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新中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新中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莉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洁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柯敏艳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小军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怡萱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韵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文婷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健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新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园园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闻敏

    西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燕斐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俊峰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力维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颖

    鲸塘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壬玺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冠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在线社会悄然而至

作者:宋新  日期: 2024-02-22  点击:

第一单元 在线学习生活

 1    在线社会悄然而至

一、核心素养学段目标

列举数字设备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信息意识)

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设备解决问题。(计算思维)

利用在线平台和数字设备获取学习资源,开展合作学习,认识到在线平台对

学习的影响。(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用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进行网络交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信息社会责

任)

二、课程内容

通过生活中的在线经济、新兴媒体、人工智能等实例,感受在线社会对学习

与生活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

本课从人类信息传递方式导入,通过比较生活变迁,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和价 值,引领学生意识到技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生活。作为在线生活的一份子,我 们已经知道一些应用在线学习与生活的方法,掌握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 课的教学重点是意识到在线生活已经来临,发现自己已经在进行在线学习生活方

式。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够使用合适的在线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身处在线社会之中,多次接触通过在线  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所以对于本课的学习会产生兴趣。但是学生使用数字  设备的能力不足 ,需要通过操作示范、小组合作等方式 ,提升动手操作的能力。 此阶段的学生处于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需要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所  以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

成就感 ,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五、学习目标

1.体验在线生活的多种场景,发现我们已经生活在在线社会之中,并感受在

线生活的优势。

2.通过研究小组进行项目目标、任务解析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能够正确使


用数字设备达成学习目标。

3.在小组活动中,能根据学习需求,推荐和使用合适的在线工具,寻找到解

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4.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对信息进行提取和甄别的意识,提

升信息素养。

六、课时安排与教学重难点

建议 1 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在线生活的多种场景 ,感受在线生活已到来。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合适的在线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环境】

具备平板电脑(预装北斗导航地图、音乐类、生活类等应用软件)、台式计

算机的教室。

【教学过程】

一、了解“在线社会”

1.情境导入

观看“结绳记事” 图片,你知道图中的人将绳子打结的目的是什么吗?

学生活动:交流想法。

教师活动:你觉得这样的方式可靠吗?

学生活动:预设 1   无法通过绳结准确记录信息。

预设 2   时间长了容易忘记绳结代表的信息。

预设 3   不利于将记录的信息传递给别人。

2.探究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

教师活动:当文字出现以后,信息的记录变得更为方便。人们为了更好地传  递信息,想出了很多办法,请大家看一看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史,你觉得在速度、

信息量、便捷性、可靠性等方面 ,信息的传递取得了哪些进步?( 1)

 

 1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汇报结论。

预设 1   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

预设 2   可以传递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预设 3   可以越来越方便地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教师活动: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无疑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联系紧密了

起来 ,我们越来越多的行为通过在线方式完成 ,逐渐形成了在线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信息传递方式变迁史的梳理与分析,引发思考,认识到信 息传递方法的发展方向,从而得出结论:在线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

人们对生活方式自发的优化与迭代。

二、了解常见线上工具

教师活动:老师这里有一张学校科技节的海报,你认为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

你的同学或伙伴最快捷、最方便呢?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并演示。

教师活动:你还经历过哪些事情,是通过在线方式完成的呢?

学生活动:预设 1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学习资料。

预设 2   通过在线音乐平台收听音乐。

预设 3   通过在线购餐平台点过外卖。

教师活动:你能展示一下你是使用什么在线工具完成的吗?

学生活动:在小组内向组员展示在线工具的安装与使用。

教师活动:观察学生展示情况,选择一款较有特色的在线工具,并让该同学

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款在线工具。

教师总结:我们能在在线社会中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正是依托于这些好用的

在线工具,所以我们有必要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它们。

三、体验在线获取信息

1.项目分析

教师活动:如果小智和小慧邀请你们一起前往科技馆为策划科技节方案搜集 材料,在出发之前,有哪些信息需要提前了解?你们能应用相关的在线工具获取

这些信息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提出自己小组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    了解当天的天气。

研究方向 2   确定出行路线。


研究方向 3   了解入馆需要的手续。

2.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求解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就以上问题应用数字化设备展开研究。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填写“赴科技馆活动规划表”(表 1)并汇

报。

 1  赴科技馆活动规划表

 

问题解决

 

 

 

工具选择

 

 

 

我的发现

 

 

 

教师活动:在各小组的规划中,即使选择相同的工具,也可能得出不一样的 结论,这两个小组都是用北斗导航地图来规划路线的,但是结果却不一样,你们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活动:根据两个小组展示的过程 ,分析结果不同的原因。

教师活动:这些在线工具虽然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查找到相关信息,但并不 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正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辨别,寻找出其中相对

准确且有用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支架的引导下,让学生在真实性环境中通过信息的查找和 交流,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运用常见

在线工具的能力。

四、项目小结与拓展

教师活动:在科技馆里体验各种新技术项目,小智和小慧发现了这几个新词: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你能通过搜索引擎了解一下这些名词是什

么意思吗? 它们应用在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哪些在线工作或者生活场景中吗?

