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饮水有益健康
学校:宜兴市桃溪小学
姓名:邢依
《饮水有益健康》教学设计
体育与健康核心素养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运动能力、培养体育品德、形成健康行为是体育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
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据,通过本课《饮水有益健康》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同时,通过引导与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知道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知识的学习、探究反思、活动实践,使学生认识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含糖饮料带来的危害 并懂得饮水卫生,最终能够养成合理饮水的良好习惯,减少含糖和碳酸饮料的使用。
本课选自《科学的预设 艺术的生成》水平一 二年级第一学期,体育与健康知识单元。养成合理饮水的良好习惯,减少含糖和碳酸饮料的使用对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是帮助学生了解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知道正确饮水的简单常识,走出喝水的误区”从而促使学生愿意适量喝水,形成合理饮水的良好习惯。
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模仿,但是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兴趣难持久,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对体育课的认识也不足,所以对合理饮水方面也缺乏了相应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大致了解怎样饮水才健康,为自己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1、了解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含糖饮料带来的危害。懂得饮水卫生。
2、养成合理饮水的良好习惯,减少含糖和碳酸饮料的使用。
3、认识水的重要性,愿意适量喝水。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重要性,懂得饮水卫生。
教学难点:养成合理饮水的好习惯,知道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慢慢喝;用自己杯子喝水;不渴时也要喝水。
1.营造有趣真实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水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本堂课通过音频、图片、挂图、杯具、饮用水等教学手段,丰富学生对正确饮水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科学饮水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
2、转变学习方式,把“发现”留给学生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课堂教学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是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讨、实现生命共同成长的过程。因此,在本堂课教学中,教师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把发现留给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教学策略中主要以学生尝试为主、教师指导帮助为辅,教师由主导者变成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发言权给学生,让学生之间多探讨、多交流,让小组之间多探讨、多交流、多比赛,在探讨、练习中学会知识、掌握知识。
3、构建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情感体验
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反应,通常告诉学生所思、所答、所做的结果如何,告诉他们学习的正确、充分、恰当的程度,给予评价,从而帮助他们调整、控制后续的学习行为。本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构建过程性评价、结果性评价、建设性评价和学生间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机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形成一定的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
1、教师提问:我们为什么要喝水,出示两盆植物,一盆是翠绿的,一盆是干涸枯萎的。出示两张图片,一个水润的嘴唇,一个干裂的嘴唇。学生对比进行思考。
板书并齐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一边观察一边思考:没有水,生命会怎么样,从而知道水的重要性。
2、教师提问:水构成我们的身体成分。此外,水在人体内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分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深刻明白水对人体的作用。
3、教师出示图片并小结:
(1)我们每天都吃饭,没有水,吃进去的食物在体内根本就不可能被消化吸收。
(2)由食物提供的营养素也需要水来运输他们到身体的各个部位。
(3)我们每天体内都会产生一些废物,如果一直呆在体内,会影响我们的健康,我们每天通过大便和小便将这些废物排出体外,没有水,我们的身体就没有办法完成这个任务。
设计意图:再次强调水对人体的重要性,影响到我们人体的健康。
板书并齐读:水是体内的运输车
活动二:应该喝什么样的水?
1. 请学生拿出他们各自从家带过来的水并展示回答。
2. 教师反馈并请带饮料的或者爱喝饮料的同学说说为什么喜欢喝饮料。
3. 教师出示医生或专家视频介绍饮料喝多对身体的危害。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及图片告诉学生饮料喝多的危害,让学生知道饮料香甜、好看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都有不好的影响。
板书齐读:饮料不宜多喝
4. 教师带学生进行运动游戏后让学生观看喝自来水的照片或者视频,提问视频中的做法对不对?
设计意图:用真实的校园生活场景展示给学生看,让他们反观自己是不是也这么做了,提醒他们自来水不卫生,不能直接喝。
5. 教师小结:用新闻和图片来说明自来水中有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如果没有煮开就喝下,会出现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状。
设计意图:通过新闻告诉学生喝自来水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板书并齐读:一定要喝煮开后的水
活动三:我们应该喝多少水?
1. 教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约200毫升)进行示范,提问学生:像这样的杯子,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
2. 教师讲解答疑:我们每天从身体里排出的水大约有2000毫升,大概倒满这样的杯子有10杯。但是我们每天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只有800毫升,大概4杯水,所以人们每天大约喝这样大小杯子的水至少6杯,才能使身体不缺水哦。
板书齐读:每天6杯水
设计意图 :用杯子这个实物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喝多少水,每天喝几杯才算健康。
活动四: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喝水?
