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大班课程案例:一起“趣”拓印
——幼儿游戏结合生活
宜兴市徐舍镇中心幼儿园 左梓杰
一、课程缘起
在大中国主题下,孩子们接触到了印刷术,那么什么是印刷?为什么在板上的字能印到纸上?孩子们对此充满了好奇,追随孩子的兴趣,我们一起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发现:印刷术和拓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结合大班上学期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我们再次和孩子们进行了有关拓印的谈话活动:“什么是拓印?”“怎么拓印?”于是,我们追随孩子的脚步开展了“一起‘趣’拓印”的项目活动。
古代人好厉害呀,古代人们没有打印机也可以把文字给拓印下来!
什么是拓印呢?要怎么印呢?需要什么工具和材料呢?
可以回家查查资料,再收集一些工具,然后就能尝试拓印啦。
二、课程审议
1. 关于拓印孩子们这样说:
(1)拓印是不是就像画画一样
(2)我们能不能用拓印来制作自己的名字印章
2.价值评判
我们认识到拓印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具有多方面的教育意义。拓印能够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如何细致地观察事物,并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技能。拓印活动能够增强孩子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创作过程中感受美、发现美。还能够促进孩子们的社会交往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拓印任务,孩子们学会了沟通、协商和分享。
三、课程脉络图
四、课程实施
(一)初遇拓印
1.什么是拓印
你们看,像我们的鞋底一样,它的表面有“凸”,有“凹”,高低不平,我们把它上面的花纹印下来,就可以得到一样的花纹,这种方法就叫拓印。
为了让幼儿更深入的了解拓印,我开展了寻找鞋印花纹的秘密!
琪琪说:我的鞋印上有好多小格子
佳阳说:我的有三角形,
瑞昕说:还有好多不一样的图案!
六六说:哇!我的是一条一条的线。
雨馨说:我的是圈圈!
鞋印能留下不同的线条和图案,这一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宝贝们的兴趣,激发了他们的探索欲望,
引发了一场奇妙的拓印之旅!
2.拓印小调查
通过“拓印”小调查让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资料探秘“拓印”,把想知道的都进行了调查并记录,家长朋友也是积极配合进行调查。
3.拓印小课堂
通过观看视频和欣赏作品,孩子们了解到拓印是在纸张发明之后才出现的,在古代,人们将重要的事或文章以雕刻的方式记录在石材和木材上。而拓印则可以将古文物、碑刻、石刻等重要文化遗产复制下来,后来也被广泛应用于印刷制造等领域。
4.拓印的工具和材料
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拓印的工具呢?宝贝们的拓印工具大搜集开始啦!我们一起看看找到了什么工具吧!
拓印的工具:拓锤、刷子、颜料、纸张、刻刀、滚刷等等。
以图片的方式让幼儿了解植物拓印需要用到的工具和材料。
教师有话说
《指南》中指出:有意识地引导幼儿观察周围事物,学习观察的基本方法。在前期的调查中幼儿知道拓印需要的材料、工具等等,通过集体教学活动中幼儿对于拓印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了解之后幼儿对于“拓印”的兴趣就更加浓厚了,都想尝试进行拓印,于是收集了很多拓印需要的材料。顺着幼儿的兴趣继续开展了“拓印”的进一步探索。
(二)探寻拓印
问题一:什么板适合做底板?
