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为促进本区域青年体育教师的成长,有效发挥体育名师工作室的积极领航作用,5月27日宜兴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新学·好课堂”高峰论坛活动暨曾娴名师工作室第一次网络研修成功举行。
本次活动以网络会议的形式举行,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体育研训员刘俊伟、曾娴名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宜兴各小学体育教师均参与了活动。工作室两位老师进行了录课展示,其余教师参加了线上观摩。
一、聚焦课堂,提升实效
第一堂课由宜兴市城东实验小学张鹏飞老师执教五年级《小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课堂上,张老师采用情景教学模式和合作学习方式,通过巧用敲鼓的多种方式,改变学生运球节奏,循序渐进的开展了整节课教学,这样的形式既吸引了学生课堂的注意力,也提高了学生的练习兴趣。并鼓声与手势相结合方式,引导学生抬头观察场上形势,有效的突破了重、难点,实实在在的提高了学生的运动的能力,同时高效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主教材利用标志桶分别进行徒手练习、持球模仿、慢速练习、快速比赛的多种递进方式进行变速运球练习,在练习间隙丁老师还带领同学们裁判员手势的学习,鼓励同学们对小伙伴的表现进行打分,引导学生积极观察、大胆表达、乐于合作的精神。
二、围绕课标,深入学习
江苏省特级教师郭建明老师为我们带来了讲座《突出水平单元教学 聚集一体化课设计》。
首先他对两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
(1)张老师在钻研教材中应围绕“直线”做文章,加强课堂“学习小组”的建立,在一定任务驱动下进行多个不同要求的比赛,使学生在赛中练、赛中评、赛中思。 。
(2)丁老师在课的设计上认真钻研教材,能从“多元化”的练习素材中选择设计学生活动。如准备部分的运球“不倒翁”游戏,既复习了前面的高低运球动作,又为本课变速运球学习诱导学生重心变化,有机辅助了主教材的教学。一个好的游戏素材真可谓让学生变“零散”为“链接”。
接着他从(1)理解两个概念“大单元”和“结构化”,
(2)深研教材内容,让教学变“局部”为“整体”,
(3)重组课时模块,让教学变“分散”为“整合”,
(4)整合设计素材,让教学变“零散”为“链接”,
(5)整体推进课堂,让教学变“浅尝”为“深究”五个方面进行了非常深入的剖析。
他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验证了基于课堂教学实践的课标理解是最有效的反思和回应。
三、凝心聚力,协同发展
教师发展中心体育研训员刘俊伟老师肯定了每一位参加活动的老师认真学习的态度,并提出我们每一位教师要围绕新课标做到认真学、早思考、善实践。
工作室导师曾娴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希望每一位成员能用心走进新课标,慧心地实践新课标,在教学中努力创新,不断进步。
每一位学员也表态会用行动去践行所学,灵活应用,向着新目标做的更好。
撰稿:丁 陶
编辑:许诗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