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导读】为了有效地利用《指南》来观察、了解幼儿,首先要完整、深入地理解《指南》的结构及其内涵,在头脑中形成幼儿全面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概念;其次,要重视观察幼儿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的表现;最后,应当积极地看待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每一点进步。
一、全面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观察、了解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为了评估他们的兴趣、特点和需要,以便更有效地拓展他们的经验,促进他们学习与发展。
(一)把《指南》作为观察、了解幼儿的框架
1.完整地熟悉和掌握《指南》的各个领域和目标
幼儿是一个整体,这是我们在观察、了解有而是必须牢记的观念。在应用《指南》观察、了解幼儿的时候,需要熟记其中的领域及其目标,在头脑中建立一个完整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的整体形象,这样有利于我们在和幼儿一起活动的时候,或在观看幼儿自由游戏的时候抓住他们典型的、重要的、具有意义的表现进行细致观察,了解他们实际能够做什么与应该能做什么之间的距离,从而计划有效且适宜的环境活动,支持和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指南》由5个领域、11个子领域和32个目标构成。如果我们把某个幼儿的全面观察了解在目标区域标示出来,就可以得到他的整体学习与发展的印象,可以清楚地了解这个幼儿学习与发展的长项与不足,以此反思如何提供适宜的相关经验。
反思:我在平时对幼儿的观察中,因为往往没有全面理解和掌握某个或多个领域的整体,常常把分析的重点放在某一个领域的单个目标中,更是常常倾向于对个别孩子的分析。看了这一段《指南》解析,我对自己今后观察、了解幼儿有了新的方向:对幼儿进行分析评价时,要整体看待,而且要在具体情景中分析。
2.深入理解目标下的具有关键意义的典型表现
“典型表现”是《指南》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表现的描述是举例,而不是说幼儿的这些表现是唯一的、标准化的。凡是幼儿的表现能反映目标价值的都可以用来说明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表现。
反思:每个年龄段的幼儿的表现各有差异,但都会有共通的表现。这些具有差异和共通性的表现,都是“典型表现”,我们以此为观察、了解幼儿的维度之一,并结合其他方面的信息进行多维度和综合分析、评估。
(二)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地观察幼儿
1.对每个幼儿都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教育应该是在幼儿现有经验、能力和新的经验、能力之间搭建桥梁,因此观察、了解便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作为教师,应该对班上的每个孩子做全面的了解,有一个完整的图像;作为家长,,应该是对自己的孩子也要有全面的了解和一个完整的图像。这个图像里包括幼儿的兴趣、偏好、性格、能力以及发展的优势领域。这样,我们可以依据对幼儿的了解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经验,帮助他们借助某些兴趣、偏好或优势迁移到新的学习领域或弱势方面,促进其全面发展。
反思:对于我们工作在一线的老师,对每个孩子一定要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完整的图像。这有利于我们在进行集体式的教育教学时,能够既关注全体幼儿又照顾个别幼儿,发现和了解幼儿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扬长避短互补互助,促进班级幼儿的整体发展。
2.观察幼儿要有一定的计划性
(1)要有目的地观察。
观察的目的性可能有两种:一种是我们不了解的某些情况而要观察,另一种是我们看到了幼儿的某些情况,预测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情况而要观察。无论什么情况都需要注意:观察要有一定的目的,观察前很清楚我们想要知道的是什么。尽量避免无目的的观察。
(2)要有重点地观察。
对于个体来说,观察的重点是基于对其基本情况的了解来确定。从班级幼儿的整体情况来说,你想重点观察哪一方面?两者要综合起来。
反思:我平时的观察主要是针对个体的情况进行有目的的观察的,而且会连续几天或一段时间的跟踪性观察。这样的观察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幼儿的行为、行为的意义,幼儿的发展等等。对班级群体的观察处在弱势,将个体与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观察,这是我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
3.在幼儿的活动中生成观察目标
反思:日常生活中随时可能发生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关键是我们要能够发现事件中的价值,还要能够把握事件对幼儿学习与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二、客观、真实地观察和了解幼儿