1.教师提问:什么时候喝水?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两个小朋友,提问视频中的小女孩在说什么,假如你是视频中的小男生,你会如何劝说。视频中的小男生这样说: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过,当我们不渴的时候也要喝水,当我们口渴的时候才去喝水,这表明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已经发出了求救信号。
3. 教师讲解答疑:所以我们不渴时也要喝水,口渴的时候要立即喝水。为了帮助食物消化和补充水分,两餐饭之间要喝水。同学们可以在每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喝一杯水。另外,还可以观察自己尿液的颜色,正常的尿液是淡淡的黄色。如果颜色太浅了,就可能是水喝的太多了:如果颜色很深,就表示人的身体需要补充一些水分了。
板书齐读:不渴时也要喝水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之间传递知识可以好的带动同伴养成不渴时也要适当喝水的习惯。
活动五:水要怎么喝?
1. 视频播放学生体育课后大口喝水以及喝别的同学水杯的情景。提问学生这样做对不对呢?学生分组讨论并积极举手回答。
2. 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想法,如果喝水太急会容易呛着,而且会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到肚子里,容易打嗝或者肚子胀。所以喝水应该先将水含口中,再慢慢咽下。教师示范喝水,同学们跟着一起学习喝水的动作。其次,别人喝过的杯子,自己不能用,因为别人口腔里的细菌有可能通过水杯传播给自己。
板书并齐读:用自己的水杯,每次慢慢喝。
设计意图:还原生活中常见的画面,让学生反思自己,通过小组交流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3. 教师提问:运动中和运动后该如何补水呢?出示长跑或者篮球比赛照片。
4. 教师答疑讲解:在运动过程中不要过于频繁的喝水,否则既不利于吸收,又会使胃部膨胀,影响运动效果。当运动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很长时,往往出汗特别多,可以适当的喝些温盐水,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无机盐。特别是在运动后补充,能很快消除人的口渴感。对于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喜欢喝冰镇的水,虽然当时感觉凉爽,但时间长了会对肠胃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无论是什么季节,都不能喝过凉的水,建议以温开水为主。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告诉学生运动中和运动后到底该如何正确饮水。
活动六:评价各种喝水习惯
1.教师在课件中呈现表情来评价各种喝水的习惯,同桌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平时喝水的习惯。比比哪组能够全对。全对的奖励小红花。
口渴了就喝饮料× |
不渴时就不喝水× |
每天喝六杯水√ |
慢慢的一口一口的喝水√ |
大口大口的喝水× |
喝煮开后的温水√ |
喝自来水× |
用别人的水杯喝水× |
2.教师小结:水是体内的运输车;饮料不宜多喝,喝白开水;每天六杯水;不渴时也要喝水;用自己的水杯,每次慢慢喝。
设计意图:考察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重点。
八、场地与道具
教室、杯具、PPT课件、饮用水、奖励的小红花
《饮水有益健康》健康课教案
模块 |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模块 第1课时 |
授课教师 |
邢依 |
||||||||
教学内 容 |
1、基础知识:饮水有益健康 |
||||||||||
学习 目标 |
1、了解水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认识过多饮用碳酸饮料、含糖饮料带来的危害。懂得饮水卫生。 2、养成合理饮水的良好习惯,减少含糖和碳酸饮料的使用。 3、认识水的重要性,愿意适量喝水。
|
||||||||||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认识水的重要性,懂得饮水卫生。 教学难点:养成合理饮水的好习惯,知道多喝白开水,少喝饮料;慢慢喝;用自己杯子喝水;不渴时也要喝水。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PPT演示法、讲授法、提问法、分组讨论法 |
||||||||||
教学程序设计 |
备注 |
||||||||||
