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指南》中提到要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基于《指南》,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如何立足幼儿视角组织活动?我觉得:
一、注重集体活动的内容选择。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有些可以通过晨间谈话完成有些可以通过区域活动区完成,所以在仅有的集体活动中内容的选择更是需要我们老师选择有意义而且通过集体活动会更有效的教学内容。
二、提高教师积极有效的提问。教师的提问水平直接关系到师幼互动质量的高低,甚至教学的成败。在真实的活动情境中,对幼儿教师的提问行为进行分析。分析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提问过程存在的问题和盲点,有利于提高广大幼儿教师对提问的认识和分析,提高教师的提问水平和艺术,优化教师的提问策略。
三、自我反思提高教学质量对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的反思。反思教学目标和内容的设定是否符合本班幼儿年龄的特点,目标和内容设定的是否准确是否有教育价值。教师设定的目标要清晰,在教学活动中幼儿应达成教学目标。内容应该具有可操作性,还要与本班幼儿的兴趣适合,要是适合,教师可以开展幼儿感兴趣的内容,但是内容要符合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根据我园的实际情况,在设置科学区目标时,教师可根据本班幼儿兴趣、需要和发展水平,以及课程的需要拟订区域目标。要注意的是,科学区域目标相对于集体活动而言,应更宽泛些、更长远些。其次教师在实施过程中,要根据幼儿的操作情况和操作水平,及时、不断地加以调整,使活动设计,材料的投放更好地定位在幼儿“最近发展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