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在工作室的共读活动中,我有幸拜读胡华园长的《幼儿教师的教育哲学观》一书,感叹胡华园长和她优秀的老师团队的教育智慧与执着。书中教育孩子的个性对话、教育案例、二维码呈现师幼的教育瞬间,让接触书本的我身临其境地感受到幼儿话语的稚趣、教育案例的鲜活以及教育智慧的丰富。
当我阅读到第六章第三小节《幼儿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形成过程》,书中对教师教育哲学观的形成需要经历“从经验到智慧,需要理论的支持;从经验到智慧,需要从量变到质变;从经验型教师到智慧型教师”这三个过程。任教十多年,自己的专业成长似乎到了瓶颈期,坚持下去的动力不足。书中对经验型教师如何成长为一名智慧型教师有着专业的解读与实践的指导,引发了我的深思与共鸣。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都积累了一些经验,但这并不足以体现教育智慧。我们所积累的经验,只是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个体教育价值,具有局限性。因此我们强调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学习《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幼儿园保育教育评估指南》的重要性,这些指导性的理论知识是前人智慧的概括和总结,是促使教师深度反思、形成教育智慧的基础。我们必须要学会在理论指导下的深度学习与反思。
教育智慧的形成,不是简单的教育经验叠加,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智慧型教师的成长、教育哲学观的形成,本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调整、不断进步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没有终点,只有不断前进、提升的空间。在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教师要从经验中抽象出理论,从经验中概括出智慧。这也给我今后努力转变指明方向与鞭策。想要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需要通过自身内在的觉醒、反思、超越,这是一个长久且艰难的过程。
教育智慧与教师教龄长短无必然关系,它与教师是否热爱生命、是否善于思考有关,并与之形成因果关系。正如书中李洋老师所说:世界上唯一不会变化的就是变化本身,活在“果”的同时也要活在“因”里。教师教育哲学观的生成是阶段性的,每一个阶段的“果”可能就是下一阶段的“因”。只有尊重儿童,发现儿童、看到儿童不断地充实自己、了解儿童、听到儿童,在和儿童的相处过程中将自己、儿童与教育进行联结,完成深度思考,将教育的直觉转化为教育智慧。守教育初心、做智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