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霞小学音乐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霞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阳阳

    城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嵇姝

    东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简洪岩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卿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语昕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彩云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珊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梅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蓉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余云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媛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屈居第二又何妨 ——读《追寻对的教育方式》有感

作者:杨蓉  日期: 2023-01-31  点击:

什么是对的教育方式,对于学生来说,老师认为是对的方式,孩子们就一定适用吗?这个问题曾经在我的脑海里一直徘徊。看完孙民云老师所著的《追寻对的教育方式》一书,我豁然开朗,思考良久后,心中有了为之努力的方向。

这本书是作者多年的教育实践追寻,有教育现象评论,也有教育教学叙事,有教师专业成长的点滴,也有如何办好学校的碎思碎语……这些文章都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一种师者情怀、智者的洞察,努力追寻“对的教育方式”的执着之心。

屈居第二又何妨。文中示例:课上老师问学生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什么峰?学生很快答出“珠穆朗玛峰”,紧接着老师追问世界第二高峰是什么?学生面面相觑,无人应答。于是,教师在黑板上重重写下了:屈居第二与默默无闻毫无区别。

凡是争第一,有这样的意念、信心是可以的,但有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和孙民云老师的想法不谋而合,他认为教育的责任是帮助每个生命寻找到独属他们的优长,最大限度的认识他们的潜能,引导他成为最好的自己。

记得某次镇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独奏比赛,作为指导老师的我知道本校学生参赛,她们不是屈居第二,而是末尾。因为面对其他学校钢琴、小提琴、古筝等乐器的比赛展示,小小的竖笛是那么的不起眼。即便如此,我还是想让学生去参加。那时的我也很矛盾,这样是不是让学生去“丢人”,拿了最后一名的孩子心理会不会有什么负担、想法,反复思考后,我决定把主动权交给孩子们。

看着她们说出那句“我试试”的时候,我打从心底佩服她们的勇气。此后,我们利用每天的课余时间训练,一次次的反复吹奏,每个音符的推敲……。比赛那天,看着她们在舞台上,自信、享受的神情,我知道此次演奏的过程带给她们的意义远远大于比赛的结果。

作为教师,追寻“对的教育方式”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教育方式千千万,也许正如姚跃林校长所说:只有每一位教育人自觉地读、思、行,教育才能选择正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