(一)幼儿的真实表现反映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
1.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了解幼儿
反思:在幼儿园这个众多同龄人生活的集体环境中,我们可以从幼儿日常的吃喝拉撒睡中看到他们学习与发展需要和真实的能力表现。
有目的的观察和教育,在幼儿入园的第一天和第一刻就开始了。一日生活教育对幼儿的意义,与教育活动有同样的价值。我们所观察到的幼儿的诸多行为,特别是不良行为,不是一朝一夕或者单独依靠教师能实现的,需要班级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
2.在游戏中观察幼儿
反思:游戏是孩子们最真实表现自己的媒介,我们在游戏中观察幼儿,最重要的是耐心和尊重。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学习特点,最好不要过多干涉幼儿的游戏,让幼儿自己做主人。但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在幕后观察,给予必要和及时的支持。
(二)客观地记录和描述幼儿有意义的表现
1.对幼儿表现要客观地记录和描述
客观的记录指记下的是实际发生的描述性的笔记而非解释性或者判断性的话。观察者记录时尽量不受自己价值观或者固有偏见的影响,讲观察笔记与解释和评价分开。
反思:观察记录的文字可长可短,关键是用客观的态度、合适的文字来记录和表述。每个老师有自己对“客观”的理解,在记录时就很容易有对比。在我看来“客观”就是实事求是,不带有个人和情景的情绪色彩。记录要不断练习、累积,记录后,要和同事们多分享交流,这样的记录就会越来越客观。
2.在观察中重点记录有意义的行为表现
(1)与观察目的相关的行为表现是有意义的。
(2)问开放性的问题了解幼儿的真实想法,促进和加深幼儿行为的意义。
(3)以观察到的有意义的行为表现为基础,创造不同情境,让幼儿探索新材料与同伴互动,做进一步观察。
反思:观察记录不是为了观察记录而行动的,这是一项教师工作的必备素养和能力。但是要在观察中及时捕捉有意义的行为,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以上三条,就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三、积极评价幼儿学习与发展的进步
(一)全面地分析评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1.多种多样地收集幼儿在生活、游戏等活动中的表现
有关幼儿学习与发展的信息越丰富,收集的途径越多、越多样化,我们对幼儿的评价就越接近全面、客观和真实。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各种情境中观察记录和收集幼儿的作品。
2.分析和发现每个幼儿的需要与发展的特点或优势
幼儿的发展特点或有时不可能通过一个偶发事件或某个情景就能确定,它应该建立在我们对多方面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
反思: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们制作《成长档案》就是一种很好的评估、分析途径。在这个过程中,有动态的影像、静态的画作、客观的文字及描述、综合的文字分析记录……能够较好地对幼儿进行纵向的观察、记录与分析,也给幼儿自我观察、分析的机会,感受自我的学习成长与发展。
一个偶发事件或某个情景不具有稳定性,只有当两者完全一致时,我们才可以进行评价。这也是我们进行观察、记录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积极地看待幼儿的每一点进步
1.从幼儿自身的前后对比看待其进步
反思: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随着儿童观的不断改变,已经逐渐弱化了幼儿相互间很相比较,更加关注幼儿个体发展体前后历程比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个体纵向比较。工作的实践证明:纵向比较较能够让我们正确观察、分析、评价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能够更好地让我们为幼儿的发展做正确积极的指引,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2.利用幼儿的进步促进其全面发展
实践中,我们的习惯思维是比较容易发现幼儿的短处,容易盯着幼儿还做不到的事情反复叮咛。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即让自己对工作没有成就感,也容易伤害到幼儿。
反思:表扬、肯定、赞美、鼓励等使我们工作中最长使用的积极正面的引导方式。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做错了”我们应该用直接而委婉的方式告诉他,“做不到”我们应该等一等,更应该给他一架梯子在上方拉他一把。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在自身的工作中,对孩子们也犹如一位唠叨的爱操心的家长,总是碎碎念,真的效果不加。然而运用如上的积极方法,效果也不是很好。这是我工作中一直矛盾和反复尝试的“课题”。面对《指南》中这种教学教育方法的肯定,我信心倍增,我会坚持不懈,和孩子们共同生活,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