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课堂砥砺

前滚翻:坡垫前滚翻教学设计

作者:陈笑  日期: 2025-04-15  点击:

前滚翻:坡垫前滚翻教学设计

学府路实验小学

 

一、设计理念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遵循学会、勤练、常赛的教学理念,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身体练习为主线,学习适合学生身心特点的运动技能,提高身体素质,发展学生体能,培养学生运动兴趣。通过多种趣味性练习让学生感知技巧+游戏的乐趣,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的学练环境中学习、锻炼和思维开发。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一、二年级技巧教材,前滚翻教学单元的第1课时《坡垫前滚翻》。本教学单元以前滚翻动作为主线,从坡垫前滚翻到连续前滚翻,学习内容循序渐进。坡垫前滚翻和之前学过的各种姿势的滚翻,在技术动作的结构上有相通之处,从已知的技能共同点入手,再寻找其技术动作运动形态的不同点展开本课教学。本课教学重点是低头含胸用力蹬地;难点是团身紧,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紧紧围绕本课的重难点设计游戏化的教学内容和多种形式的诱导感知练习,建立正确的坡垫前滚翻动作表象,为学习连续前滚翻奠定基础。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水平一、二年级学生,二年级的学生聪明活泼,接受能力强,敢于表现自我,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想象力丰富,兴趣易激发,但自控力不够。对于新接触的运动项目,教师应积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通过通过多变的练习形式,不断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练习兴趣非常重要。另外,完整动作练习时团身紧这个动作可能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

四、教学流程

1.准备部分:热身游戏狼来了选位置→“韵律操

2.基本部分:辅助练习a:模仿“大熊猫”团身滚动/b:模仿“袋鼠”后蹬跳模仿练习保护与帮助练习四人一组:坡垫前滚翻练习


(相互练习)垫坡前滚翻夹垫练习学生展示低头含胸夹垫练习动作游戏搭桥过河

3.结束部分:放松练习课堂小结布置作业下课

五、教学特色

本课从课的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充分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是学习的动力及水平一阶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的特点,采用兴趣导向---自主学练----合作转化----评价提升的总体设计思路,利用向动物学本领作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积极参与和反复学练的过程中,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并初步掌握正确的坡垫前滚翻的方法。

六、安全提示

课前提示学生检查服装,有无锐尖物品,询问学生身体和心理状况,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上课。课中提示,不打闹、严格听从指挥,不随意更改动作,安全落实责任。

 

 

 

《前滚翻:坡垫前滚翻》教案

水平一(二(3)班)

执教人

陈笑

教学单元

5-1

学习内容

1.垫上运动——坡垫前滚翻 

2.游戏——“搭桥过河”

学习目标

1.学生能说出前滚翻的动作要领,知道保护与帮助的重要性。

2.学生基本能做出由高向低坡垫上的前滚翻动作,并且能够进行正确的保护与帮助,发展学生的协调能力。

3.学生乐意参加练习,自主练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安全运动意识。

教学重点

低头含胸,蹬地有力

教学难点

团身紧,动作连贯

教学过程

学练内容

教与学的活动

组织形式与要求

运动负荷

次数

强度

时间

 

 

 

一.课堂导入

 

 

 

 

 

1.引导学生整队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主要内容

4.强调安全问题

 

 

要求:

正确、迅速、整齐

组织:四路横队

 

 

 

1

 

 

 

 

 

 

 

 

 

 

1

 

 

 

 

 

 

 

 

 

 

 

 

 

一.热身慢跑

 

 

 

 

 

 

 

二.垫上徒手操

 

 

 

 

                                    

 

1.  教师指挥慢跑,提示“狼来”的跑步规则,并提醒学生注意跑步的间距。学生跟随老师跑动热身,注意口令变化,随时做出反应。

 

 

 

1.  教师随音乐带操。

2.  充分拉伸,将各关节活动开

(重点是肩关节、颈关节、腕关节)

3.垫上前后滚动,垫上空踩自行车运动

 

 

组织:一路纵队慢跑

要求:迅速反应,快速站位

 

 

 

 

组织:站于垫前模仿徒手操

要求:认真观察

      认真模仿

 

组织:两人一垫

要求:认真练习

      相互督促

 

 

1

 

 

 

 

 

 

1

 

 

 

 

