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有回应,就有了光,而看见,就是回应。”这句话让我深刻意识到,孩子的成长需要被看见和回应,无回应之地即绝境,内心的黑暗与缺失感会让孩子迷失,甚至影响其成年后的原生家庭问题。
在教育中,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个个活泼、机灵的小朋友。每个孩子都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各自的成长密码。如果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尊重和发展,按照各自的生长方式拔节劲长,实现高品质的发展,这便是教育最动人的样貌。
一、“回应”每一个孩子。
人与人相处,积极回应是至关重要的细节,它不仅是一种礼貌、美德和修养,更能让对方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在乎,从而获得安全感与满足感。在教育世界里,面对孩子们的热情问候,我们回问一声或是点一下头,他们都会有小小的满足感;面对孩子们咿咿呀呀诉说自己的幸福和得意,我们耐心倾听、配合以表情,他们就会有种小小的幸福感。在教育中,我始终坚持积极回应孩子们,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在乎,从而觉得自己很重要。我们要力求及时回应,不让孩子们久等,因为等久了,热情便会渐渐冷却。
二、“点亮”每一个孩子。
在我们眼里,每个孩子都具有无限可能性。我们要做的,就是去帮助实现这种可能性,让他们不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完善自己。因此,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亮点”,更要懂得用智慧去“点亮”他们。
“点亮”孩子的心灯,不仅仅是发现他们的优点,更是通过我们的引导和支持,让他们内心充满阳光。例如,当一个孩子表现出对绘画的兴趣时,我们可以为他提供更多的绘画材料和机会,鼓励他大胆创作;当一个孩子在游戏中展现出领导力时,我们可以赋予他更多的责任,帮助他建立自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一颗独特的星星,我们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发光发亮。
三、“看见”每一个孩子。
“看见”孩子,不仅仅是用眼睛观察,更是从“心”出发的尊重与理解。有时,也许就是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次握手,或是一句适切的评价。早上的一句“早上好”,中午的一句“午安”,一个关切的“摸头杀”,放学时的一句独属于每个孩子的“评价”,这些都会成为孩子心中最重要的力量。
在教育的世界里,不要小看任何一个饱含积极意义的细节。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搞怪的表情,都有可能是拉近心理距离的秘密武器。“看见”,是一种发乎内心的关注,表达的是一种无言的陪伴,能开辟出新的精神发展领域。在教育的世界里,“看见”也是一种生产力。
四、教育的真谛:爱与理解。
教育的真谛,不在于我们教会孩子多少知识,而在于我们是否真正理解他们、尊重他们、支持他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本独特的书,需要我们用心去阅读、用爱去理解。
通过阅读《儿童视角和儿童的视角》,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唤醒孩子内心的力量。我们要用“回应”让孩子感受到被重视,用“点亮”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光芒,用“看见”让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帮助孩子们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五、结语。
教育的意义,在于让每一颗心灵都被照亮,让每一个孩子都被看见。在教育的旅程中,愿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成为那个懂得“回应”、善于“点亮”、用心“看见”的引路人。让我们用爱与理解,陪伴孩子们在成长的路上收获快乐与自信,让他们的生命因我们的陪伴而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