大班幼儿好学、好问,有极强的求知欲。他们喜欢贴合他们生活经验和兴趣的美术活动,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用的表现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城堡是幼儿熟知的童话世界里的经典建筑,他们在平时的建构活动中都能设计并搭建出来。《会移动的城堡》结合幼儿的认知、建构经验,借助动漫电影《哈尔的移动城堡》设计开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经验,又能拓展、提升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

普通幼儿:教师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通过图片对比欣赏、视频欣赏、多种造型图片欣赏等欣赏环节,感受移动城堡与众不同的艺术美。把自己所见所闻以及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认知加以组合,创造出新的移动城堡。感受欣赏美是为了表现创造美。活动中提供的剪、贴、画方式满足大班幼儿创作需求。每一个幼儿眼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移动城堡,它能打开幼儿想象的开关、生发丰富多样、绝无雷同的作品。这也体现了艺术创作因人而异的丰富性因此95%的普通孩子能达到前期预设的活动目标。

特需幼儿:华子在活动中通过教师引导、同伴互动、奖励物鼓励等方式,能维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及活动兴趣,并在活动中感受到被尊重、被认可。他的语言发展(长句表达能力)、专注力、听指令意识、手部精细动作发展都得到一定锻炼与发展,较好地达成预期目标。

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的思路:《指南》指出:大班幼儿“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本次活动在材料提供上可以优化:应不局限于各种彩纸,可以提供更多元、丰富的低结构材料辅助幼儿创作;表现形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平面创作,可以结合低结构材料引导幼儿立体搭建,促进同伴合作,提升幼儿艺术想象能力,使作品更丰富、更独特。同时把美术与绘本阅读相结合,把创作的作品续编故事、操作表演,融合五大领域,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对于特需幼儿来说,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独特方式,对特需幼儿语言、精细动作、注意力等方面的锻炼有着综合性优势。今后,我们要从特需幼儿的缺陷入手,把握训练目标与方向,经常性挖掘贴合特需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的艺术活动,结合AI人工只能来实现融合教育优势最大化,帮助特需幼儿在原有基础水平上跳一跳,获得更多更有效的干预成果。

12.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