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4-03-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益”彩纷呈,“智”慧成长
宜兴市徐舍镇中心幼儿园
在幼儿园,益智区是深受幼儿喜爱的游戏区域。幼儿通过自主选择感兴趣的材料,发展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从而激发空间想象,逐步提高幼儿在游戏时的专注度。
本次分享我将结合我园益智区现有的问题,围绕“儿童立场”探讨如何进行益智区的改造和创设。
一、现状:基于儿童立场的益智区环境存在的问题。
各年龄段在投放材料时可以根据幼儿特点进行,例如:小班益智区内主要投放了一些能促进幼儿想象、比较、观察的成品玩具,可供幼儿直接接触、动手操作,以小型桌面玩具为主,用塑料筐收纳,并采用拍照的形式制作物品标识,意在帮助幼儿建立“送玩具宝宝回家”的习惯。
但教师在益智区的观察较少,表现为只注重安全性,忽视了教育性,因此幼儿呈现出“漫无目的、无所事事”的状态。
(一)环境与材料的投放。
1.更新不及时。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幼儿拿的游戏材料多为固定几样,有一些益智区材料仿佛被闲置了。这与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关,一部分原因幼儿喜欢处于最近发展区内的材料,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材料和难度过大的材料,幼儿的兴趣不会很大。另一部分原因是幼儿喜欢新鲜感,如果活动区中新添置了玩具,那么幼儿会非常喜欢去的。教师们更新材料的频率不一致,但在观察活动区的时候发现,有一些材料虽然已经接近闲置,但在益智区材料更新时却从未被换掉。
2.部分材料丢失。
在观察益智区材料时,发现有些班级的材料有部分丢失的情况,材料不完整会影响幼儿操作,一些教育目标就无法达成。一些材料丢失不会影响幼儿操作而一些材料的丢失会使幼儿无法操作材料,使得游戏材料失去价值。
(二)材料目标分布不合理。
对照《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班级现有益智区与《指南》中的数学目标落空,一些目标堆在一起去解决同样的问题。这无疑造成了教师制作玩教具时间成本上的浪费,也不利于达成更全面的教育目标。
二、解决:基于儿童立场的益智区改造与创设。
(一)学习目标明晰改造思路。
我园组织“数学领域”专项教研,在发现问题的基础上重温益智区目标,明晰行动的目的。
(1)提供生活化的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数学本质。
(2)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材料,让幼儿能根据自己的能力速度,渐渐掌握各种数学概念。
(3)让幼儿通过直接的、不断重复地操作过程,熟悉各种数学概念。
(4)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获得感官的满足,并促进手眼协调、手指灵巧等各项小肌肉的发展。
(5)鼓励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培养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益智区环境创设进行时。
1.源于生活的数学契机
仔细观察幼儿园的生活,发现时时处处蕴含着数学信息。例如在大(2)班中孩子们如愿第一件事情就是签到,每天一签,每周一统计。我们班的签到墙刚开学的时候形式比较简单,就是为幼儿提供了便签纸和笔,让幼儿尝试进行签到,八点前的用一种颜色,八点之后的又一种颜色。但是在签到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便签纸容易脱落。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我们对签到墙进行了改造:根据幼儿签到的需求,我们为每位幼儿提供了一张五格签到表,幼儿可以在上面进行一周五天的签到。幼儿除了可以知道今天我是第几个来的,谁比我来得早,谁比我来得晚,自己和同伴一周来了几天。
此外,我们还为幼儿提供了统计表,每天用不同的颜色进行记录,值日生可以统计每天的出勤情况。当幼儿熟悉这样的签到模式后,每天的点名环节就自然而然交给幼儿,通过观察签到墙就可以了解出勤情况。为了便于幼儿观察每周的出勤情况,我们再次增添了一个悬挂每周签情况的区域,形成签到的完整记录。
记录天气也是孩子们每天的常规工作,小朋友们根据每天的天气更换月份和日期,轮流绘制每天的天气、温度,值日生将温度记录到统计表格中,方便幼儿观察每个月的天气波动。
2.源于自然的材料投放
除了传统益智玩具、综合益智玩具、棋类游戏材料,我们还提供了不同的自然材料,幼儿可以利用到不同的数学操作中,如幼儿可以利用树枝进行测量,幼儿在测量过程中发现测量需要反复使用一个单位量的长度这样色俩结果才会准确。同一长度时,单位长度的长短和所需长度的长短和所需数量之间具有相反关系。幼儿利用石子摆一摆、数一数,进行不相邻2个数或者3个数的大小关系,同时还能对一定的数量进行简单的2等分。
垃圾分类是中大班小朋友都适用的游戏材料,幼儿在按照可回收垃圾、其他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分类的基础上,对其他垃圾有按照不同颜色、用途进行再分类,提升幼儿层级分类和按照不同角度不同特征分类的能力。
七巧板是传统民间益智游戏,小小的七巧板千变万化,幼儿在游戏中创造性地拼摆,在操作中感知理解图形的对称,进行较为复杂的组合与分解,逐步掌握图形的组合与替代关系。同时在游戏中通过对图形进行有意识有预期的平移、旋转、翻转提升数学经验。
3.源于兴趣的数学课程
中(4)班的孩子,在棋类游戏的推进中,中四班的孩子们对下棋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伴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推动,我们记录了孩子们将成品的棋类游戏演变成自制棋游戏,在这一次次的探索实践中,我们看到了在游戏中孩子们的创造能力、动作发展、表达能力、交往能力等。
从收集成品棋——幼儿自制棋——幼儿户外棋,还有对骰子、棋子以及棋盘的各种改造与设计,让幼儿在环境和材料中做主,自己设计棋盘、棋子、骰子,既有色彩,又给游戏增添了很大的趣味性,将传统的室内“下棋”活动延伸到室外,游戏户外化,可以自己寻找材料、摆放材料,自由玩耍,从制棋中发展了自身的规则意识、想象力、创造力。
三、反思:教师支持“活”儿童。
在益智区,教师应善于捕捉教育契机,根据幼儿的观察、探究现状不断分析、调整和反思,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当幼儿提出问题时,教师切勿直接介入幼儿的活动,剥夺幼儿自主探索的机会,而应采用平行式介入或参与式介入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隐性指导。在此过程中,教师做好高质量的观察记录尤为重要。
总之,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数学活动游戏观念。不断开拓数学活动空间、幼儿数学活动的内容、发现更多适合幼儿操作的生活中的材料,解放孩子学习数学的思维。让孩子在玩中求发展,发挥益智区域活动的实效性、生活性,使益智区域和其他区域有效的联动起来,促进幼儿数学思维全面的发展,快乐的益智区域活动将会更好地促进幼儿快乐的学习数学,使每一个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在快乐中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