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霞小学音乐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霞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阳阳

    城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嵇姝

    东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简洪岩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卿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语昕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彩云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珊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梅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蓉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余云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媛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热点交流

九月论文——聚焦核心素养,让学生徜徉在音乐课堂

作者:简洪岩  日期: 2022-11-17  点击:


摘要】随着中小学课程标准的不断进步,核心素养这一新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慢慢成为课程改革的新方向。它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以及创新实践;它要求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简单的知识,而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去获取知识的手段和本领。大量研究表示,抓住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有着很大的作用,本文结合目前小学音乐教师对音乐课核心素养的把握情况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对小学音乐课的教学起到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  小学音乐  音乐课堂

众所周知,小学不仅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启蒙阶段,也是发展学生音乐才能的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古语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纵观整个音乐课堂,大多数教师都是本着授人以鱼为目标而努力着,仅仅是为了教学而教学,而这却大大地违背了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聚焦核心素养这一号召,与真正的教学南辕北辙,这是音乐教育事业上的悲剧。因此,只有让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从单独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给学生创造更多参与到音乐活动中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地抓住了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更好地完成音乐课堂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徜徉在音乐课堂。

一、开放的音乐课堂,让学习充满可能

传统的音乐课堂一般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座位上听,教师在前面领唱,学生在后面学唱。如此以往,学生所学到的东西仅仅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这种课本主义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会使学生陷入被动式的学习当中,没有主动参与进去的动力。

例如:在进行《唱着跳着走近你》这一歌曲的教学时,先由教师领唱,在教师领唱的过程中,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说一说在曲谱中有颜色的地方能够加入什么样的伴奏,加入什么样的伴奏能够使曲目听起来更有立体感。比如拍手、声势、打击乐器或做动作,等学生都做出了选择以后,再统一进行演奏,比比谁的创意最好。在这种开放式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才会让学生真正地学到东西,不仅仅是课本表面的知识。要想让学生学得更好,就必须要学会给学生一定的自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自己去领会学习的方法,学会用自己的方法去学习,这才是真正地授人以渔。

二、创意的音乐课堂,让学习充满活力

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教育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有能力能够创新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做过的事情。音乐同样是一门极富创造力的学科,小学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音乐创新能力作用尤为重要。小学阶段是开发学生音乐创新思维,创新潜质的大好时期,小学音乐课的创造,旨在借助音乐来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进而拓展学生对音乐的潜质。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多安排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活动和节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自己的思维,进行有创意的想象,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当中愉快的学到知识。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花猫和小老鼠》这一歌曲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世界上各种动物的叫声,分别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角色扮演,每种动物都有不同的唱跳方式,要让学生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表现完以后进行歌词的编创。这种充满创意的音乐课堂,学生得到的东西不仅仅来源于教师单方面,学生可以相互之间进行学习,快乐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欲望,是学好音乐最关键的一步。

三、感动的音乐课堂,让学习更有动力

音乐是一场听觉盛宴,它和其他的科目不一样,音乐只能通过聆听的方式去感受它。就因为音乐它本身是一种看不见也摸不着的东西,就更能唤醒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聆听不同的音乐,学生由心里发出的情感都会有所不同,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审美和创造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例如:在学习《踏雪寻梅》这一课时,老师可以第一遍让学生闭上眼睛欣赏《踏雪寻梅》这首歌曲,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听到的画一幅画,并画出自己认为的冬天里的王国的模样,画完以后评一评谁画的最好。先让学生欣赏作品,再描绘出来这样的课堂,会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是那么单调,学生在聆听完曲目之后其实对歌曲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添加了自己的情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内心想法描绘出踏着皑皑的白雪,骑着小毛驴,赏梅的那种悠然自得的画面。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曲目内容的理解,也能丰富学生的感情世界。有感情的音乐课堂,让学习更加有滋有味。

四、总结

开展开放的、有创意的、富有情感的音乐课堂,是让学生学会音乐,喜欢音乐最好的方式。在开展开放、创意、富有情感的音乐课堂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的是要时刻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扮演引导者的角色,真正学习的主人还是学生,学生的感受才是音乐课堂的根本出发点,我们关注的不应该是教师是否成功的进行了一次讲课,而是学生是否从教师的教学中学到了东西,领会到了课程的本质。因此,只有很好地聚焦音乐的核心素养,才能让音乐流淌到学生的心底。

 

【参考文献】

[1]陈斌.立足音乐欣赏提问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课堂提问的策略研究[J].北方音乐,2017,37(14).

[2]陆徐艳.聚焦核心素养,让学生徜徉在音乐课堂[J].好家长,201648):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