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深度学习走进新时代学生与课堂
——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有感
读一本好书,恰如与先贤畅谈,醍醐灌顶不过顷刻之间。阅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使我收获良多。该书是由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月霞和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郭华所著,是深度学习教学改革丛书的一本,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过程。而作为教师,我们理应根据教学任务合理安排教学方式,用更多生动的、可以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方法,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积极主动的探寻学习方法。
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深度学习呢?这本书中给了我们明确的回答。
其一,因为深度学习是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现实对新时代教师与新时代人才的要求,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树立更好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人格健全,三观正确的人。
其二,因为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教学变革的必然选择。在如今的信息时代,传统的教学方式正在被逐渐淘汰,面对这些困境,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需要跟上时代,与机器共舞,携手信息时代诸多利好,为学生打造适合的教学方法。
其三,与世界同行,深度学习的相关研究借鉴。深度学习这一概念并非空穴来风,在国际上早已有不少研究与界说,根据广泛的反馈可以得知,这一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成长具有非常良性的效果,值得我们学习与肯定。
那么,作为教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呢?
我认为,第一,需要我们老师的不断学习,提升自我教学水平,合理引导。在深度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路人;第二,深度学习可以理解为理解性学习,名为理解,所以重要的在于如何帮助让学生理解,作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这一内容需要哪些活动来转换,运用合理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积极性,让学生明白那些知识在生活中的适用场景,知道当遇到新的真实世界的情境时该如何调试,修正这些知识。
通过这次阅读,我受益良多,当我回顾我的教学经历,认真品味“深度学习”的真实含义,我发现也许曾经“善意”或是“无意”地剥夺了学生的很多权利。说到底,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他们的深度学习与教师的教学形式有许多密不可分的关系,深挖学生深度学习的缺失原因,就要从教师日常的教学过程和内涵中入手。
当然,参差不齐的家庭教育和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也严重地影响着深度学习课堂的构建,但最主要的是我们要从数学课堂上进行根本的改变,作为教师,我应当积极辅导,克服困难,以不断反思、积极学习的心态,让深度学习走进新时代的学生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