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新课标 实践新课堂 ——曾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集中研修活动(五)
作者:许诗楠 日期:
2023-02-14 点击:
次
在秋高气爽的九月,庆祝新中国成立73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2022年4月教育部发行的新课标,在工作室前两次线上学习新课标构建新课堂的基础上,9月29日,工作室第五次研修活动在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举行。本次活动的内容包括讲座:《落实新课标 关注新变化 构建新课堂》、研修手册的学习、读书心得交流、论文写作交流、室内理论课展示五个部分。工作室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活动。
一、落实新课标 关注新变化 构建新课堂
上午,全体与会人员齐聚悲鸿实验小学曾娴体育名师工作室,开始研修活动。首先,是由工作室导师曾娴老师作《落实新课标 关注新变化 构建新课堂》的专题讲座。——让我们对新课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曾老师指出:要满足“教会、勤练、常赛”三类体育课实践需求,必须从学校体育和课堂教学两个层面把握。“新课标”颁布强调课程的整体性、完整性、结构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提出教师要采取大单元学习、跨学科学习、主题学习、学科实践、以及项目化学习等关注主题整合、与实践的学习方式。
二、读书心得交流
下午,在这书香弥漫的九月,工作室读书交流开始,大家分享阅读内容,畅谈阅读感受。吕岑老师的《学会自学》提出不要固步自封。要学会比自己好的、学问高的人请教。对不知道的知识要去了解。许珍珍老师从自身经历谈起,和我们分享了她的教育感受;张诚倩、钱俊磊等几位老师以新课标为抓手,谈了谈自己的感悟,结合自身教学经历使大家受益匪浅。大家从内心侃侃而谈,以真诚的态度、动人的语言互相感染,引起彼此深深共鸣。
最后曾老师也对大家提出:希望工作室全体成员与书籍携手同行,开启教育生涯的心灵之旅。让课堂充满智慧,让教育一路书香,让生命因书籍而更加厚重。
三、论文交流
论文是教育经验成果的理性表达,工作室也秉承着人人有课题,人人重论文的踏实目标,不断督促成员的实践研究与策略总结。在交流中形成科研思维和研究经验,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论文能力。工作室成员也分别对自己下一阶段的论文撰写和课题研究阐述了自己的构思和想法。曾老师也一一对学员们的论文或者课题框架进行了指导和修改。最后也提出总结:教科研工作是提升学校体育工作质量的重要抓手,也是体育教师专业能力的体现,只有有研究的意识,才能有研究的能力,才能有更高的教学水平。
四、体育室内理论课展示
之后,由工作室六位老师分别给大家带来了体育室内理论课的展示,一份份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一个个精美的课件,无不彰显几位体育教师良好的创新思维。不同的学段、课题,组织手段,让听课的各位成员纷纷鼓掌叫好。最后,曾老师也对六位老师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五、总结
最后,培育站导师曾娴老师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工作室的未来发展和成员们的个人成长提出了明确要求,她希望老师们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携手前行,共同进步。
独行疾,众行远。此次研讨活动是一次思维的碰撞、智慧的交融,老师们在思辨中提升了教育理念、拓宽了教学思路。相信在我们高频的教研交流中,定会激起更多智慧的火花。凝心聚力,研精致思,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