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给学生一碗水,自个必有一桶水。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在闲暇时充实自己、丰富自己,不断提升知识文化水平和业务能力。趁着假期,我拜读了王艳芳老师写的《给音乐教师的建议》。
《给音乐教师的建议》一书记录了一位从教二十多年的小学音乐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涯中的探索和感悟。红色封皮、薄厚正好、内容丰富、意蕴隽永,是我读完这本书后印照在脑海中的几个词语。
书中编辑了王艳芳老师的日常教学案例,分为五辑。第一辑:穿越心灵的歌唱——畅享音乐; 第二辑: 一切行动听音乐——课堂管理;第三辑:润物无声育桃李——德育渗透;第四辑:带上小耳朵出发——名曲赏析;第五辑:徜徉在音乐的天堂——音乐活动。 这些案例,涵盖了德育渗透、资源拓展、课堂管理等方面。上海的陈璞老师在点评此书时,曾盛赞道:从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样的研究是一种叙事研究方法,属于“质”的研究,这也是一线音乐教师比较容易入手的研究途径。这样的研究,要是从单个的案例来看,其本身的价值与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推动力是有限的,但如果能像王艳芳老师一样,在坚持中跋涉,在快乐中探索,“量变”最终能引起“质变”。
随着页码翻动的脚步,我仿佛来到了鲜活灵动、贴近孩子、富有特色的音乐课堂。一次,王艳芳老师正在上音乐课,一场暴雨不期而至。为确保安全,多媒体不能用了,原定教学环节不能得到有效地开展。听着教室外哒哒的雨声,王老师随即转变教学内容,就以这场“暴雨”为主题,发散学生思维,上了一节编创课。她让孩子们发动大脑、发散思维、协同合作,用自己喜欢、熟悉的曲调来替换歌词,表达现在的心情,同学们兴致高昂、积极参与,一堂音乐课好不热闹!
在书中,我聆听了她每天在课堂上谱写的旋律,感受到了她在孩子心灵中弹奏的乐章。那一个个有趣的妙招、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次次有效的实践、一次次成功的反馈,都让我真切地感知到了王老师的教育智慧和对孩子的爱心。
慢慢合上这本《给音乐教师的建议》,轻轻抚拭红色封皮,我静静地感受着王艳芳老师的智慧和幸福。她的智慧来自于对学生心灵的塑造,她的幸福则源自于她对音乐学科无限的热爱!我想,作为音乐教师的我们若能从书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智慧”,并将之运用到的课堂教学中去,也终将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