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徐新中信息科技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徐新中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曹莉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洁

    都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柯敏艳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小军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刘怡萱

    新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韵冬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史文婷

    新建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健

    广汇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宋新

    闸口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孙园园

    和桥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闻敏

    西渚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吴洁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徐燕斐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薛俊峰

    范道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力维

    湖滨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妍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周颖

    鲸塘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壬玺

    陶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宗冠夏

    城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实践

作者:孙园园  日期: 2022-08-01  点击:

摘要:本文根据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兴趣所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了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实践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选定项目、制定计划、作品制作、成果交流、活动评价为操作流程探讨实施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基于项目的学习  

正文:

一、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

基于项目的学习(Project-Based Learning,简称PBL) 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通过探究拓展任务和对学习产品和功能的切实评价来促进学生发展认知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其特点是学生围绕特定项目的主题组成一个学习共同体,相互之间密切合作展开实践探究,在活动过程中运用各种认知工具和信息资源,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掌握新的技能,并活动结束之际产生一个或系列作品。

二、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实施

《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指出,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体现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发展性。鼓励教师对课程进修多种策略的教学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展开教学。基于项目的学习很好地切合了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按照纲要要求和教材内容,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选定项目,结合生活环境创设情境引入项目,引导学生进行基于项目的学习。下面以“WPS演示”单元教学为例,简述一下基于项目的学习的实施过程。

1、项目选取

“WPS演示”是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编制2015版小学四年级信息技术教材的内容。教材内容编写是基于完成“美丽江苏”这一内容进行的,但教学内容衔接推进不能普遍适应学生,整个单元下来,学生虽然基本能按照教材步骤,完成范例,但没有创新和拓展。基于项目的学习,一个重要的特点是:选定的项目要基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环境,是学生感兴趣和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为此,借着家乡黎里古镇开发的机会,组织“我为家乡尽份力”活动,以“古镇推介”为主题,引导学生制作一个演示文稿作品。引导学生说说这一主题可以选择的项目,如古镇传说、黎川文化、黎里美景、图说黎里、黎里美食、黎里变迁等。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如特长和兴趣来选择项目主题。

2、项目规划

先给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推介宣传作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了解:作品中有哪些类素材、需要什么软件进行制作……将项目分解,让学生对项目结果有一个大致的结构框架,明确自己将实施的项目方向。为使项目顺利实施,教师要按本单元教学计划给学生一个规定的时间,帮助学生把这单元所要学习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划分到对应的时间段内。让学生对自己将要制作的演示文稿作品进行一个整体规划:

1)确定方案:根据自己所选项目内容对自己要完成的作品的整个构架做一个设计。如整作品的设计风格、要完成几个小项、用什么方式呈现、素材如何获得……

2)根据方案准备自己项目中所需要的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素材,可以是自己创作,也可以是网络或其他途径搜集,同学之间分享的、教师提供的……

3)学习、制作作品:

①学习WPS的基本操作; ②添加对象:将搜集整理的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素材对象添加到相应的幻灯片中; ③修饰设置:在幻灯片中设置相关的元素对象,对幻灯片进行装饰和处理如文字的字体、大小、颜色;图片的大小、位置、格式……各种对象的动画效果、超链接;幻灯片背景、切换……

4)播放展示:按自己的项目特点,设置播放方式,然后播放预演,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后,总结不足进行完善,然后再正式输出后分享。

3、项目实施

1)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主动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并对有问题的学生给予及时恰当的指导和帮助。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掌握课堂节奏,调节好学习气氛,保证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保持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项目实施之前,教师应尽可能地罗列出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利用课件、学习平台、微课等形式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途径。对于学生较难自行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点,如动画效果、超链接、放映设置……教师可以通过传统的讲授方式把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进行讲解演示。

2)项目的实施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项目选择和利用各种学习资源、手段,在体验、探索、创新过程中获取知识、技能。

①根据自己的项目,进行素材收集、素材加工分类整理、导航的设计、结构设计、页面设计、内容设计等;②学习使用“WPS演示”,启动、界面认识、保存文件;添加幻灯片、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管理幻灯片、设置修饰幻灯片;设置动画效果;插入超链接……③边学边做,边做边学,按规划方案将自己准备的素材逐步制作成演示文稿作品。④作品初步搭建完成后,放映作品,观看效果,根据自己的项目规划方案修改完善。

4、项目验收

1)项目展示。按教学计划进度,在规定时间点让学生进行项目展示。学生通过对自己项目作品的讲解演示,展现自己的设计意图、表达自己的观点、发现自身的不足。

2)项目评价。

学生在演示自己作品和观看同学演示的过程中,根据教师提供的《作品评价量表》从内容、技术、界面、创意、演示等五个方面对自己及同学的项目进行评价,对比各自的优缺点。教师则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合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成就感等方面进行点评。既有定量评价、学习过程评价、自我评价、个人评价、

又有定性评价、学习结果评价、与集体评价、他人评价相结。

3)项目完善

项目作品初步展示之后,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根据作品展示评价过程发现的不足,例如:整体风格不统一,不符合主题;文字堆砌不简介;背景处理不当,文字不清楚;技术应用不当……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和完善,使作品进一步契合自己的项目规划要求。

4)项目发布

学生进一步完善后提交作品,老师再次将作品分享给全班学生评价,并让学生根据量表进行评分,根据得分高低,选出15%的优秀作品,然后将优秀做在校园内的电子屏上进行全校性的展示,增加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三、基于项目的学习模式反思

1、项目的选取

项目选择应以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为依据,既要包括教学的基本知识点、基本技能,又要兼顾学生解决问题的主动性。本单元选择的主题稍有不足,因为学校生源来源较杂,本地学生所占比例仅为50%左右,学生在主题内容选择上受到限制影响了发挥,如果以“我的家乡(老家)”为主题,效果会更好。

2、教师的要求

项目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教师要吃透教材内容,将本单元中所涉及的知识点及技能训练融入项目中,并在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分解,将项目分解对应到课本上的各种知识点。同时,渗透生活教育、社会教育和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技能和社会生活体验。

3、学生的发展

在整个项目学习期间,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结合要学习的“WPS演示”操作内容,制作完成一个黎里古镇的宣传作品,体验设计创作演示文稿的全过程。学生通过项目实践学习了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和创新等技能,完善了自己的认知体系,完成知识建构,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将信息技术积极应用于学习和生活实践,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全面提高信息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鲁道夫·普法伊费尔著 傅小芳译《项目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

2、《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纲要》        2017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