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新中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新中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莉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洁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柯敏艳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小军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怡萱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韵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文婷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健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新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园园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闻敏

    西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燕斐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俊峰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力维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颖

    鲸塘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壬玺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冠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走近物联网

作者:张力维  日期: 2024-02-27  点击:

第13课  初识物联网

宜兴市湖滨实验学校 张力维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目的是要让学生通过这节课走近物联网、认识物联网。它是学生今后深入物联网的一个前奏,所以要从学生身边的物联网应用入手,通过启发与发现、观察与思考、讨论与体验,让学生逐步了解物联网应用的当今与展望。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对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对身边物联网的应用有着熟悉的生活经历,对新知的学习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对物联网的概念及物联网技术的理解尚有欠缺。通过体验与剖析生活中的智能应用案例,让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发现问题并尝试解问题,从而了解物联网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物联网的基本“概念”。

2)了解物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场景回忆、亲自实践、创意设计等环节,提高对物联网及其应用的认识。

2)通过动手实践体验物联网简易应用。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感受物联网,产生并保持学习的兴趣。

2)通过分组讨论、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等形式,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创意设计,培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 行为与创新

通过“翻转课堂”的设计,在课前先让学生体验智能应用,化被动为主动,真正做学习的小主人。让学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自主能动地去探究。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认识物联网。

2. 难点:知道物联网的基本架构。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项目学习为主导,活动实施为思路,采用“翻转课堂式教学”、“活动体验法”、“问题分析法”和 “探究互助法”,引导学生亲历知识建构的过程,加深对物联网的认识和理解,自主能动地去探究发现。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机房、平板、云班课、实践器材、教学课件等。

八、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学生观看云班课中的资料,体验物联网小设备。

【设计意图】:采取翻转课堂式教学,学生在课前观看教师准备的资源,自主学习,教师不再占用课堂时间来讲授知识,也为课堂中的体验传感器环节做好准备工作,从而达到更好的教效果。

(一)视频激趣、情境导入

教师:刚刚在进入教室的时候你们有没有什么发现?

学生:迎宾铃。

教师:我们的生活中有类似的场景吗?

学生:智能感应门、楼道声控灯……

教师:还有公交站的电子站牌、智能手环。(根据学生回答贴板书图片)。

这些场景都是物联网应用。

教师:今天就让张老师带着大家一起走近物联网。

【设计意图】从学生身边的物联网场景导入,以鲜活的例子抓住学生探究的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发现物联网技术的特殊性,从而产生强烈的好奇心,由此为后续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学思践悟、走近物联

1. 猜一猜——传感器

教师:今天我们课堂上来了一位新朋友,猜猜它是什么?

教师:张老师把它的屏幕截了一张图片。没错,它是一台空气净化器。

通过它显示的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机房的空气质量和温湿度。它是怎么知道的呢?

学生:猜想。

教师:空气净化器里有一个部件,它能像我们的鼻子一样,感受到空气的质量,也像我们的皮肤一样,感受到温湿度。这个部件我们给它一个名字,叫传感器。它的作用就是感知信息,这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特征。

2. 变一变——网络传输

教师:请你们再来观察一下,张老师的手机是怎么知道这些信息呢?

学生:蓝牙....

教师:蓝牙也是一种传输方式,我们一般是通过网络传输来实现。

板书:生活中的物体通过网络连接来传输信息。这是物联网的基础也是核心。

其实这台净化器不仅可以提供这些信息,它还特别的聪明,张老师上班时间它自动开启下班它自动关闭。猜猜看它是怎么实现的?

学生:通过设置选项。

板书:小结  智能应用(通过对它进行设置和管理来实现智能应用。)

其实这三个过程就是我们物联网的定义。

PPT展示物联网的定义,邀请学生读一读,提炼关键词。

这三个关键词也组成了物联网的架构层次。

【设计意图】传感器是物联网技术的一个重点,也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通过让学生猜一猜,将传感器与人体感觉器官类比,从而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传感器的作用,为后面物联网的创意设计做铺垫。这样的设计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同时让生活实践更好地融入到课堂教学。通过具体实例概括物联网概念及其架构层次,将学生对物联网的认识由感性层面提升至理性层面。

3. 试一试——体验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应用

教师:刚刚我们已经认识了什么是物联网,你们想不想亲自来体验一下?课前每个组都分发到了不同的器材,它们都是用不同的传感器组装而成的物联网小应用。

张老师有三个小要求要交给你们。PPT展示要求。

学生动手实践,老师巡视指导,和学生一起探讨。

小组展示:

【设计意图】用任务驱动和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去亲自实践,体会传感器的神奇作用,从而加深物联网应用中感知信息的重要性。云班课中“资源”里提供了一些素材供学生参考,为学生的学习打好支架,让学生稳步掌握新知。

(三)物联网应用领域

来,同学们,眼睛看向我。

教师:刚才我们已经初步认识和体验了物联网,其实它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

张老师在“资源”里给你们准备了一些视频,请你们挑一个感兴趣的场景观看。可以和你的组员分享你的观看感受。

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知道了物联网应用已经覆盖了交通、教育、农业等各个领域,实现了万物互联,智慧生活。

(四)展望未来、创意无限

教师:我们的家乡无锡在“物联网”领域的发展也是硕果累累,取得了很多惊人的成绩!

大家放假了,有机会去鸿山物联网小镇走一走,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

那作为一名小学生,你想不想为物联网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小组设计:物联网设计师

学生:汇报员到讲台前讲述小组的创意设计。

教师:其他小组来说一说他们的设计好吗?或者有提出质疑吗?(让我们的设计更加高级?更加智能?)

看来,成为一名物联网设计师还有很多需要我们思考、学习的地方。

(五)总结提升、憧憬未来

教师:不知不觉,我们的课堂已经接近尾声。说说看,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今天我们通过亲自实践、创意设计等形式认识了一种新的技术叫物联网,它实现了物物相联,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