学生活动: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信息并汇报。

教师活动:得益于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与更新,人们越来越多的日常活动通过 在线完成,在线行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

想要更好地了解它,就需要提高在线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第一单元 在线学习生活

 1    在线社会悄然而至

一、核心素养学段目标

列举数字设备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信息意识)

能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数字化设备解决问题。(计算思维)

利用在线平台和数字设备获取学习资源,开展合作学习,认识到在线平台对

学习的影响。(数字化学习与创新)

用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进行网络交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信息社会责

任)

二、课程内容

通过生活中的在线经济、新兴媒体、人工智能等实例,感受在线社会对学习

与生活的影响。

三、教材分析

本课从人类信息传递方式导入,通过比较生活变迁,认识到技术的发展和价 值,引领学生意识到技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生活。作为在线生活的一份子,我 们已经知道一些应用在线学习与生活的方法,掌握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 课的教学重点是意识到在线生活已经来临,发现自己已经在进行在线学习生活方

式。本课的教学难点是能够使用合适的在线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四、学情分析

在本课学习之前,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身处在线社会之中,多次接触通过在线  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景,所以对于本课的学习会产生兴趣。但是学生使用数字  设备的能力不足 ,需要通过操作示范、小组合作等方式 ,提升动手操作的能力。 此阶段的学生处于信息科技课程学习的初始阶段,需要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所  以教师要通过创设真实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

成就感 ,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五、学习目标

1.体验在线生活的多种场景,发现我们已经生活在在线社会之中,并感受在

线生活的优势。

2.通过研究小组进行项目目标、任务解析等活动,在此过程中,能够正确使


用数字设备达成学习目标。

3.在小组活动中,能根据学习需求,推荐和使用合适的在线工具,寻找到解

决问题所需的信息。

4.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对信息进行提取和甄别的意识,提

升信息素养。

六、课时安排与教学重难点

建议 1 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在线生活的多种场景 ,感受在线生活已到来。

教学难点:能够使用合适的在线工具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设计案例

【教学环境】

具备平板电脑(预装北斗导航地图、音乐类、生活类等应用软件)、台式计

算机的教室。

【教学过程】

一、了解“在线社会”

1.情境导入

观看“结绳记事” 图片,你知道图中的人将绳子打结的目的是什么吗?

学生活动:交流想法。

教师活动:你觉得这样的方式可靠吗?

学生活动:预设 1   无法通过绳结准确记录信息。

预设 2   时间长了容易忘记绳结代表的信息。

预设 3   不利于将记录的信息传递给别人。

2.探究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

教师活动:当文字出现以后,信息的记录变得更为方便。人们为了更好地传  递信息,想出了很多办法,请大家看一看信息传递方式的变迁史,你觉得在速度、

信息量、便捷性、可靠性等方面 ,信息的传递取得了哪些进步?( 1)

 

 1  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汇报结论。

预设 1   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

预设 2   可以传递的信息量越来越大。

预设 3   可以越来越方便地将信息传递给更多的人。

教师活动: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无疑让人与人、人与世界的联系紧密了

起来 ,我们越来越多的行为通过在线方式完成 ,逐渐形成了在线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对信息传递方式变迁史的梳理与分析,引发思考,认识到信 息传递方法的发展方向,从而得出结论:在线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

人们对生活方式自发的优化与迭代。

二、了解常见线上工具

教师活动:老师这里有一张学校科技节的海报,你认为通过什么方式传递给

你的同学或伙伴最快捷、最方便呢?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并演示。

教师活动:你还经历过哪些事情,是通过在线方式完成的呢?

学生活动:预设 1   通过搜索引擎搜索学习资料。

预设 2   通过在线音乐平台收听音乐。

预设 3   通过在线购餐平台点过外卖。

教师活动:你能展示一下你是使用什么在线工具完成的吗?

学生活动:在小组内向组员展示在线工具的安装与使用。

教师活动:观察学生展示情况,选择一款较有特色的在线工具,并让该同学

向全班同学展示这款在线工具。

教师总结:我们能在在线社会中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正是依托于这些好用的

在线工具,所以我们有必要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它们。

三、体验在线获取信息

1.项目分析

教师活动:如果小智和小慧邀请你们一起前往科技馆为策划科技节方案搜集 材料,在出发之前,有哪些信息需要提前了解?你们能应用相关的在线工具获取

这些信息吗?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 ,提出自己小组的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 1    了解当天的天气。

研究方向 2   确定出行路线。


研究方向 3   了解入馆需要的手续。

2.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求解

教师活动: 引导学生就以上问题应用数字化设备展开研究。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探究讨论,填写“赴科技馆活动规划表”(表 1)并汇

报。

 1  赴科技馆活动规划表

 

问题解决

 

 

 

工具选择

 

 

 

我的发现

 

 

 

教师活动:在各小组的规划中,即使选择相同的工具,也可能得出不一样的 结论,这两个小组都是用北斗导航地图来规划路线的,但是结果却不一样,你们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学生活动:根据两个小组展示的过程 ,分析结果不同的原因。

教师活动:这些在线工具虽然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地查找到相关信息,但并不 是所有的信息都是正确的,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些信息进行辨别,寻找出其中相对

准确且有用的。

设计意图:在学习支架的引导下,让学生在真实性环境中通过信息的查找和 交流,选择合适的工具解决实际问题。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提升学生运用常见

在线工具的能力。

四、项目小结与拓展

教师活动:在科技馆里体验各种新技术项目,小智和小慧发现了这几个新词: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你能通过搜索引擎了解一下这些名词是什

么意思吗? 它们应用在了我们前面提到的哪些在线工作或者生活场景中吗?

学生活动:通过搜索引擎搜索相关信息并汇报。

教师活动:得益于新技术的不断产生与更新,人们越来越多的日常活动通过 在线完成,在线行为已经成为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我们

想要更好地了解它,就需要提高在线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教学反思

学生身处在线社会,运用在线工具改善学习和生活已是常事。但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的去用工具,不具备规划意识。本课帮助学生归纳了在线社会常用的在线工具,以科技节寻访科技馆为任务,形成学生的规划意识,高效运用在线工具获取信息,有效筛选信息,选择合理方案,完成寻访任务。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路线规划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