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新中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新中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莉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洁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柯敏艳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小军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怡萱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韵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文婷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健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新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园园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闻敏

    西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燕斐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俊峰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力维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颖

    鲸塘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壬玺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冠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电子标签

作者:蒋洁  日期: 2023-02-13  点击:

电子标签

一、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电子标签,包括概念、结构、特点及其简单的工作原理。介绍了阅读器的作用,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射频识别技术,强调其本质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第二部分介绍了电子标签在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领域的应用,让学生理解其在物联网中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此学段的学生已有一定的思维逻辑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对“电子标签”还是比较陌生的,如果仅仅按照教材介绍的“电子标签”定义,学生难以理解其本质。所以如何让学生真正地认识“电子标签”,学会识别生活中的“电子标签”并学以致用是本节课的关键。因此,在课堂上,采用如下教学方法:实物演示法、观看视频、动手实践。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了解电子标签。

2)了解射频识别(RFID)技术。

3)知道电子标签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标签进行观察、解剖和区分,认识和了解电子标签。

2)通过对基于视频的智能应用案例分析,认识电子标签应用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关注身边的电子标签应用,培养学生发现并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物联网的兴趣。

4. 行为与创新

关注身边的看似不起眼的小物品,发现其背后所蕴藏的技术,了解技术所带来的变革。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熟悉电子标签,知道电子标签的应用。

2. 难点:射频识别(RFID)技术,掌握发现并分析问题的思维方法。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采用学生探索、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准备

带有标签的生活素材、相关视频等素材、教学课件、实验器材等。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在物联网中,通过传感器感知“物”的信息,可以实现对“物”的智能感知和管控。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传感器?

2. 谈话:传感器是获取可靠并准确信息的主要手段和途径,但有时候物体不需要被感知,它需要将有关自身身份的信息存储并表示,相当于在物联网中的“身份证”。这就需要另一种信息传感设备,它是什么呢?

3. 提问:关键词“身份证”的特点是什么?

生:显示人的身份信息,用于身份识别,有唯一性。

4. 谈话:你见过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使用身份证?是如何使用的?

追问:为什么身份证只要“靠”一下,就能读取到人的身份信息呢?它的秘密在哪里呢?

5. 揭示课题:原来在身份证中,有个“秘密”的芯片,它就是“电子标签”,其有别于普通的标签。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电子标签》。

(二)教学新授

活动一:提出问题,初步认识“电子标签”

1. 教师出示:每组桌上放了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请根据电子标签是“身份证”的特点以及生活经验,找一找、猜一猜哪个才是电子标签,为什么?

提示:仔细观察标签正反面。

2. 学生分组观察,交流。教师巡视。

    1)预设1:学生指出“条形码”,通过这个标签,在结账时,售货员扫码获得商品的名称和价格。

教师追问:请同学们观察一下,桌子上的哪个物体上也有这个标签?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上也有这个标签?你对它有什么认识?

播放超市结账视频。

教师小结:这种标签叫“条形码”,是由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的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超市里的物品、图书馆里的图书等。通过配套的阅读器逐一读取物体上的条形码,我们能快速地获得物品的价格、教材的借还信息等。因为成本低,所以被普遍使用。但它存在着一些缺点,比如:条形码容易受环境影响而破损,容易被复制。所以,它不具备唯一性,不能作为单个物体的身份识别。

板书:

 

 

 

使 

 

条形码

无唯一性

黑条空白组成的图形

配套阅读器

非接触、快速读取、逐一读取信息、跟踪信息

2)预设2:这位同学指出了这个标签(二维码)是“电子标签”,你的理由是什么?

教师: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个标签?你对它有什么认识?演示:用手机扫描同一种商品的二维码,发现同一种商品扫描结果是一样的,获取相关物体的信息。

小结:这种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信息的标签叫“二维码”,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是利用手机的“扫一扫”功能获取商品或公司属性,能够追溯到源头。但同一种商品只有一个二维码,能够复制,所以不具备唯一性。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