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题:机器人机械手 第 课时 |
教学内容:机器人机械手 |
教学目标:
了解机器人机械手活动以及舵机和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学会检测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等活动,能够编写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检测物体、处理物体的程序。体验学生机器人机械手程序实验过程,感受机器人模块的互动特点。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机器人机械手程序的搭建。 2. 舵机的组合方式。 难点: 1. 学会设置舵机参数。 2. 设置学生机器人机械手抓取、搬运、推动的程序。 |
教学准备:
舵机、部分拓展积木。 |
板书设计:
机器人机械手 舵机 搭建机械手 编写机械手程序
|
教学过程: |
|
出示车间里搬运车抓取物品、运送物品的视频。(观看视频) 师:同学们,刚才你观察到搬运车是怎样抓取物品、运送物品的了吗? 生:搬运车运动到物品前,张开手臂,将物品夹住,然后转向,将物品运送到指定地点,遇到远一点的,还将手臂伸长,再抓住物品,进行运送。 师:观察得真仔细,今天我们也可以搭建这样一个有手臂的小车来运送物品,它就是机器人机械手。(出示课题) 师:在刚才同学们观看的视频中,机器人实行的动作是搬运车,搬运车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你们见过吗? 生:汽车生产车间装配汽车零件、啤酒厂装配酒瓶盖等。(生举例说明) 师:学生机器人可以增加舵机和模块积件来完成搬运车的基本动作。这项实验是利用车前端的红外传感器和舵机来完成的。 介绍舵机:舵机是一种位置(角度)伺服的驱动器,适用于那些需要角度不断变化并可以保持的控制系统。舵机可以控制角度变化的速度,位置精度非常准确,可完成机器人的某些动作。 舵机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往复柱塞式舵机,其原理是通过高低压油的转换而做功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舵柄转换成旋转运动。另一种是转叶式舵机,其原理是高低压油直接作用于转子,体积小而高效,但成本较高。 师:讲解舵机的定义(操作演示)。 选中“执行控件”,选择舵机,可以对舵机进行设置。 师:机器人搬运货物的运动主要通过机械手来完成,机械手的主要是使用两个舵机控制机械手臂,从而完成搬运、推动等动作。 学生根据要求,动手搭建机械手拓展结构模块。 (教师巡视辅导) 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机器人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及所需模块,也尝试动手搭建了机械手拓展结构模块,同时学习了简单设置舵机,下节课我们将对搭建好的机械手进行程序编写。 师:搭建一个简单搬运夹,再利用机器人前端的红外传感器来检测前方是否有物体,如果有物体就将其搬走,如果没有物体则继续前进。 (学生自行搭建) 师:机械手由3个舵机、若干个结构模块、2~3个舵机链接等组成。 1. 新建一个程序。 2. 设置第一个舵机。 加入一个重复执行语句,在机器人模块中选择“设置舵机接口1 红色5V 橘色信号 棕色GND 输出角度为90°”模块,加入重复语句中,设置输出角度为45°,等待1秒后,设置输出角度为0°,再等待1秒。 3. 设置第二个舵机。 继续设置第二个舵机的输出角度,设置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135°,等待1秒后,将第二个舵机的输出角度设置为45°,再等待1.5秒。 4. 设置第三个舵机。 继续设置第三个舵机的输出角度,设置舵机接口5的输出角度为30°,此时,机械手夹具打开,等待1.5秒后,设置舵机的输出角度为105°,此时,机械手夹具闭合,再等待1.5秒。 5. 设置机械手抓取的动作程序。 继续加入“设置舵机接口1 红色5V 橘色信号 棕色GND 输出角度为90°”模块,分别设置舵机接口为4的输出角度为45°、等待1.5秒后,再设置第二舵机的输出角度为135°。等待1.5秒后,舵机接口1的输出角度为45°,等待1秒后,设置它的输出角度为90°,再等待1秒。此时,机械手完成先回收再旋转90°的动作。 6. 设置机械手搬运动作的程序。 设置舵机接口4 红色5V 橘色信号 棕色GND 输出角度为45°,等待1.5秒后,再设置舵机接口5的输出角度为30°。等待1.5秒后,舵机接口5的输出角度为105°,等待1.5秒。 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90°,等待1.5秒后,设置舵机接口4的输出角度为135°,再等待1.5秒。此时,机械手完成先向前伸,再将夹具打开,再闭合夹具,回收机械手的动作。 7. 上传程序。 保存完整程序,上传Arduino程序至Arduino主板上,下载到机器人机身上,进行活动实验。 生:根据教师的指导,修改机械手的结构,编写机械手的程序,尝试实验。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辅导) 学生按组轮流展示实验情况,并进行小组间评价,再进行修改展示。 教师及时总结,鼓励创新。 |
二次备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