李佳阳;可以用纸板试试看,这个板硬一点不容易刻破掉。
陆璟宸:老师,用来做展板的那个红色的板子(KT板)我觉得也不错,可以用来试试看。
许晋翊:还可以用白白的那个板(吹塑纸)试试。
何小希:可以用海绵纸试试看,这个纸很软很好刻。
一、分组尝试
1.吹塑纸组
2.纸板组
3.KT板组
4.海绵纸
二、拓印效果
1.吹塑纸
2.纸板
3.KT板
4.海绵纸
幼儿发现:
通过实际操作,纸板组的幼儿得出结论虽然硬不易破但是却不太好刻;KT板组的幼儿也遇到了问题:KT板上有一层薄膜刻的时候很容易刻歪;海绵纸和预想的一样很软也不太好刻;吹塑纸组的幼儿发现比较好刻但是很容易破,要轻一点刻;于是幼儿再次进行讨论决定再用吹塑纸进行尝试,最后在不断的尝试后幼儿选择出最适合“拓印”的底板是吹塑纸。
教师思考:
在确定了拓印的底板之后,“用什么工具来刻?”孩子们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在激烈讨论之后共同收集了刻画的三种材料:刻刀、竹笔、塑料刀,作为教师应该追随幼儿的兴趣进行探索,于是进一步的探索了刻画的工具
问题二:用什么工具来刻?
幼儿收集到能刻的材料。
一、分组尝试
用刻刀刻的话太危险了容易受伤
塑料刀不太好操作,滑不动底板,还容易划破底板。
竹笔比较好用,而且也不会划伤我们的小手
幼儿发现:
通过尝试后幼儿发现小刀虽然好用但是操作有难度比较危险容易划伤小手;塑料刀不好操作经常划破底板印出来的图案也没有那么清楚;木笔和铅笔在底板上比较好操作,刻出来的图案也很清楚不容易划破底板。
教师思考:
幼儿只有通过不断的尝试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幼儿通过讨论并尝试后发现“木笔和铅笔”更适合在底板上刻画。通过幼儿的尝试并链接幼儿的生活经验,才能解决幼儿在项目活动中的问题,幼儿也在一次次的尝试中增加对于“拓印”的兴趣。
问题三:拓印的不均匀?
在拓印过程中幼儿发现拓印的不均匀,于是在幼儿讨论后尝试了几种刷子—海绵滚刷、专用滚刷等。
一、分组尝试
滚刷
颜料刷
拓印效果
滚刷
颜料刷
幼儿发现:
在分组尝试后幼儿也发现海绵刷比较软,导致画面的图案会印的不均匀不容易印成功;用颜料刷总是刷不均匀,这边多那边少。滚刷出来的比较均匀图案印出来也比较清楚容易成功。
教师思考:
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开展“拓印”的活动中发现了幼儿的兴趣并支持幼儿的兴趣去解决问题,幼儿也在一点点的探索中获得成长。
问题四:什么印纸更好用?
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在前期了解中我们选择宣纸作为拓印的印纸,但是孩子们在尝试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印不出图案或者图案不清楚的情况,于是我们开始了新的探索—“什么印纸更好用?”
一、选择印纸
根据幼儿的讨论选择了这几种材料:
宣纸、卡纸、白纸
二、分组尝试
三、拓印效果
宣纸
卡纸
白纸
幼儿发现:
在分组尝试后幼儿也发现宣纸的吸水性太强,导致画面的图案会印的不清楚不容易印成功;卡纸的吸水性太弱了颜料和图案印不上去;白纸的吸水性刚刚好图案印出来也比较清楚容易成功。
教师反思:
在初探“拓印”中幼儿不断发现“拓印”中遇到的问题,并在讨论和尝试中解决问题。《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原则中提出:“要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意想象和创造等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开展”拓印“的活动中我们发现了幼儿的兴趣并支持幼儿的兴趣去解决问题,幼儿也在一点点的探索中获得成长。
(三)姓氏印章
一、有趣的中国字
在集体教学活动《有趣的中国字》中幼儿对于文字有了更大的兴趣,都想尝试进行文字拓印,那么新的问题也就出现了“制作印章需要什么材料?”“如何制作印章?”“需要哪些材料?”追随幼儿的脚步我们开始了新的探索~
1. 寻找身边的印章
幼儿回家后也去寻找了身边的印章:身边的印章摊位、查找网络资料、文字印刷材料等,为后续制作印章做准备。
2.制作印章
经过一系列的调查之后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想要尝试动手制作印章,但是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问题一:印章的结构是怎么样的?
