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颖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颖

    宜兴市融创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钰斐

    未知

    加入时间:2024-03-25

  • 程曦

    环科园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岚

    新街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竹云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惠平

    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秋瑾

    官林第二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英惠

    宜兴市融创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志超

    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斯阳

    东氿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群

    鲸塘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章莉

    官林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唯一

    城南实小附幼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梓杰

    徐舍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读书笔记: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

作者:黄惠平  日期: 2022-07-30  点击:

      如果一个幼儿要维持他内在的好奇心,那么他至少需要一个成人与他分享,和他一起快乐的兴奋的探究这个神秘的世界。这个成人可以是家长,更可以是老师。这句话虽然简短,但是却意义非凡,可见孩子的成长中成人的力量是必不可少的。《与幼儿一起探索自然》是美国小小科学家系列丛书的第一册,这本书不像一般的理论专著那样艰深难懂,他通俗易读,而且包含了先进的幼儿科学教育理念与文化、科学教育理念与实践的有机融合、可操作的实践内容与方法策略。

      全书逻辑清晰,条理分明,全面系统的介绍了,引导幼儿探究自然的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开放式探究阶段、主题探究阶段,每一章节都包括了探究自然所准备的各种工具、材料、环境、家园联系、教师计划、教师指导的重点、教师适宜的提问、对教师可能遇到来自幼儿的疑惑,都一一作答了。强调了如何以幼儿为中心来探究科学、自然,以及教师正确引导幼儿的重要性。

       在幼儿探索自然的过程时,不是让幼儿带着很少的直接经验去学习和重复一些事实信息与词汇,也不是那种以教师为主导的活动或学习科学的方法。而是让幼儿在探究材料与现象的工作和游戏中进行科学活动,并给幼儿提供从实践中学习的机会。

       开放式探究是本书的其中一个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有一部分的幼儿可能会有很多的机会去探究,也有一部分的幼儿几乎没有机会真正的仔细观察他们在地上或者在落叶堆中发现的动物,或者是人行道生长出来的植物, 反复的探究提供了机会 使他们了解到世界上有许多的生物可以供自己去观察和思考。 

       首先,老师的角色尤为重要,我们应该给予幼儿一个浓厚科学氛围的环境,引导幼儿有效的开展探究活动,而且是有重点的探究,重组提升他们的经验。我们要将孩子引入自然探究,让孩子们来到户外寻找动植物。其中的核心经验就是观察以及记录和描述发现。一起进行科学的讨论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分享当自然学家的兴奋。本书还列举了让幼儿关注自然的一些方法,例如在教室周围展示一些关于当地动植物的书,张贴一些有关当地的树木动植物的宣传画。教师在其中的角色就是坚守儿童立场,一方面坚信儿童通过自然带来的内在发展力量,同时避免过分高估儿童、吹捧儿童,强调在活动中给予儿童时应有的支持促进作用。在支持和促进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创造性游戏和学习时,所担任的角色是需要变化的,随着角色定位的改变贯穿于幼儿整个游戏之中,最终获得整体发展。教师要做一个蜂鸟一样的观察者,做一个会造房子的支持者,做一个会互动的融入者,做一个会亲近自然的实践者

       紧接着要把孩子从户外引入室内,设置室内的生物养育箱,这个过程就是要让孩子照顾与观察那些长久的来客, 为动植物布置一个家并进行室内的探究活动。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维护生物养育箱,将人与自然相联系,提出如何照顾生物?让幼儿换位思考,人们一般是需要怎样才能保持健康?那生物养鱼箱的动植物需要什么条件才能够生存呢?我们要怎么做才能使这些动物健康成长?但是要让他们成为一名优秀的观察者,就需要掌握一些工具的使用方法。在这个过程当中,要教会幼儿使用自然学家的工具,书中也写到应该教会孩子学会使用手持透镜、笔形电筒、压舌棒、泥铲,下面就是不断的探究与反思, 持续的探究,会让幼儿更加细致的观察周围的一切,通过这些持续不断的经验,幼儿将会获得一些重要的观念,产生一些新的有趣的疑问,这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要讨论知道什么,帮助幼儿做预测,同时引导幼儿谈论他们注意的问题。以及还有必不可少的查阅书籍、谈话活动、记录。

      最后是把开放式的探究向主题的探究过渡,这是基于他们在进行开放式探究活动时,对室内外所见到的动植物表示的关注,好奇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 并且他们对某种特定的动作产生了兴趣,种种迹象就可以帮助教师判断,他们可能会继续关注某一探究活动,而此时就是主题探究的绝佳时机。主题探究活动包括两种不同的研究,植物研究的重点在于植物的生长与发展,各部分的内在联系,她们需求以及生命的周期。而动物的研究重点在于动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及功能,他们的行为需求以及生命周期。当开展主题探究时,孩子们就进入了调查的实验阶段,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持与指导以及合适的材料,帮助他们有计划的,有行动的,利用各种感官近距离观察,才能收集到有效的数据探求其中存在的规律,提出能够深究的新问题,新内容。

     本书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内容,也可能是我们经常忽略的问题。就是在每一个探索阶段都会有家庭参与的部分, 设置家园联系。所举的案例都把家长纳入活动的参与者,这也能够激起孩子们触摸自然的兴趣,家长的参与会让孩子更加持久的投入挖掘。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老师会组织幼儿分组讨论,然后再进行集中讨论,分组讨论是给予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而集中讨论除了幼儿之间的互动,还有师幼之间的互动。在户外活动,老师通常会有许多的问题,而提出的问题就是小朋友户外探究所要寻找的目标,此时孩子的户外探究是有目的性的,他们会更加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世界,留心自己发现了一切。而且老是要定期收集数据,为幼儿建立一个学习记录档案,定期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做出决定。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能及时对你的教学信息进行反馈,帮助我们改进教学的方法。这样做可以让我们关注幼儿科学的学习,并评价他们的成长。

      这本书给予我们的思维逻辑和方法上的指导,超乎了科学教育的本身,除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之外,更重要的是,它传递了一种文化和理念,那就是尊重生命,本书中当孩子把户外发现的小动物带回生物养育箱,在经历了短暂的饲养之后,还是会把这些动物放回,原来发现它的地方,这是对于动物及其栖息环境虔诚的尊重态度,还有就是关注真实的生物,强调对真实状态而非虚幻状态中生物感兴趣,鼓励幼儿用各种形式分享讨论和记录。

       让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探究自然,亲近自然,用心倾听,用眼用工具观察,深度学习,或许在我们,身边坐着的就是未来的自然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