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案例描述:
一、项目背景
在幼儿园生活中,蚊虫叮咬一直是困扰我班孩子的一个问题。在夏天来临之际,蚊虫活动频繁,对幼儿来说,经常受到蚊虫的侵害。而随着我们班种植区里薄荷和迷迭香的长大,他们发现散发出的清香使得班级蚊子变少。目前市场上虽然有众多的驱蚊产品,但对于幼儿园环境的适用性和安全性需要谨慎考量。同时,如何通过自然、环保且对幼儿无害的方式来达到驱蚊效果,也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课题。
基于此,我们发起了这个驱蚊项目,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适合幼儿园的驱蚊产品,培养幼儿对蚊虫问题的认知和自我保护意识,为幼儿营造一个健康、舒适、安全的成长环境。
二、项目思维导图
根据幼儿的兴趣点、已有经验以及课程发展趋向确定了本次项目的关键核心经验、STEAM目标、价值点分析、项目实施思维导图:
1. 关键核心经验
2. STEAM目标
3.价值点分析
4.项目实施思维导图
三、项目实施
线索一:“香香”植物生长记
探究一:“草”趣横生活动缘起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孩子们带来了绿植。有绿绿的薄荷,香香的迷迭香,晶莹剔透的冰菜。它们好像是从魔法森林里走出来的,每个都散发着不一样的魔力。“哇,凉凉的,好像夏天里的一阵清风”。“香香的,好像妈妈的怀抱。”这个里面有一颗颗的小水晶,好想尝尝是什么味道。”于是,一个关于薄荷、迷迭香和冰菜的奇妙种植之旅就这样开始了…
探究二:“草”趣横生大调查
活动开始前,孩子们和爸爸妈妈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草”趣横生大调查,探索薄荷、迷迭香和冰菜这三种植物的样子,回忆起在哪里见过,以及有什么用途,孩子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它们的知识,也更加了解大自然的奇妙。
探究三:绘本推荐
《奶奶的香草课》
通过分享绘本《奶奶的香草课》,孩子们了解到香草并不是指一种草,而是指一切具有特殊香气、口感的草本植物。还知道了香草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如制作香草水、香草茶、香薰,以及烹饪香草海鲜饭、香草曲奇饼等美食。
探究四:种植小能手
(一)观察种子:
孩子们带来了薄荷、迷迭香和冰菜的种子,大家围在一起迫不及待地观察起来:
诺诺:薄荷的种子小小的,黑黑的,就像一颗颗小芝麻。
小梦:冰菜草的种子最小巧,也圆圆的,大多是深色的。
丰丰:迷迭香的种子是最大、长方形的,颜色是灰褐色的。
(二)种子种子快长大
小朋友们小心翼翼地种下了属于自己的种子,并根据形状和颜色不同做好记号,贴上自己的头像。每天,我们都会给它们浇水、唱歌、讲故事,希望它们能快快长大,变出更多的魔法。
(三)野蛮生长
每一天,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就会去看看种子的变化,大家盼望着我们的种子能尽快破土而出,终于在一周后,墨墨大喊:“我的种子发芽啦!”
伊伊:叶子长出来啦!
玥玥:好小好小的叶子呀!
辰辰:我也看到了很小很小的叶子。
慢慢地,种子都争相探出了脑袋,孩子们第一次体会到了种子发芽的过程,欣喜地记录下自己的观察发现:
我们的发现:
①冰菜是最勇敢、最有耐心的种子。最先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开始努力地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和水分,率先发出了嫩绿的小芽。
②迷迭香的芽儿比冰菜的芽儿稍微细一些,颜色也更加嫩绿。
③薄荷种子是最后出土的,它似乎有些害羞,不像冰菜和迷迭香那么勇敢,所以发芽的时间稍微晚了一些。但是,当它终于破土而出时,我们发现它的芽儿也非常可爱,绿油油的,好像一颗小爱心。
(四)种植困惑
(五)舌尖上的植物
迷迭香的叶子细细长长的,像一根根小针。它的香味很特别,有点像松树的味道,但又更加柔和。可以用来煎牛排,吃起来嘎嘎香!薄荷的叶子绿绿的,边缘有锯齿状的小齿,摸上去凉凉的、香香的。这种香味可以帮助我们提神醒脑,感觉非常舒服。用来制作冷饮最合适不过了。
冰菜草的叶子很特别,上面覆盖着一层晶莹的小水珠,看上去就像被冰晶覆盖一样,非常美丽。看,我会做冰菜沙拉!
