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新中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新中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莉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洁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柯敏艳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小军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怡萱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韵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文婷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健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新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园园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闻敏

    西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燕斐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俊峰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力维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颖

    鲸塘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壬玺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冠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设计笔筒

作者:宋新  日期: 2022-11-29  点击:

21课  设计笔筒

一、教材分析

本课介绍了使用DSM设计笔筒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知识点有“圆”和“壳体”工具的使用方法。除此以外,还有视角调节、视图缩放、在操作过程中设置具体参数、拉动圆角的方法等细节知识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和体验。

二、学情分析

设计笔筒,是学生学习DSM以来的第一件正式作品。这节课之前学生只是简单接触了DSM软件,对于DSM每个窗口、每个工具的具体作用还不甚了解。画圆形的方法和上节课学习的“线条”工具的使用方法虽有不同,但方法是有规律可循的。“拉动”工具的操作方法比较直观,易于掌握。“壳体”工具则需要设置具体参数,要让学生体会这种操作方法对于设计精度的重要性。拉动圆角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做事认真、重视细节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目标与要求

1. 熟练掌握“圆”“壳体”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拉动圆角的操作方法。

2. 了解设计笔筒的基本过程,能运用已掌握的方法绘制笔筒模型。

3. 培养学生学习3D创意设计的兴趣;

4. 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学习使用圆、壳体、拉动等工具设计笔筒的方法,能运用已掌握的方法绘制笔筒模型。

2. 难点:能灵活使用各种工具,独立设计一个创意笔筒,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不同环节,采用演示教学法与小组探究式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六、课时安排

安排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1. 出示图片,展示各式各样的笔筒。(如图1所示)


1

1)学生观察图片,思考:笔筒具有哪些一般特征?

2)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引导(外观和功能)。

适时小结:好的笔筒需要美观性和实用性兼备。

2. 分析实物笔筒。

1)出示3D打印好的笔筒实物,学生观察。

2)请学生说一说这个笔筒外形和功能上的特点。

3)出示笔筒的DSM设计图。(如图2所示)


2

3. 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设计笔筒》。(如图3所示)


3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各种笔筒引入课题,并从外观和功能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为后面的设计做铺垫。

(二)绘制笔筒底面

1. 布置自主探究任务:

1)上节课学习了“线条”工具的使用方法,在“线条”工具附近就有画圆工具。

2)布置任务要求:参考教材,绘制一个直径为100 mm的圆形,并且用“线条”工具在圆中分别画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线。

3)板书提示内容:圆心、参数(直径100 

2. 学生操作,绘制笔筒底面,教师巡视指导。

3. 切换到三维模式。

1)出示切换到三维模式的画面,让学生对比,找出区别。

2)请学生回答。(栅格没有了,视角有变化,图形颜色有变化)

3)谁知道怎样操作可以把自己画的圆变成老师展示的样子?请学生操作,广播演示,教师结合学生的操作进行讲解。

4)全班学生操作,切换到三维模式,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在自主探究环节中,复习了“线条”工具的操作方法,探究了“圆”工具的操作方法。教师要着重辅导学生切换草图模式和三维模式的操作。

(三)绘制笔筒收纳格

过渡语:只画一个底面,这个笔筒还是一个二维图形,需要把二维图形进行拉伸,使它具有一定的高度,才能变成三维模型。

1. 介绍“拉动”工具(位置、图标)。

2. 教师演示操作,把第一个四分之一圆拉伸到高度120 mm

3. 学生操作,把第一个四分之一圆拉伸到高度120 mm,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4. 教师演示操作,使用“壳体”工具,设置壳体厚度为3 mm。

5. 学生操作,使用“壳体”工具,设置壳体厚度为3 mm,做完后同桌互相检查。

6. 学生操作,依次拉伸剩余的四分之一圆到指定高度,并设置壳体厚度。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操作步骤比较多,而且有键盘和鼠标配合使用的操作,容易出现误操作,教师需要在学生练习的时候进行详细指导。

(四)拉动圆角

1. 出示3D打印实物的特写照片,观察后和自己的设计图对比,还缺少什么步骤没有做?

学生观察后回答。(边缘的圆角)

追问:为什么要做成圆角呢?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做设计要沉下心,多思考,设计作品不仅要外形美观,更要实用性强,这些都要从作品的细节来体现。

2. 教师演示,使用“拉伸”工具把笔筒的每个边缘都拉伸成圆角。

3. 学生操作,使用“拉伸”工具把笔筒的每个边缘都拉伸成圆角,教师巡视指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关注细节、精益求精的做事习惯。

(五)发挥创意,自由设计

1. 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笔筒呢?

2. 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 教师介绍手绘草图的基本方法。(不同视角、标注尺寸等)

 

 

 

 

4. 学生在纸上手绘设计草图,教师巡视指导。

5. 展示优秀设计草图,全班评析。

6. 学生根据草图在DSM软件中设计创意笔筒。

7. 展示学生设计的创意笔筒。

【设计意图】通过参与完整的设计流程,激发学生对3D创意设计的学习兴趣。

(六)总结

1. 请学生说说这节课的收获,教师板书记录。

2. 教师总结:

1)“圆”“壳体”“拉动”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2)设计一款作品的流程。

3)手绘设计草图的方法。

3. 布置课外延伸练习:找几个小伙伴成立创意笔筒设计团队,设计一个创意笔筒,下节课评比。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观察生活、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将技术应用于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七)板书设计

设计笔筒

      外观:基础形状(柱状)+ 局部造型(收纳格)

笔筒  功能:收纳(笔、尺……)

绘制工具:圆、壳体、拉动等

八、课后反思

本课介绍使用DSM设计笔筒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主要知识点有“圆”和“壳体”工具的使用方法。除此以外,还有视角调节、视图缩放、在操作过程中设置具体参数、拉动圆角的方法等细节知识点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讲解和体验。值得授课教师注意的是,教会学生设计笔筒所需的技术仅仅是本节课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感悟:感悟设计需求、感悟设计的整体构想、感悟设计细节等。切勿只教技术而忽略了学生在技术以外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