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大班课程案例:«老鼠娶新娘»
——一场贴近生活的创生游戏
宜兴市徐舍镇中心幼儿园 左梓杰
一、课程源起:
一月一,年初一。一月二,年初二。年初三,早上床,今晚老鼠娶新娘。
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孩子对《老鼠娶新娘》这个民间传说故事非常感兴趣,孩子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图片上的内容并交流生活中参加婚礼时的所见所闻,根据孩子的游戏需求,我们一起共读绘本,并决定开展系列活动。
二、课程审议
1.关于结婚,孩子们这样说
孩子眼中的婚礼是和睦的、美好的、也是心中向往的。
2.家长眼中的婚礼
我们在家长群内与家长进行沟通,商讨活动的价值以及可行性。大部分家长认为活动是有意义的,在与孩子倾听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孩子强烈的游戏兴趣,每天都愿意回家分享不同的发现,发现孩子愿意认识好朋友,愿意表达、交往。
3.价值研判
生活化课程倡导回归自然、回归生活、回归儿童,本质上也是自然主义教育观的再现。《老鼠嫁女》这个活动源于绘本,贴近生活,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迁移生活中的经验,社会交往能力得到提升。通过阅读绘本图片,了解“结婚”这个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喜事,也提高孩子们阅读图片,发现有用线索的能力。绘本的融入,让我们的民间游戏更加生动,更加有根有据,我们决定进行这一场友爱又美好的游戏之旅。
三、活动过程
(一)初探绘本内容,规划游戏脉络
(1)区域游戏感知游戏特点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学习形式,孩子们立刻在表演区进行游戏,“老师,我们需要道具”他们寻找着身边简单的服装,进行他们心中的“结婚仪式感”。游戏后的交流环节,孩子讨论着“还可以怎么玩”,教师也通过观察幼儿的相关表现梳理幼儿经验,并用“问题墙”作为支撑,鼓励幼儿通过绘画、团讨等方式进行表征。我们也将孩子的表征进行提炼总结,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幼儿梳理所需的道具。我们决定在绘本中寻找需要的材料。(插入梳理表格)最终发现了一些线索:一场婚礼需要一个轿子、一块红盖头、很多红喜字、新娘子头饰、礼物、敲锣、打鼓等等。有迁移以前的游戏经验,不断解决游戏问题,制作道具。在讨论“轿子”从哪来时,幼儿将平常玩的游戏融入区域,通过两人、四人抬花轿的游戏解决“轿子”的问题。
(2)户外游戏助力游戏发展
随着嫁妆的充实,室内的场地已经满足不了幼儿活动的需求。孩子们提出要在外面玩游戏,他们把游戏场地搬到最喜欢的花园中进行深入探索。在与幼儿布置环境的过程中,孩子又有了新问题:红盖头、红衣服、红喜字,怎么全是红色的?我可以做其它颜色的头饰吗?一直自由游戏的孩子们对“规定”的红色仿佛有些抗拒,提出了自己的疑问。通过倾听与交流,原来,红色代表着平安、吉祥、喜庆、好运,意味着结婚后生活如意美满、甜蜜幸福。了解到红色的含义,孩子们都表示希望两只小老鼠结婚以后幸福美满。于是纷纷参与到活动中。
教师的思考:幼儿能抓住每一次探索的契机,活动中,他们可以自主探索,将以前玩过的游戏融入新游戏中,举一反三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发现身边的规律,并大胆提问,表达自己的疑惑。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主动交流、主动探索、主动学习。
(二)精读绘本故事,挖掘游戏元素
(1)主角大竞选
结婚当然有主角啦,看着书中的人物形象,孩子给他们起了个名字:母的老鼠一直盖着红盖子,叫盖盖,公的老鼠戴着一顶帽子,叫帽帽。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女孩子用投票的形式选出先后顺序。选择帽帽时,孩子们讨论的更激烈了,在绘本中,老鼠爷爷也寻找了好久最厉害的女婿,怎么办呢?最帅的?最高的?跑的最快?力气最大?谁也说服不了谁。书中的问题还是去书中寻找答案吧!最后,孩子们寻找到抛绣球的方法,最终选出了幸运儿。
(2)游戏畅游日
敲锣、打鼓,迎亲队伍出发啦!婚礼游行很快吸引了小朋友的目光,大家纷纷停下手中的游戏,站在边上看着,而迎亲队伍也不吝啬,和周围的孩子分享糖果,将喜庆传给更多的人。
教师的思考:绘本故事作为主线穿插在孩子们的游戏中。通过阅读图片,寻找游戏线索,发现有用的信息,游戏始于绘本,也依托绘本进行发展进阶。在活动中,既有低头安静的自我探索,也有抬头向外的互动交往,更有同伴配合的合作游戏。通过阅读了解传统风俗,再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
(三)联系生活实际,优化游戏结构
(1)游戏热情退却,游行惨遭滑铁卢
连续的活动,孩子游戏的热情逐渐下降。太累了,太无聊了,每天都走来走去。我们的喜糖已经吸引不到其它小朋友了。怎么办呢?孩子们交流时抱怨的话语让我感觉到,绘本中的内容已经满足不了孩子的游戏需求了。婚礼能不能再进阶呢?