探究五:我们的发现
一天,孩子们在种植区玩耍时,发现这些植物周围的蚊子似乎少了很多。孩子们好奇地问:“老师,为什么薄荷和迷迭香旁边蚊子这么少呢?”“因为这些植物有驱蚊的效果呀!那我们可以用它们做什么呢”就此,我们决定开展一个自制驱蚊产品的活动,让孩子们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驱蚊法宝。
线索二:驱蚊产品我来做
探究一、驱蚊产品知多少
(一)生活中的驱蚊产品
问题一:驱蚊产品有哪些?
孩子们来到超市、药店,寻找身边的驱蚊产品。
(二)我能做的驱蚊产品
问题二:做什么驱蚊产品好呢?
第一次选择VS第二次选择:
老师的话:
老师尊重和接纳孩子们的选择,根据孩子的选择需要提供适宜的支架来支持、帮助孩子在原有经验中获得提升。面对他们的第一次选择,老师没有提出质疑和否定,并和孩子一起观看视频了解驱蚊手表和防蚊贴的制作方法,讨论环节孩子们总结出制作的材料很难寻找,因此放弃了制作驱蚊贴和驱蚊手表的想法。于是我抓住时机,展开追问:哪些驱蚊产品是容易制作的呢?在第二次的选择中,孩子们通过前期获得的经验,选择趋向于制作容易、材料寻找方便的驱蚊膏、驱蚊香包和驱蚊水等。
探究二、项目实施
(一)小组商议制作清单
基于兴趣,孩子们成立了三个项目小组,并认领了驱蚊任务。通过观看视频、收集资料,开展儿童会议,形成问题清单,每组对制作材料、步骤进行梳理。
(二)制作进行时:
1、汪汪队驱蚊膏(薄荷):
问题一:为什么出不了油?
解决措施:针对出油问题,需要耐心等待植物材料充分浸泡和发酵。
问题二:怎么不凝固?
解决措施: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可以加入少量蜂蜡或者明胶作为增稠剂,使驱蚊液更容易凝固。
2、萌鸡队驱蚊水(迷迭香):
孩子们在观察中发现,制作好的驱蚊水颜色是不一样的,有些驱蚊水的颜色很深,有些驱蚊水的颜色很浅,对此孩子七嘴八舌的发表着自己的想法。
关于问题一,我们的猜想:
小面包:没有把迷迭香的叶子捣碎,所以颜色很淡。
诺诺:加入很多的迷迭香叶子,驱蚊水的颜色就会很深。
玥玥:迷迭香叶子没有过滤。
为了让孩子们的猜测得到验证,在驱蚊水的自制中,老师提供支架——记录表,通过实验的方式引导孩子们寻找原因,原来水和迷迭香量的多与少都会影响驱蚊水的颜色。
幼儿收获:
孩子们在制作驱蚊水的过程中,通过四种方法的不同尝试、记录和对比,发现加入不同量的薄荷和不同量的水,制作出的驱蚊水颜色是不一样的。在实际操作、亲身感知中提高认知。
关于问题二,教师的支持:
1.和孩子一起观看科普视频,了解水和迷迭香放置时间久了会腐烂。
2.再次观看驱蚊水制作视频,了解制作驱蚊水应该加酒精。
第二次制作: 驱蚊水2.0
为了防腐,孩子们加入少量酒精进行制作,并加入几滴精油来增加香气。
3.乐迪队驱蚊香包(艾草):
孩子们选取了我们幼儿园草地上的艾草作为原料。新的问题随之而来,怎样能快速把艾草磨碎?
依依:老师,怎么锤了这么久这些材料还是没有碎?
甜甜:对呀,我都锤了好久了,这些艾草的味道都散出来了,但是他们就是不碎。
支持策略:
给予孩子足够的时间开展儿童会议,讨论可以将材料打碎的方法。
根据讨论总结出:
1.石头太小,很难将材料捶打变细——寻找更大的石头。
2.材料放置久了湿润了——晒干后的艾草是干干的、脆脆的,更加容易磨细。
3.材料变成整块粘在一起——用剪刀剪碎。
4.材料的根部太硬很难锤烂——用搅肉机打碎。
我们的思考:
孩子在借助了剪刀、大石头和搅拌机三种工具加工之后更加容易捶打捣细了,从而丰富了生活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探究三:包装大挑战
1.驱蚊水装瓶
问题一:驱蚊水是密封一大罐装着的,要怎么使用才比较方便呢?
