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数学活动来源于生活,用于我们的生活。读完《玩游戏,学数学》这本书,我深深地认同感油然而生。“玩游戏,学数学”的意思是教师设计一系列符合儿童认知发展规律的,动手或者动脑的“游戏”,引导儿童去进行这些游戏,从而发展孩子脑海中的数学观念。
《玩游戏,学数学》这套丛书是著名数学特级教师王志江所著。王志江老师结合多年的数学教学经验,根据著名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认知发生学,深入分析了0—12岁儿童心理发展过程,围绕“一一对应”“分类”“排序”“科学计数”“空间与图形”“守恒”这六大核心数学观念,进行课程解读与设置,并附有南明教育数学课程联合开发者和实践者赵俊杰老师执教的课堂实录,生动地展现了如何让学前儿童通过操作活动、游戏体验、对话等,培养起数学观念,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快乐地学习数学。
为什么是“玩游戏,学数学”?孩子们学习数学是从浪漫——精确——综合的过程。“玩游戏,学数学”的游戏的设计,都是按照每一个年龄阶段的认知发展特点。让所有的学习活动都能够符合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因为符合,所以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像玩游戏一样,不会感觉很机械很枯燥,而是会很有乐趣,兴致盎然的来参与这一切活动。越低段的时候,他们玩的游戏越是需要手,越需要感官,需要他的身体的参与。儿童是在用他的整个生命在学习,而不仅仅是在用他们的大脑。
儿童的生命就像一个准备破壳而出的小鸡仔。我们不能把鸡蛋从外向内的敲碎,只能引导这个小生命由内而外地破壳而出,这是一件意义非常的事情。数学的学习是对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孩子们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积累。在数学游戏中成长的孩子敢于、乐于发表自己对数学的理解。他们不仅“听得懂、理得透”数学知识的本质,还“写得明、说得清”其中的道理。
关于数学教学模式。一套好的教学办法,往往意味着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所以在数学教育中教什么和学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数学的学习也不是直接给孩子精确答案,而是由浪漫到精确再到综合的一个过程。其中游戏的三个层次。浪漫:给孩子一个安全空间“随便玩”。精确:明确教育目的的玩。综合:忘记是在游戏本身,孩子又在游戏之中。好玩才是儿童学习数学的最大动力。在游戏中我们要了解孩子的认知层级,并帮助孩子走出自己的认知层级,学习符合他们天性和内在认知规律的数学,而绝对不是成人试图强加给他们的课本中的数学成人自己眼中的数学。
教育应该是什么样,我们就应该怎么做,不迎合任何当下的教育改革。让教育如其所是,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在每一个阶段都如其所是,在处境中开出自己的花。同时,也让我们学会如何做一名会玩的教师,数学游戏如何带领孩子玩起来。让儿童能够在探索当中、在挑战当中、在快乐当中,真正的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而不是让数学成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不得不去面对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