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时 《打麦号子》
一、学习目标
1.感知苏中地区劳动号子音乐风格,能用热情快乐的声音演唱靖江民歌《打麦号子》,乐于和伙伴用不同的形式合作表演。
2.能根据歌曲内容,模仿方言演唱、体验人们田间劳作的场景。
3.理解与来源于生活的音乐实践,欣赏《江南好》,初步感知同一地区不同体裁民歌差异。
二、学习过程
(一)情境律动——乐起程
1.声势动作模仿,跟音乐体验。
2.学习田间“打麦”。
(设计意图:通过声势动作的体验,联系打麦子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风格,为后面的学唱创编做铺垫。)
(二)学唱体验——探民俗
1.学唱第一部分,感受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2.揭题江苏靖江民歌《打麦号子》。
3.完整聆听,思考歌曲拍号?可以分成几个部分?
4.学唱第二部分,轻声跟唱、接龙演唱。
5.完整演唱歌曲。
6.不同形式表现歌曲。
7.方言学唱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一领众和、师生接龙唱等,解决歌唱过程中的重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歌曲能力。加上二声部演唱、方言体验,在演唱、体验中靖江劳动号子风格特点。)
(三)合作演绎——深感受
1.丰富表现,完整演绎。
(设计意图:能积极参与合作表演,深入体验热火朝天的劳作场面并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进行评价。)
(四)拓展对比——盼旅途
1.欣赏民乐合奏《江南好》,感受江苏不同地区的音乐风格差异。
2.师生小结。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欣赏,深化感知体验,为“江苏民歌寻乐之旅”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