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题:机器人循光 第 课时 |
教学内容:机器人循光 |
教学目标:
了解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通过体验单分支结构语句的含义,能够在“机器人平台”中编写机器人循光运动的程序。依据过程图进行程序设计,通过设计任务让学生在探索中得到思维的培养,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并以学生已有知识为前提进行点拨与启发。培养规范的机器人运动编程步骤,激发学生的多选择性创新思维能力。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单分支语句的理解与程序设置。 难点:多种情况下机器人的不同应对程序。 |
教学准备: 主题器材、学习单、教学课件。
|
板书设计: 机器人循光 机器人循光过程 机器人循光的程序
|
教学过程: |
|
播放视频:《机器人清洁工》 猜一猜,为什么机器人能自动识别地面,并将地面清扫干净呢? 2. 学生畅所欲言。 3. 今天,老师就给大家介绍引导机器人前行的一种策略——循光。 板书:《机器人循光》 1.制定游戏的规则。 2.思考:如何才能自动? 讨论机器人的判断过程。 1.机器人演示: 机器人遇到强光时发出鸣叫。 2.探索:机器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叫?它怎么知道前方有情况呢? 3. 认识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红外传感器就像蝙蝠一样,从它的红外发光管中发出红外线,并用接收管来检测是否有反射光,判断是否有障碍物)
图1 4.绘制程序流程图。 (同步填写学习单) 1.学生组内讨论。 2.交流讨论结果。 红外传感器 判断条件:是否有障碍。 执行动作:有障碍时,鸣叫。 3.学习红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理解流程图。 1.认识单分支结构。 单分支是代表一种情况下,机器人如何活动…… 2.教师示范如何按照流程图来编写机器人遇障碍后的程序。 3.发言学生尝试实践操作。 4.教师指导并组织交流。 如果选择“是”,机器人会如何运动?如果选择“否”,会有什么情况呢? 1.单分支语句的概念。 2. 学习程序的编写。 3. 学生分小组实践操作。 活动方式: 在课桌上用手实验。 任务1:机器人IO6遇到强光时红灯亮,没光时灯灭。 1.小组讨论分析流程,填写学习单。 2.教师巡视辅导学生。 3. 组织学生交流学习成果。 在“执行模块”中,能够实现判断功能。右击图标,在“属性”选项中选择。IO6就是指机器人前方的红外传感器。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践。 分为三种情况进行活动实践。 情况一:完成任务的小组演示。 没完成任务的小组修改方案。 情况二:对于编程有错误的小组,其他小组帮助共同分析寻找解决方法。 已完成任务的小组帮助解决问题。 情况三:不同的编程方法。 学有余力的小组深入探索。 任务2:机器人遇光停(IO6) 1.带领学生分析流程程。 2.小组讨论后汇报思路。 3.各小组实践尝试。 4.教师指导并收集有效资源。 5.组织学生讨论成果。 1.绘制流程图。 2.小组实践。 正确设置判断条件及执行动作。 3.分享与反思纠错。 多维度的机器人循光技巧。 带领学生讨论如何实现? 有几种实现的方法? 部分提前完成的的小组进行拓展任务。(添加IO7、 IO8两侧的红外传感器进行循光)
1.反思:本节课解决了什么问题?你是如何解决的? 2. 文化: 从机器人的发展史中感受信息文化的气息,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1.反思本节课的学习过程。 2.以小组为单位总结活动行为。 3.激发学习热情,提升信息文化素养。 |
二次备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