一、导入新课(时间分配:4分钟) 1. 师生谜语导入。(水) 2. 教师:如果在夏天,体育课后,玩的满身是汗的时候,喝上一杯水,感觉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 3. 揭示课题:饮水有益健康(板书并齐读) 二、学习新知 (一)人为什么要喝水?(时间分配:8分钟) 1. 教师:我们为什么要喝水?出示两盆植物,一盆翠绿的,一盆干涸枯萎的。学生观察找到其原因,并说一说。 2. 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一个水润的嘴唇,一个干裂的嘴唇。同学们再捏捏自己的脸蛋、嘴巴、手臂。(教师板书并齐读: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3. 水在人体内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自由回答。 4. 教师小结:水是体内的运输车。(板书齐读) (二)应该喝什么样的水?(时间分配:12分钟) 1. 教师:请同学们说说今天你带来的是什么水?学生展示并回答。 2. 教师出示医生或专家视频介绍饮料喝多对身体的危害,讲解温开水是最好的饮料,碳酸饮料不宜多喝。 3. 教师出示学生运动后大汗淋漓喝自来水的照片或者视频,提问视频中的做法对不对? 4. 教师小结:用新闻和图片来说明自来水中有各种细菌和寄生虫,如果没有煮开就喝下,会出现肚子痛、拉肚子等症状。一定要喝煮开后的水。 (三)我们应该喝多少水(时间分配:4分钟) 1.教师拿出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约200毫升)进行示范,提问学生:像这样的杯子,我们每天应该喝多少呢?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讲解答疑:我们每天从身体里排出的水大约有2000毫升,大概倒满这样的杯子有10杯。但是我们每天能从食物中获得的水只有800毫升,大概4杯水,所以人们每天大约喝这样大小杯子的水至少6杯,才能使身体不缺水哦。 板书齐读:每天6杯水 (四)我们应该什么时候喝水?(时间分配:4分钟) 1.教师提问:什么时候喝水?学生自由回答。 2.教师通过视频让学生认识两个小朋友,提问视频中的同学在说什么,假如你是视频中的小男生,你会如何劝说。视频中的小男生这样说:我在课外书上看到过,当我们不渴的时候也要喝水,当我们口渴的时候才去喝水,这表明身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已经发出了求救信号。 4. 教师讲解答疑:所以我们不渴时也要喝水,口渴的时候要立即喝水。为了帮助食物消化和补充水分,两餐饭之间要喝水。同学们可以在每次课间休息的时候喝一杯水。另外,还可以观察自己尿液的颜色,正常的尿液是淡淡的黄色。如果颜色太浅了,就可能是水喝的太多了:如果颜色很深,就表示人的身体需要补充一些水分了。 板书齐读:不渴时也要喝水 (五)水要怎么喝?(时间分配:4分钟) 1.视频播放学生体育课后大口喝水以及喝别的同学水杯的情景。提问学生这样做对不对呢?学生分组讨论并积极举手回答。 2.教师小结:肯定学生的想法,如果喝水太急会容易呛着,而且会把很多空气一起吞到肚子里,容易打嗝或者肚子胀。所以喝水应该先将水含口中,再慢慢咽下。教师示范喝水,同学们跟着一起学习喝水的动作。其次,别人喝过的杯子,自己不能用,因为别人口腔里的细菌有可能通过水杯传播给自己。 板书并齐读:用自己的水杯,每次慢慢喝。 3.教师提问:运动中和运动后该如何补水呢?出示长跑或者篮球比赛照片。 4.教师答疑讲解:在运动过程中不要过于频繁的喝水,否则既不利于吸收,又会使胃部膨胀,影响运动效果。当运动的强度和持续的时间很长时,往往出汗特别多,可以适当的喝些温盐水,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无机盐。特别是在运动后补充,能很快消除人的口渴感。对于炎热的夏季,很多人喜欢喝冰镇的水,虽然当时感觉凉爽,但时间长了会对肠胃造成很大的伤害。所以,无论是什么季节,都不能喝过凉的水,建议以温开水为主。 (六)评价各种喝水习惯(时间分配:4分钟) 1.教师在课件中呈现表情来评价各种喝水的习惯,同桌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平时喝水的习惯。比比哪组能够全对。全对的奖励小红花。
2.教师小结:水是体内的运输车;饮料不宜多喝,喝白开水;每天六杯水;不渴时也要喝水;用自己的水杯,每次慢慢喝。让我们开始养成良好的喝水习惯,一起健康快乐的成长!
|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喜欢猜谜语的这个行为去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出本课内容——《饮水有益健康》
设计意图:小组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深刻明白水对人体的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及图片告诉学生饮料喝多以及喝自来水的危害,让学生知道饮料香甜、好看对我们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都有不好的影响。
设计意图 :用杯子这个实物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喝多少水,每天喝几杯才算健康。
设计意图:通过生生之间传递知识可以好的带动同伴养成不渴时也要适当喝水的习惯。
设计意图:还原生活中常见的画面,让学生反思自己,通过小组交流知道这样做是不对的。
设计意图:结合实际,告诉学生运动中和运动后到底该如何正确饮水。
设计意图:考察检验学生对于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重点。 |
||||||||||
课后 小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