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颖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颖

    宜兴市融创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钰斐

    未知

    加入时间:2024-03-25

  • 程曦

    环科园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岚

    新街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竹云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惠平

    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秋瑾

    官林第二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英惠

    宜兴市融创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志超

    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斯阳

    东氿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群

    鲸塘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章莉

    官林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唯一

    城南实小附幼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梓杰

    徐舍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让孩子成为环境的主人——读《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有感

作者:芮秋瑾  日期: 2024-06-24  点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解释:“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环境是幼儿园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孩子们隐形的老师,也是支持幼儿发展的平台、记录儿童发展的载体和表现儿童发展的媒介。通过创设和利用环境,幼儿园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各方面的发展,同时环境创设也是教师必不可缺的技能。在阅读了《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这本书之后,我对环境创设有了新的理解。以前,在班级环境创设中我通常以自己的审美偏好来进行班级环境的设计及布置,使得环境布置过于美而缺乏实际的教育意义。在读了书之后,我知道了另一个角度“儿童视角”,班级环创只有回归儿童立场才能真正发挥教育意义。

幼儿视角的幼儿园环境是幼儿与同伴、教师接触的亲密生活空间,是儿童积极探索世界、进行交往的游戏空间,是教师在生活事件、游戏探索等基础上形成的多元化课程资源。《儿童视野的幼儿园环境创设》强调不分年龄,儿童有权对自己的生活、游戏、学习空间提出自己的想法,进行自主设计、决策。孩子们可以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思想思考,用自己的双手来做,而不是被请求、协迫、牵引,按照成人的逻辑和意志去行动、思考。也就是说,教师要积极邀请孩子参与创设环境的过程,减少单纯用孩子的作品来布置环境。

一、有效地利用班级空间布置

    我们的班级空间布置在一步步调整,从最开始的桌子三大组到现在的桌椅进区有了质的变化,早上一来孩子自由选择想玩的地方,更加自主快乐,老师根据空间合理布置每个区域位,而这里面阅读区常常被忽略,在阅读区的幼儿寥寥无几,经常看到小朋友来来回回的看书或者是看到周边区域就想换区域玩。在布置的时候,可以设幼儿的桌椅、豆袋椅、坐垫等,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喜欢的位置和座位的方式。为避免幼儿频繁坐落、站起、走动去换书干扰其他幼儿,可以为幼儿提供书篮,一次将要看的书全部取回,看完后一次性送回原处。

二、幼儿园环境要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

儿童天性乐群。在儿童的天地里,凭着通行的文化密码,不同种族、不同年龄的儿童间可以做到没有障碍、交往甚欢。幼儿园要满足幼儿乐群的天低就需在环境创设上作出一些回应。第一,在幼儿园整体设计上多使用连廊、户场这样的设计创意,将不同的建筑物连通,以支持全园幼儿的深度交往。第二不同活动室之间建有宽阔的走廊,打破班级与班级之间的交往壁垒,支持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间幼儿的充分互动。第三,班级区域环境设置有弹性,不面化不同活动区域之间的边界,支持幼儿以自己的游戏主题为主线,实现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内容整合、材料整合及角色整合,更好地展开生活角色与游戏用之间、不同游戏角色之间的跨界交往。

三、幼儿充分参与到班级环境

从逻辑上来说,班级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的家,且班级的核心首先在于幼儿的存在。幼儿让班级、幼儿园有了存在的理由,幼儿是牵引班级之为班级,幼儿园之为幼儿园的最重要力量。在班级环境的整体规划中,教师不能无视儿的诉求而采取独裁式的管理,而要更多地倾听幼儿,了解幼儿的想法和愿意与幼儿一起建设师幼共同生活的环境。

例如我们班级中的功能墙,老师在开学前就会按照自己的构思创设精美的班级环境,孩子开学回归会有焕然一新的感觉,但不会有强烈的参与感,即使后续补上孩子参与的图画,那也是老师的思考,孩子只是执行。像班级中的“我们的约定”就可以让孩子分组思考,哪些是需要我们都做到的,一起讨论并记录下来,这样班级常规也会更好管理,孩子会主动完成自己定下的约定,而不会想着这是老师要求我做的。还有每月的“主题墙”,虽然我们都有按时更新张贴幼儿作品,但是整个主线是由老师预设的,孩子在过程中的拓展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只有我们自然课程整个脉络过程会比较清晰,看得出孩子的参与和得到的发展。

除此之外,幼儿园环境创设并非越满越好,而应给幼儿“留白”的空间。“留白”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进行选择和创作。因此,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应让幼儿在“留白”处大胆“补白”。

四、给教师一个温暖的工作环境

这是这本书最暖心的部分,我们知道孩子是幼儿园的主体,而往往忽略教师的付出。在幼儿园环境建设中,我们不能只要求教师不停地付出爱,更要让教师获得爱、感受爱。在环境建设上,我们要努力给教师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因为,对于任何一个人而言,感受爱才能给予爱,一个从来没有获得过爱的人是没有给予爱的意识与能力的。因此,幼儿儿园要营造一种呵护教师、关爱教师的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首先,设计便生活的教师休闲空间,创设出“你属于这里”的特殊氛围,让教师的疲惫倦息有一个放松恢复的舒展空间;其次,尊重个性化的教师时间节奏,创设出“你是独特的”心理氛围,支持教师每天午休一小时,尊重教师自我成长的节伴,而往往中午的时间也被各种事情填满;最后,营造被承认的教师心灵空间,创设出“你很重要的情感氛围,让教州的努力被看见,让教师的成长有平台。说到底,解放教师才能成就儿童,没有教师高质量的陪伴,孩子们童年生活的幸福指数也会受到影响。

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儿园环境创设要尊重儿童的个人意愿和兴趣,重视儿童心理安慰的需要,强化环境色彩的搭配协调,把环境游戏性和教育性结合在一起,寓教于乐,保持儿童之间、师幼之间的情感互动。以幼儿发展的需要为目的,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发挥孩子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他参与的积极性。

谁是幼儿园环境的主人?孩子才是幼儿园环境的真正主人。学会感受幼儿的心灵,了解幼儿的想法,才能让幼儿成为环境的缔造者。当幼儿成为幼儿园环境主人的时候,当环境尊重幼儿的意愿的时候,当环境协助幼儿实现创意的时候,带来的喜悦和惊叹,其实这就是环境的价值。

环境创设不仅是课程研究的过程,更是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过程。作为教师要给予幼儿适宜的支持。这种支持要符合幼儿的兴趣与需要,这种支持应当以幼儿的自主发展为核心动力,体现教育对人的尊重。环境就是孩子的家,正如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强调的:“环境要让幼儿的思想看得见,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让幼儿的经验看得见,让幼儿的愿望看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