孩子们又进行了一场讨论...一致认为喷瓶是最佳首选。于是,在家长的支持下,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了喷瓶。
问题二:瓶口这么小,用什么材料可以将驱蚊水倒入呢?
孩子们的办法很多,他们找来了勺子、杯子、一次性针筒,一个个试验起来!
经过尝试,他们发现使用针筒装驱蚊水最方便!而且不容易撒出来,不会浪费!
问题三:这个瓶子是透明的,瓶身上也没有记号,怎么区分呢?
月月:有啦,在瓶子上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欢欢:老师,我要画上我最喜欢的爱心。
米宝:我要画一个蚊子,然后在旁边画上叉叉,代表消灭蚊子。
驱蚊水制作好啦,孩子们爱不释手,每次户外都要喷上一些。
2.设计驱蚊水标签
贴上图案的驱蚊水认起来方便多啦!
探究四:成果分享
孩子们还将自己制作的驱蚊膏送出去,想要更多人感受到炎炎夏日的一抹清凉,这恰恰是小班孩子们由“小我”到“大我”的转变,也正是幼儿“自我中心”发展的种体现。
通过自制驱蚊产品,孩子们对驱蚊包和驱蚊水的制作方法也有了新的认识,这进一步激发了他们探索其他新事物的兴趣;另一方面他们也在亲身实践过程中,学会了多观察多思考多尝试,锻炼了动手操作的能力。
和老师分享 和小朋友们分享
和幼儿园里的叔叔阿姨分享
小科普:除了驱蚊产品能驱蚊,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四、项目实施评价
(一)幼儿自主评价
孩子们根据“我觉得最有用的驱蚊产品是什么”进行投票,分享项目活动中自己的收获。
1. 投票 2.分享
小米粒:涂上薄荷膏以后感觉凉凉的,蚊子就不会来咬我了。
轩轩:我觉得驱蚊水的气味能帮助我们赶走蚊子。
伊伊:只要把驱蚊香包挂在身上,蚊子就不会靠近我了!
(二)家长评价
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家长通过“一起长大APP”、班级微信群,参与了活动,在幼儿需要各方面支持时,都能及时给予回应和支持。家长们在微信群里对教师发送的照片和视频能及时进行评价,对孩子们的项目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三)教师评价
在项目开展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一对一倾听、观察、复盘、教育随笔等发现和顺应孩子的需求,尽可能为孩子提供相应支持,并引导他们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鼓励他们用各种形式大胆表达,实践过程中充满着挑战与快乐,孩子们在尝试、体验、思考中感受驱蚊水制作的过程以及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项目收获与反思
幼儿收获
1.在项目实施中,幼儿能在父母的陪伴下较主动的通过实践调查、视频观看、查找资料的方式获得种植经验、驱蚊产品的作用和驱蚊产品制作的前期的相关经验,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和获得知识的能力。
2.项目实施中借助问题为导向,引导幼儿大胆讲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借助材料支持和经验支撑帮助幼儿表达想法,幼儿的语言表达得到提升。
3. 在项目探究中通过分组的形式,熟练掌握驱蚊香包、驱蚊水、驱蚊膏、驱蚊艾条制作需要的材料和制作方法。在探究的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能较主动的参与讨论,并积极的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在项目实施中幼儿的动手操作、解决问题、持续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也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
教师收获
1.基于真实存在的问题。通过幼儿的日观察引发的问题,探寻驱蚊方法,所有的问题和需要是源于幼儿真实需求的问题,才能更好的引导幼儿真实的探究。
2.提供适宜的帮助。在探究的过程中,我们根据孩子的发现和需求,为孩子提供适宜的材料和记录表,能让幼儿的探究能更加科学和深入。
3.表征记录探究过程。引导幼儿用各种方式将自己的发现记录下来,鼓励他们大胆的表达,不仅能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更能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反思
本项目源于孩子的生活,孩子们发现问题,然后不断去尝试解决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他们调查讨论、大胆尝试、分工合作、认真实验、表达表征,不断去了解、探索、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并愿意主动与他人分享对草本植物和驱蚊产品的认识,感受动手操作和友好分享的乐趣。在整个活动中,孩子们的思维逻辑能力、动手协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在后续的项目实施中要以更多元的方式支持幼儿解决问题,并开展多样态的教学形式引导幼儿在项目中的探究学习,以此提高幼儿的探究能力和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