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霞小学音乐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霞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阳阳

    城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嵇姝

    东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简洪岩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卿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语昕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彩云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珊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梅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蓉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余云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媛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优化小学音乐教学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作者:袁媛  日期: 2023-07-29  点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小学音乐课堂依旧存在沉闷乏味,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综合素养的培养等一系列问题,造成学生对音乐课提不起兴趣,甚至对音乐课产生抗拒和反感的心理,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全面发展。这就需要小学音乐教师认识到现在音乐课程的现状和问题,打破固有的音乐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本文将围绕如何通过创新小学音乐课堂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一论题进行浅析。

关键词:小学音乐;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引言:音乐是一门能够准确反映人类思想情感的艺术形式。在新课标的大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死读教材、重视输入、忽视输出的灌输式教育模式,立足现状,创新音乐课堂授课模式和授课内容,整合课内课外的音乐教学资源,同时给予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展示的空间,增加音乐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体会到音乐世界的魅力,陶冶情操,从而达到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提高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教学效果。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

音乐是培育人音乐的科目,音乐活动是最原始、最自然的人类行为,通过进行音乐学习,人可以陶冶情操,培养鉴赏音乐和欣赏音乐的水平。目前很多小学音乐课程依旧存在故步自封的问题,教师不懂得如何创新,或者创新的效果达不到理想目标使很多小学音乐教师所面临的严峻的问题。想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充分掌握小学生的活泼好动、对新奇事物容易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特点,增加音乐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音乐课堂的参与度和自主性[1]。同时,也要充分尊重个体差异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该仔细观察学生的音乐基础和审美水平。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充分尊重学生的每一份审美和兴趣爱好,根据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开展有针对性的、有差别的、科学的音乐教学活动,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从而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江苏凤凰儿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童声中国娃》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先对班级学生进行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民族,接下来,可以安排少数民族的学生对本民族的音乐通过多渠道进行资料搜集并且准备相关课件,以便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小学音乐教师也可以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将具有民族特色服装带到课堂上,这样不仅将视觉和听觉将结合,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音乐课堂趣味性,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还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二、创新授课方式

目前很多小学音乐教学依旧不拘泥于室内教学,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学生体会不到音乐世界的魅力,从而忽视音乐课堂对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影响。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尚小,缺乏学习能力和审美水平,注意力不集中等年龄特点,音乐教师要充分掌握这一特点并加以利用,创新音乐授课方式。一方面,音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沉闷的教室,走向开阔的校园,使学生回归自然,在大自然中体会音乐世界的魅力。创设情景也是一条活跃音乐课堂氛围、刺激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使学生在创设的音乐情景中,学会乐理知识,提高音乐审美和鉴赏水平。另一方面,音乐教师应该懂得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展示图片、音频、视频资料等直观地将音乐中描写的场景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交融的环境中从多角度展开音乐学习,从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2]。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江苏凤凰儿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美丽的喀纳斯湖》一课的教学时,可以在网络上搜集和整理出位于我国新疆的喀纳斯湖的介绍视频或者图片,在正式进行歌曲教学前,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欣赏喀纳斯湖春天的美景,演唱时的情感运用也会更加准确,音乐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三、创新教学内容

目前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存在不符合学生审美和学习需求的特点,不符合时代的发展,使学生很难产生共鸣,同时教材中大量的乐理知识使学生逐步丧失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这就需要音乐教师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能够与时俱进,丰富授课内容,适当增加符合时代审美和学生学习需求的曲目学习,摒弃程式化教学。比如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流行歌曲的学习和动画片主题曲,充分调动学生进行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可以经常利用乐器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习乐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音乐,核心素养也可以得到有效提高。

例如,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江苏凤凰儿童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荡漾的深情》一单元的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进行课外拓展。因为本单元主要是学习《蓝色多瑙河》《海滨音诗》《划船曲》等与大海有关的歌曲,因为这些曲目年代与现在相处较远,不具备时代性,学生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导入适合的、与大海相关的流行歌曲,比如传唱度很高的张雨生的《大海》、张惠妹的《听海》、海鸣威的《老人与海》等,从而到达拓展知识面,提升音乐综合素养的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课堂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和鉴赏水平的重要场所。在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学生的核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小学音乐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音乐教学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学会与时俱进,创新音乐课堂授课方式和授课内容,增加课堂趣味性,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从而使学生感受音乐世界的无穷魅力,提高核心素养,促进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华.小学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J].第二课堂(D),2020(09):74-75.
[2]崔秦勤.创优创新教学设计,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J].小学时代,2020(1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