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汤霞小学音乐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汤霞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阳阳

    城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嵇姝

    东坡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简洪岩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李卿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王语昕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彩云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珊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梅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杨蓉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余云

    张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袁媛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十月论文——浅谈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新路径

作者:吴珊  日期: 2022-11-18  点击:

摘要:欣赏作为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内容,能潜移默化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基于此,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积极摸索切入点,深挖小学生欣赏兴趣;巧用方式方法,突出教学核心目标;侧重于音乐本体,适时相关文化渗透。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欣赏教学  效率

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透过音乐的熏陶,能引领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养成聆听的习惯、净化心灵,对身心健康成长裨益无穷。基于新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倾向于学生音乐视野的开阔,培养与发展音乐鉴赏、审美、创造能力。分析与研究提高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效率的新路径具有现实意义。

一、尊重学生主体,唤醒聆听意识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现状发现有部分是以听歌、分析旋律与调式为主,教师讲得多,学生聆听音乐的时间少,枯燥乏味的“说音乐”缺少生动性、趣味性,学生难以理解,无法形成记忆,以致教学效率低下。基于此,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要求教师积极摸索切入点,积极探索低学生的年龄特点,借助故事、意境以及乐器等唤醒他们聆听音乐的意识,激发学习热情,使其自主投入欣赏教学活动之中。

以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口哨与小狗》欣赏教学为例,如果课堂导入是介绍美国作曲家普莱亚,直接由老师介绍他的作品《口哨与小狗》的曲式特点,学生一味地聆听,被动地接受老师大量的灌输音乐知识,这种欣赏教学缺少趣味性,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毫无吸引力,不一会他们就会走神、聊天,甚至走下位置,闹哄哄课堂肯定教学效率就会降低。我尝试用低年级学生喜欢的话题,围绕欣赏教学的主题开展对话:“你喜欢小狗吗?喜欢什么样的小狗?”学生们一个个兴趣浓厚,积极发言参与讨论,激发了学生的聆听兴趣。在聆听主题旋律时,我为学生创设“小主人带着小狗散步”的故事情节,学生自主选择表情娃娃以及行走状态,并边听边行走律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和运动器官积极参与,逐步唤醒学生的聆听意识。

再如在本课教学拓展部分,原本设计的是带领学生欣赏跟教材版本不一样的完整版《口哨与小狗》,可是发现低年级学生在听辨时不能很清晰的听出区别,因为通过一节课反复聆听,他们已经逐渐对这种单一的聆听方式产生了听觉疲劳,所以我改用带学生“吹口哨”的方式来进一步丰富体验:先通过欣赏小女孩口哨表演的视频,鼓励学生尝试吹口哨,然后运用气息改变口哨的音高,最后体验用口哨吹奏旋律。尊重学生主体,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唤醒其聆听意识,参与度提高,学生体验音乐的氛围又变得活跃起来。

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唤醒学生的聆听意识,选择哪一种方式方法、如何把握“度”,需要广大音乐教师根据作品内容经过大量实践进行摸索、研究。

二、关注学生差异,巧用体验策略

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角度分析,大多教师是结合音乐作品制定教学流程,机械式的编写教案,没有关注学生的差异性,造成课堂失去生命力。对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特点,营造生动、形象、趣味十足的课堂体验氛围,使小学生汲取音乐知识的基础之上,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幸福感。针对一些抽象、复杂、不常见的事物,可采用多媒体、录音以及短视频等新兴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感受、体验,教学效果更佳。

以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口哨与小狗》欣赏教学为例,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弱,但活泼、好动,好奇心强。乐曲三个乐段可以通过不同表现方式对比,需要建立与之匹配的情境。每段听音乐之前,根据二年级学生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乐曲的情境,在脑海之中营造小狗出门散步、——来到公园——带着小狗回家等生活化、趣味化的场景,。学生通过“联想”,能塑造出很多音乐形象,学生水到渠成将所“想”的故事表演出来,个个乐在其中。