 

 

 

 

 

 

 

3

 

 

 

 

 

 

3

 

 

 

 

 

 

 

 

 

 

 

 

 

 

 

 

 

 

 

 

 

 

 

 

 

 

 

 

 

 

 

 

 

 

 

 

 

 

 

 

 

 

 

 

一.活跃情趣激发兴趣

 

 

 

 

 

 

 

 

 

 

 

 

 

 

 

 

 

 

 

 

 

 

 

 

 

二.合作探究 掌握技能

 

 

 

 

 

 

 

 

 

 

 

 

 

 

 

 

 

 

 

 

 

三.游戏:

搭桥过河

 

 

 

 

1. 导入:教师展示前滚翻的完整动作并说这个体操动作想不想学?你们能跟着我完成一些简单练习么?

 

辅助练习

1)前后滚动:--模仿“刺猬”前后滚动      --夹垫前后滚动

(教师示范前后滚动动作和夹垫的前后滚动动作,讲解动作方法要领,学生认真模仿练习)

 

2)后蹬跳跳:--模仿“袋鼠”后蹬跳一跳    --夹垫跳一跳

(教师示范蹲撑跳动作,讲解动作方法要领,学生认真模仿练习

 

 

2.主教材教学

(1)  教师再次示范完整动作,提示教学要领:123低头45滚像圆球

(2)  引导学生模仿练习

(3)  教师示范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4)  请一学生配合示范,其他同学模仿徒手保护动作。

(5)  教师组织学生组合高低垫,并示范讲解。

(6)  学生四人一组在保护与帮助下进行前滚翻的练习

(7)  教师巡回指导,提示学生低头含胸,蹬地有力,团身要紧。

(8)  请一学生示范,师生点评,并组织再次练习。

(9)  指导学生夹垫练习前滚翻动作

(10)  学生再次四人一组,自主进行前滚翻的练习

(11)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练习

(12)  请优秀的学生展示,师生点评,强调动作难点:低头含胸,蹬地有力

 

 

1.教师讲解游戏的方法及规则

2.请学生展示,发现问题并纠正

3.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教师巡回指导

4.比赛结束,宣布比赛结果

    1.认真理解游戏规则

    2.积极参与游戏

    3.自我纠正努力争取第一

 

 

 

 

 

 

 

 

 

组织:四列横队

要求:两腿屈膝,两手抱小腿,低头含胸

 

 

 

组织:两人一 组

要求:低头含胸手抱腿,前后滚动时要求团身紧;认真观察保护与帮助方法,模仿并练习

 

组织:两人一组

要求:后腿蹬地有力

 

 

 

 

 

 

要求:123低头45滚像圆球

 

 

 

 

 

 

要求:四人一组,练习同学的后一位学生对其进行保护帮助。

 

 

 

 

要求:低头团身向前滚动迅速。

 

 

 

 

 

 

 

 

文本框: ◎◎◎◎
      ◎◎◎◎
      ◎◎◎◎
      ◎◎◎◎
      ◎◎◎◎
      x
      组织:11路纵队

    

 

 

 

 

 

 

 

 

10

-

 5

 

 

 

 

 

10-

5

 

 

 

 

 

 

 

5

 

5

 

 

 

 

5

 

 

 

 

 

 

 

 

5

 

 

 

 

 

 

 

 

 

 

 

2

 

 

 

 

 

 

 

 

 

 

 

 

 

 

 

 

 

 

 

 

 

 

 

 

 

 

 

 

 

 

 

 

 

 

 

 

 

 

 

 

 

 

 

 

 

 

 

 

 

 

 

 

 

 

 

 

 

 

 

 

 

 

3

 

 

 

 

 

 

 

 

3

 

 

 

 

 

 

 

 

3

 

3

 

 

 

 

 

6

 

 

 

 

 

 

 

6

 

 

 

 

 

 

 

 

 

 

 

6

 

 

 

一.          

放松操

 

二.          

总结点评

1.带领学生进行放松活动(口令、音乐)

 

 

 

2.教师点评总结点评

  

 

要求:

充分拉伸

组织:

散点

 

1

 

 

1

 

 

 

 

2

 

 

1

 

 

练习密度:50%以上

 

心率:

125-135/分钟

 

器材:小垫子23

      标志垫46

            标志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