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史颖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史颖

    宜兴市融创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钰斐

    未知

    加入时间:2024-03-25

  • 程曦

    环科园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岚

    新街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高竹云

    宜兴市进修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黄惠平

    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芮秋瑾

    官林第二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英惠

    宜兴市融创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沈志超

    新庄小学附属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汤斯阳

    东氿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群

    鲸塘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章莉

    官林实验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唯一

    城南实小附幼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梓杰

    徐舍中心幼儿园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基于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的绘本教学指导策略

作者:黄钰斐  日期: 2024-03-25  点击:

摘要

陶行知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提出了“生活力”培养理论,强调教育要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并尝试将其应用到教育教学中。绘本教学是一种以图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画和简洁的文字,向幼儿传递知识和情感。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效果,也有助于推动绘本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陶行知陶行知;绘本教学;培养理论

一、理念引领——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概述

(一) 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的来源

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源于他对教育的深刻理解和实践。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育家,陶行知一直致力于探索中国教育的发展之路。他认为,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相连,培养幼儿生活力是教育的最终目的。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主要受到三个方面的影响:首先,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儒家思想。他强调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这是教育的根本。其次,他受到了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特别是杜威的教育理论。杜威主张教育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造力。陶行知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并将其融入自己的教育理论中。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还受到了社会现实的影响。他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社会变革迫切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他提出生活力培养理论,希望通过教育培养出一批有理想、有担当、有能力的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二)劳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的核心理念

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生活即教育,这一理念主张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以生活为教育的源泉和归宿。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教育,人们在生活中不断学习、成长和进步。因此,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引导幼儿在生活中自主学习,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关注幼儿的生存需求。他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学会生存。在这一过程中,教育要关注幼儿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和归属需求,为幼儿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营造和谐的生活环境。陶行知主张教育要关注幼儿的情境需求。幼儿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教育要关注幼儿的实际处境,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陶行知强调教育要关注幼儿的成长需求。幼儿在生活中不仅需要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还需要追求个性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教育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为幼儿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帮助幼儿实现全面成长。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的核心理念是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要关注幼儿的生存需求、情境需求和成长需求,将生活与教育紧密结合,以生活为教育的源泉和归宿。这一理念为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开始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注重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和实际需求,将生活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学校教育开始关注幼儿的个性发展,尊重幼儿的差异。在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指导下,学校教育不再把幼儿当作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特点,发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学校通过开设多样化的课程,满足不同幼儿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家庭教育也受到了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的影响。家长开始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不仅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创新精神。家长通过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引导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各种社会培训机构、实践基地等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同时,社会教育也倡导全民终身学习,让每个人都能在不断学习和实践中提高自己,实现人生价值。

二、毫分缕析——绘本教学与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的关联

(一)绘本教学的含义

绘本教学作为一种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来传达信息的教学方法,具有形象、生动、有趣等特点,非常适合用来培养幼儿“生活力”。教师可以向幼儿传授实用的生活知识,使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绘本剧的表演,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培养自己的能力。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社会意义的绘本。

(二)绘本教学与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的共同目标

绘本教学和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在教育理念上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在绘本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自主地发掘绘本中的教育价值,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而在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中,也强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成长。绘本教学和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都认为,幼儿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绘本中的主题和情节,让幼儿在合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而在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中,也强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创新思维能力是幼儿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对绘本中的情节进行创新性的解读,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而在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中,也强调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会创新,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绘本教学在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

绘本教学是一种以图像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通过生动形象的插图和简单易懂的文字,幼儿传达知识和思想。在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指导下,绘本教学可以更好地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和兴趣,使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兴趣和认知水平,选择适合的绘本教材,并结合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例如,在教授关于自然和环境的绘本时,可以引导幼儿观察身边的自然景观,了解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从而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除了教学内容的设置,教师还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在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的指导下,教师可以采用问题驱动、情境创设、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在绘本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该注重幼儿的反馈和评价。通过幼儿的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评价机制,激励幼儿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躬行实践——运用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指导绘本教学的策略

(一)构建适合体验的"学农”空间

在构建适合体验的"学农"空间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设计以幼儿为中心的学农课程。这意味着,课程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需求、兴趣和能力,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提供多样化的学习选择。例如,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幼儿,可以设计不同的学农课程,包括农事体验、农业知识探究、农村文化考察等不同主题。这样,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从而提高学习的效果和兴趣。其次,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实践性,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例如,可以设计实地考察、实验探究、动手制作等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学习,增强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课程设计应该注重幼儿的自主性,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例如,可以设计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让幼儿在自主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为了确保学农课程的有效实施,我们需要实施有效的学农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价应该注重发展性,即注重幼儿的长期发展和进步。例如,可以采用档案袋评价、成长记录等方式,记录幼儿的学习历程和成长轨迹,帮助幼儿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促进幼儿的长期发展。生活力培养理论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在绘本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活动,使幼儿在参与中加深对绘本内容的理解。

(二)设计跨越时空的"学农”形式   

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认为,教育应该贴近生活,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生活能力。在绘本教学中,我们可以借鉴这一理论,设计出一种跨越时空的“学农”形式,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取知识,还能够锻炼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生活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与农业相关的绘本进行教学。这些绘本可以讲述农作物生长过程、农民劳动情景、乡村生活等内容,让幼儿在阅读中感受到农业的魅力,理解农业的重要性。让幼儿亲身体验农业生产过程。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参观农场,让他们亲眼目睹农作物生长的情况,体验农民的辛勤劳动;我们还可以组织幼儿参与农事活动,如种植、收割、养殖等,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珍惜粮食,懂得劳动的辛苦与快乐。将绘本教学与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为幼儿打造一个跨越时空的“学农”环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幼儿可以在家中就能体验到真实的农业环境,进行各种农事活动,更好地理解农业知识。让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生活力。比如,我们可以引导幼儿研究如何提高农作物产量、如何防治农业灾害等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指导绘本教学,通过设计跨越时空的“学农”形式,我们可以让幼儿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农业知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生活力。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有助于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为他们的成长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总结

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力教育理论,强调将教育与生活紧密结合,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一理论对于绘本教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能够引导我们在绘本教学中更好地关注幼儿的生活实际,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运用陶行知的生活力培养理论指导绘本教学,有助于提高绘本教学的实效性,培养幼儿的生活力,为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未来的绘本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这一理论,探索更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红.绘本教学中的陶行知“生活力”培养理论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1.(9),30-32.

[2]张晓辉.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绘本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58-60.

[3]孟祥超.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绘本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观察,2020.(3),62-64.

[4]陆艳霞.运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提高绘本教学效果[J].教育科研与实验,2020.(4),20-23.

[5]刘玉梅.基于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绘本教学策略研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1.(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