我之前调查过了,印章是有图案、外壳和印泥组成的
知道需要的材料后幼儿就着手准备制作印章并收集了许多可以制作印章的材料,于是我们从刻字开始探究
问题一:印出来的字为什么是反的?
经过小组尝试后幼儿发现正着刻出来的字印出来就变成反着的字了,这是为什么呢?于是老师带着幼儿一起讨论,幼儿也提出了很多的解决方法。
把字反过来写字印出来不就正了吗?
可是怎么反着写呢?
解决方法:
使用方法后孩子们拓出了正的姓氏!
问题二:印出来的字为什么是白色的?
阳文就是字在底板上是凸出来的,阴文则是凹进去的。拓印出来的文字或图像有凹凸两种形体,凹下的称阴文(又称雌字),反之称阳文。
凸出来的是阳刷。
印出来的字是彩色的。
凹出来的是阴刷。
印出来的字是白色的。
我想弄阳刻的字出来,可是怎么弄呢?
阳刻的字是凸出来的,我觉得可以用彩泥试试看。
我也想试试看。
拓印效果
3.创意百家姓
经过多次试验的成功与失败,孩子们总结出了拓印姓氏的小秘诀。
拓印小秘诀:
汉字反着写,大小要合适。
涂色刚刚好,不多也不少。
小手轻轻按,不能太用力。
“神奇的正反字”和“奇特的艺术技法”领略了传统文化带来的神奇色彩,新的知识经验激发了孩子们的无穷创造,凝聚着中国优秀文化底蕴的百家姓,由此诞生……
教师有话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开展“拓印”的活动中发现了幼儿的兴趣并支持幼儿的兴趣去解决问题,幼儿也在一点点的探索中获得成长。
在拓印的过程中,孩子们开动脑筋解决了一个又一个的难题,从字的反向到正向的探究,再到认识阴刻与阳刻的区别,从中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孩子们的兴趣也更加浓烈;作为教师也为孩子们的每次进步而感到开心,于是继续追随幼儿的兴趣,继续拓印之旅。
(四)创意拓印
1.拓鱼印画
孩子们对于拓印的求知欲越来越强烈,他们不再满足于仅仅通过简单的雕版成品来印刷,他们开始追求各种创新的雕版材料,于是针对“雕版”的创新开始了!而拓鱼是一种将绘画与手工相融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孩子们用竹笔雕刻出花纹多样的鱼儿图案,涂上蓝色的颜料后轻轻覆盖再白纸上,看,一条条可爱的鱼儿就出现啦!
2.蔬菜拓印画
一蔬一果,皆有生命,纹理和颜色是它们的表达。孩子们是天生的艺术家,他们利用蔬菜的纹理切一切,不同的蔬菜就有了不同的花纹,印一印,青菜玫瑰花、莲蓬、青椒花、秋葵花,一朵朵漂亮的蔬菜花就跃然纸上。
教师有话说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在通过拓印的一系列学习之后,幼儿对拓印有了一定的认识。我们尝试使用更多的工具去探索拓印。让幼儿喜欢上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每个幼儿的心里都有一颗美的种子。幼儿艺术领域的学习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引导幼儿学会用心灵去感受和发现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
五、课程反思
在这场与非遗拓印文化邂逅的旅途中,幼儿充满了好奇和探索欲望,在活动中认识了拓印、尝试了拓印,掌握了拓印的方法与技巧。并且在过程中学会拓印自己的姓氏和印章的制作,收获了成功的喜悦;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操作、方法调整改进,重复试错,乐思考、喜探究、爱生活,积极思考问题和找到正确、合适的解决办法。真正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在亲身体验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在拓印的艺术盛宴中传承民族的智慧。作为教师也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得到成长,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运用视频资源、图文资料,与幼儿交流讨论,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基础上,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经验知识。通过观察、聆听、分析引导幼儿拓印探索的深度学习,在尝试、探索、试错环节中得到成长与提升,实现师幼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