在欣赏的过程中,我还运用画图形谱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表达的情境,如下图:

      A  :  ______ ::::::::::::  ~~ ~~ ~~    ______   ‖

                                                                                                                                                                                                                                                                                                                                                                                                                                                                                                                                                                                                                                                                                                                                                                                                                                                                                                                                                                             

 B  :  ⌒  ⌒  ⌒  ⌒  ⌒  ⌒  ⌒    ___   ___   ‖

 

 A′:   ______ ::::::::::::  >>> >>>  O O  ~~~~~  ‖

通过“听一听”、“唱一唱”、“走一走”、“画一画”以及“演一演”等不同环节,引导学生听赏《口哨与小狗》时积极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体验,多感官体验乐曲中的音乐要素,开阔音乐视野,实现教学效率有效提升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音乐素养。

再如苏少版小学二年级上册《摇篮曲》的欣赏教学为例,可以根据音乐内容构建歌曲意境,课堂之上营造昏暗的光线,烘托出夜晚的环境,再以多媒体的方式呈现妈妈摇篮画面,然后教师抓住时机播放《摇篮曲》,在“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歌声之中形成温馨、柔和的情境,学生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旋律摇晃着身体,陶醉在音乐的海洋里。这是他们表达自己对音乐感受和理解的最直接、最喜欢的方式。学生身在这种直观形象的画面中能得到更多的审美愉悦,可以更好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欣赏活动中。

由此,通过这些多样的教学策略吸引学生,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更直观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彰显出音乐教育的作用与价值,体现出音乐本色,突出教学核心目标。

三、发展学生个性,提高表现能力

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音乐教育倾向于“本体”。音乐要围绕着音乐本质展开教学。对此,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应透过音乐语言实现音乐教学,采用的每一种教学方法、方式皆孕育着“音乐”情感艺术,也就是以节奏、旋律、音色等传情达意,直接刺激小学生的情感细胞,净化心灵、陶冶道德情操,在潜移默化之中影响着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三只小猪》欣赏教学为例,我设计的教学主线是“欣赏乐曲——模仿乐曲韵律、体会音乐律动——结合旋律编写歌词”。教学始于听音乐、穿梭于模仿、体会乐曲旋律、终于编写歌词,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着“音乐本质”而进行。我在教学时考虑到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不受约束,所以借助讲故事片段吸引学生,从帮助三只小猪“运材料”入手,让学生边聆听音乐边想象帮助小猪们的画面,运用身体简单的律动和模唱旋律来跟着音乐的旋律模仿“运材料”动作,体会音乐旋律、节奏,然后再过渡到“造房子”环节,又让学生创编了不一样的律动动作,这样也有助于学生记忆音乐的片段,。故事中猪老大和猪老二中途休息还吹起了自己心爱的乐器,引出知识点——“小提琴”和“长笛”的音色,学生运用人物角色和记忆乐器音色来帮助他们分辨,整个故事让他们最惊心动魄的是大灰狼吹倒房屋,小猪们最后战胜了大灰狼的情节,在欣赏的过程中我就通过让学生参与角色扮演的方式体验这一乐段,这样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就懂得应该踏踏实实学习。所有的教学环节,皆是对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灵净化、情操陶冶的过程。使学生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视野得到扩展。课堂教学时乐曲旋律萦绕于学生的耳边,启发学生积极的去想象,学生用心聆听、记忆旋律,在聆听音乐中根据音乐展开想象,最后实现创造,这样的音乐学习就显得“润物细无声”,调动了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了他们的表现能力,而且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是水到渠成。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核心素养视野下的小学低年级音乐欣赏教学,需要教师及时的更新教育理念,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教材,把握音乐本体,根据学生特点,探索欣赏切入点,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由此音乐欣赏教学才能有序展开,教学更具生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昊.现阶段音乐欣赏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02):177-178.

[2]王晓聪.探索提高小学生音乐欣赏能力——音乐审美趣味培养[J].华夏教师,2017(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