(2)巧用家长资源,了解新旧风俗
现代生活中的婚礼有哪些风俗?针对幼儿的问题,我们设计调查表,利用家长资源,请爸爸妈妈与孩子共同调查婚礼风俗。在交流的过程中,孩子发现了传统婚礼与现代婚礼的区别,我们将新旧风俗在纸上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了一些不同并进行了调整:
1交通工具大升级
社会的快速进步使轿子慢慢消失在我们的眼中,孩子们随处可见的是统一的婚车。通过讨论,孩子一致希望用小车代替轿子,并组建“旋风车队”。
热心的老师提醒孩子们:一定要是双数哦!因为要成双成对,也是给盖盖和帽帽带来祝福的哦。孩子们严格把控车队的数量,基于游戏需求最后确定:需要单人车6辆,小拖车2辆,双人车2辆,一共10辆小车也图个十全十美的吉利话。贴上表示吉祥的喜字,婚车队整装待发。
2金银财宝加工坊
结婚当天的盖盖当然是最美丽的,孩子们决定一起打扮我们的新娘。前期的已有经验让幼儿可以选择合适的材料,自由创作。细心的孩子发现,现代社会结婚少不了的是钻石以及戒指,孩子们利用各种材料的特性进行装饰创作:运用锡纸的易变性编成银项链,运用金线的颜色制作戒指以及手镯。孩子在活动中自由创作,创意无限。
3快乐闯关接新娘
“老师,我姐姐结婚的时候在家里和哥哥玩了好多的游戏,姐姐还故意把鞋子藏起来让哥哥找,不然就不能带走姐姐”是呀,现代接亲的流程相信在座的男同胞们应该深有体会。孩子们在幼儿园进行走访调查,接着设计接亲闯关卡。闯关关卡哪里来?通过调查,了解到大二班、大三班正在开展有关“斗鸡”与“投壶”的活动,于是,他们去到隔壁两个班“分发喜糖”,并向两个班的老师提出了“借用你们的游戏来作为新郎闯关关卡”的请求,孩子们欣然答应。最后一个关卡则是孩子们为新郎特别设计的“寻鞋”——新郎根据提示卡,在幼儿园相关地点寻找新娘的鞋子。
教师的思考:“相信幼儿是主动的学习者”,新旧风俗的对比,既让孩子感知传统风俗的传承,又能体验现代风俗的进阶。游戏的内容、材料、形式全部来自生活,让孩子感受到,通过游戏,也可以体验大人的世界。在游戏升级的环节中,既有生活经验的迁移、也有前期经验的运用以及新经验的获得,孩子通过交流讨论,共享自己的收获与经验,教师通过倾听,也提供有效的支持。
(3)迁移生活经验,在阅读中学习
活动的大创新让孩子们希望更多的好朋友参与进来,也希望园长妈妈一起来参与活动。我们来制作邀请函吧!结婚的邀请函有自己的名字,叫请帖。请帖长什么样?六六将家里的请帖带到学校和大家一起分享,孩子们通过看请帖,感知重要信息:请帖上有邀请人、时间、地点、被邀请人,以及简单的装饰。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制作了许多请帖,邀请大家一起来参与他们的活动。
四、课程回顾
(1)捕捉幼儿的学习契机,根据兴趣生成活动。
在活动中,从课程的生发,到游戏元素的挖掘,再到在儿童视角下对游戏进行升级,教师始终追随幼儿兴趣,捕捉幼儿的学习契机及时进行动态调整,生发课程。过程中,通过材料、问题、互动等不同策略引发幼儿持续的好奇心、探究热情和深度学习,使幼儿在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中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2)重视幼儿的已有经验,根据生活调整游戏。
活动中,教师能够及时关注幼儿的已有经验,在发现幼儿游戏状态低落时,能够及时联系生活实际,优化游戏结构,以婚礼流程的新旧对比为切入点,帮助幼儿梳理经验,及时调整游戏的方向。
(3)关注幼儿的活动过程,根据经验解决问题。
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支持幼儿通过活动自主探寻结果,重视幼儿的学习过程而非最后的结果。在幼儿提出“为什么结婚都要用红色”这一我们默认的问题时,教师没有机械式的进行灌输,而是引导幼儿通过多渠道去搜集资料、求证答疑,以幼儿现有的搜索信息的经验作为梯子,去获取更多的新经验。
(4)倾听幼儿的表征表达,根据需求提供支持。
活动中,教师能够重视幼儿表征,重视表征的价值。从刚开始的表征设计“结婚游戏可以怎么玩”,到在纸上归纳总结新旧风俗的不同、再到设计接亲小车、在金银财宝加工坊里设计、邀请嘉宾设计请帖等等,幼儿的表征贯穿课程始末。教师关注幼儿的表征,通过一对一倾听,并能适宜地给予相应支持。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课程必定源于生活,深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汲取科学育儿之养分,根植爱的教育,回归到孩子身上,让孩子用最直观的学习, 在大自然、大社会中观察、探索,去获取宝贵的经验, 从幼儿最真实的兴趣和想法来引导、生成课程,让幼儿快乐地成长。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主动的学习者,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