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霞小学音乐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霞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阳阳

    城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嵇姝

    东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简洪岩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卿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语昕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彩云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珊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梅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蓉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余云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媛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十月教学设计——小学音乐六年级《夜歌》

作者:王语昕  日期: 2022-11-18  点击:


一、教材简介:《夜歌》

这是一首俄罗斯民歌,歌曲原名为《孤寂的凡尼亚》(也叫《凡尼亚坐在沙发上》)。歌曲曲调深沉缓慢、情感丰富、如泣如诉,反映了沉郁、伤感的情绪,十分感人。全曲结构短小,只有两个完全重复的乐句,而四四拍、四五拍、四三拍的变化拍子,使歌曲更具摇曳、动荡之感。歌词的第一段意在写景,营造出压抑而凄凉的气氛。第二段歌词是主题所在,表达了游子的思乡和离愁之情。

 1869年夏天,俄罗斯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住在妹妹家中进行创作,偶然听到花园里干活的工人唱着一支动人的俄罗斯民歌《孤寂的凡尼亚》,柴可夫斯基立即被这首民歌所吸引, 激起了创作灵感,随即将歌曲记下,收编于《俄罗斯民歌50首》中。两年后,柴可夫斯基为一次音乐会写了一首弦乐四重奏,把这首民歌作为第二乐章的主题,这一乐章以“如歌,行板”作标题,《如歌的行板》就这样诞生了。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歌曲深沉缓慢、情感丰富、如泣如诉的曲调,能用连贯的气息、真挚的感情如歌地演绎歌曲浓浓的思乡情怀和离愁之情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多次聆听,熟悉歌曲的旋律。

2)模仿:能采用不同形式(齐唱、轮唱等)模仿演唱,充分感受到歌曲的意境。

3探究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创编俄罗斯风味民歌,提高学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3、知识与技能:

1)能用连贯的气息,真挚的情感,表达出歌曲沉郁、伤感的情绪。

2)感受三拍子、四拍子、五拍子的指挥图式。

3)能用重复、变化重复的创作手法分组创编俄罗斯风味民歌。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能唱好《夜歌》的变化拍子,用连贯的气息、如歌的演唱,表达思乡离愁之情。

2、教学难点:

在聆听音乐和学唱过程中充分感受俄罗斯民歌的特点,并初步尝试创编乐句。

 

四、教学理念:

音乐教育的全部过程是一种自觉的审美过程,应贯穿所有的审美因素,并以美感的发生为根本内容,多种感官的参与和体验是促使美感发生的最基本方式,同时能促进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我围绕学生体验歌曲游子的思乡和离愁”这一主题核心,引导学生递进式欣赏、多形式演唱、多感官感受、创造性表现和表达,让学生主动地学、开心地学,感悟音乐表达情感的魅力,理解歌曲蕴含的深刻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律动指挥,感受夜曲。

【设计意图】:从感受歌曲拍号入手,让学生初步感受夜曲气氛,为歌曲教学做好铺垫,顺势导入新歌学习。

1、 导入首先,我会出示指挥图谱,播放《夜歌》旋律,老师指挥,提问学生:这首歌是几拍子的?(生:四二拍、四三拍、四四拍)

2、 师引导学生体验这首歌曲巧妙的运用了多种拍号,而且运用自如,其中有一种3+2非常特殊的四五拍,我们来学习一下指挥图式。(出示指挥图谱)

 

(二)学唱歌曲,体验思乡。

【设计意图】:歌唱承载了学生们对音乐的理解,也亲身体验了旋律和节奏带来的美妙感觉。考虑到歌曲两个乐句旋律完全相同,我会放手让学生自主唱、自主展示、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更深入体验歌曲。

1、学唱歌谱

a.师:我们一起来做小指挥家,请同学们一边用lu哼唱一边变化拍子指挥,带领学生全曲指挥感受变化拍子。

变换拍子使旋律更具摇曳、动荡之感,这首歌名叫做《夜歌》,“夜歌”一词来自于古典音乐,是一种抒情性的音乐体裁,指“在夜晚唱的歌”。夜歌一般是演奏曲,所以也叫“夜曲”。今天我们学的《夜歌》是一首俄罗斯民歌,原名为《孤寂的凡尼亚》,柴可夫斯基偶然听到工人哼唱这个旋律后,深深被吸引,随即记下,把它作为《如歌的行板》第二乐章的主题。

b.出示歌谱,再次用lu哼唱,同时画一画歌曲的旋律线,思考:旋律下行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情绪体验?

c.视唱歌谱,请学生设计气口。提问学生:你会把歌曲分成几个乐句呢?(生:两句、四句作者把带有起伏的旋律下行的深沉的情感隐藏在了两大乐句中间,再次视唱体验。

d.分节演唱旋律,感受特点:歌曲的起音是高音do,演唱时要扬眉微笑、有气息支撑。第二小节旋律慢慢落到了sol上,保持两拍,第三小节旋律更加低沉,进一步表现出内心的伤感,第四小节旋律又扬了起来再次落到了sol上,把内心一种“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思念”表达的淋漓尽致,这是不完全终止,就好似在叹息人生,如泣如诉的表达了思乡之情。

e.观察第二乐句使用了怎样的创作手法呢?第二句是第一乐句的完全重复。但在情感上是单调的重复吗?它使用旋律的重复,是情感的递增,所以我们在演唱唱第二乐句时可以渐强一些。

2、学唱歌词。

让学生直接带人歌词演唱。

注意:在一字多音处用手划弧线唱得连贯,另外关注一音多字的沉着平稳。

 

(三)朗诵歌词,轮唱升华。

【设计意图】:通过配乐朗诵歌词,形成更多的感性认识,升华歌曲演唱情感。具体分析、情感体验等方法让学生不仅唱会歌,会唱歌,同时唱好歌,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1、再次演唱,边唱边思考:要用怎样的情绪,怎样的口吻去演唱呢?

2、播放《夜歌》伴奏音乐,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歌词,升华情感。

3、让学生体验不同的演唱速度,选择歌曲最佳的表达速度是“如歌的行板”(行板,出自意大利语,是音乐术语,指稍缓的速度而含有优雅的情绪,属中慢板。意思是指“徐步而行”的速度。如歌的行板指:行板的感觉如歌般缓缓流淌的。)这样更能表达俄罗斯民歌的深沉忧郁。

4、用轮唱的形式去合作演唱歌曲,此起彼伏的歌声表达了游子连绵不断的乡愁。

 

(四)创编民歌,如歌行板。

【设计意图】俄国音乐家格林卡说过这样一句话:“真正创作音乐的是人民,作曲者只不过把他们编成曲子而已”。在多次聆听和多形式演唱俄罗斯民歌后,引导学生积极、有序地参与到音乐创编的活动中,分组尝试创作俄罗斯风格的民歌,增加课堂情趣,培养学生创造美的信心和能力。)

1、 俄罗斯民歌在世界民间音乐创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俄罗斯民歌深沉忧郁,这首《夜歌》就淋漓尽致的表达出俄罗斯饱经磨难、深沉忧郁的民族气质。引导学生归纳出这首夜歌的旋律特点:如歌的行板、旋律下行

2、 我会出示片段素材,引导学生分组用旋律下行的创作手法创编第一乐句,并进一步采用重复的创作手法完成第二乐句。

3、 最后让学生唱一唱自己写的俄罗斯风味民歌,体验创作的快乐,加深对俄罗斯民歌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