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里来打过春》教学设计
作者:袁媛 日期:
2024-06-20 点击:
次
《二月里来打过春》
教学内容:苏少版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溯流探源(二)歌曲《二月里来打过春》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对象:六年级学生
执教者:宜兴市和桥实验小学 邵雨笛
一、学习目标
1.能了解陕西民歌特点,认识陕北伞头秧歌,感受民族特色节日热闹的气氛,增进对音乐文化丰富性和多样性的了解,感受民族民间音乐的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信。
2.能用热烈欢快的情绪演唱《二月里来打过春》,准确演唱歌曲中的下滑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并能展示简单的秧歌步。
3.能联想到拥有相似旋律的《春节序曲》,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积极参与乐曲伴奏创编,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二、学习过程
(一)探陕西风貌,赏民间艺术
1.看陕西美景。
2.参与传统活动。
3.初听歌曲:师表演《二月里来打过春》并让学生留意秧歌舞步。
4.讲解“伞头秧歌”。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节日情境,带领学生回忆上节课内容并认识“伞头秧歌”,了解陕北民歌主要创作手法,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二)争秧歌伞头,学秧歌曲调
1.复听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拍号是什么?歌曲运用了哪些音符?歌曲运用最多的节奏型是什么?
2.讲解《二月里来打过春》的调式及切分节奏的作用。
3.省略下滑音和附点节奏,跟琴分句学唱旋律。
4.加入下滑音和附点节奏,感受装饰音和不同节奏给歌曲情绪带来的变化。
5.完整演唱旋律。
6.填入歌词。
7.选“伞头”,加入秧歌步完整展示歌曲。
(设计意图:通过旋律对比,让学生更深切感受到陕北民歌特点,更准确地完成下滑音、附点节奏和一字多音的演唱)
(三)思经典作品,创独特旋律
1.联想拥有相似旋律的乐曲《春节序曲》。
2.激励学生根据鼓、锣、镲、木鱼的音色特点自由组合节奏型创作一番,为《二月里来打过春》伴奏。
3.现场抽取学生作品制作音频,完整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鼓励,激发学生对音乐创作的兴趣,提升民族自信心。)
(四)惜传统艺术,扬民族文化
1.总结课程内容。
2.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