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念引领 为未来而教 —读《未来教师的大概念教学设计》有感
作者:钱煊 日期:
2023-08-30 点击:
次
大概念引领 为未来而教
—读《未来教师的大概念教学设计》有感
范炜
《未来教师的大概念教学设计》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未来教育的趋势以及如何进行创新教育的设计。通过这本书,我更加清晰地了解了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以及未来教师所需具备的素质。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确指出,要进一步精选学科内容,重视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使课程内容结构化,以主题为为引领,使课程内容情境化,促进核心素养的落实。
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未来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教学方法。在未来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未来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科技的应用能力,将教育科技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布鲁纳强调,无论教师教授哪类学科,一定要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有助于学生解决课堂内外所遇到的各类问题。
本书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案例,这些方法和案例可以帮助未来教师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其中,作者提到了教学理念、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未来教师更好地构建教育生态,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本书还提供了一些教学案例,这些案例可以帮助未来教师更好地了解创新教育的实际操作,从而更好地开展创新教育工作。
学生在学科学习中的时间和内容都是有限的,如果学生学到的只是零碎的知识,那么这些知识往往就缺乏生长力,终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被忘得一干二净;即便就应付考试来说,因为没有统摄性就难以达到深层理解,同样也无法应对灵活多变的题目。
未来教育的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教学方法的未来教师,未来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创新教育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教师需要具备教育科技的应用能力,将教育科技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大概念”自身具有的统摄性,使其像磁石一样,对知识具有“吸附”作用。如果我们的教学以学生理解“大概念”为目标,知识的学习就会被赋予意义,并在未来持续发生作用。
莫豪庆在《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中提出:在大概念统摄下,使教学系统化、教学整体化、内容结构化,围绕运动项目结构进行教学,将一系列运动知识技能整合为一个具有共同属性和规律的知识技能体系,指向完整运动的学习。
并对大概念统摄下体育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提出建议:
一是单元整体设计需准确提炼大概念
大概念应结合《课标》,重视“目标统领内容”要求,从项目特征、运动能力特征、运动方法特征等方面抓住学科(项目)本质和核心任务,促进学生打通运动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打破单一教材(知识技能点)学习和教材顺序、课时、学段界限,展开主题式教学设计与学习,形成整体运动认知,帮助学生形成“动作合并同类项”,提升其运动能力,使其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二是教学内容“少而精”,聚焦学段核心内容
单元教学内容要重视知识技能横向协同的内容体系学习,既要关注知识技能学习的“上接下联”,又要重视其“左顾右盼”。同时,还要重点突出,引导并帮助学生体验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引导学生领会体育学科蕴含的思想方法。
三是单元设计应体现有序性、整体性、情境性
“单课时间太短,不能实现复杂的学习目标。”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相比‘一课一得’的传统模式,不仅是形式上的统整,更重要的是其紧密连接单元学习内容”。在考虑学生的运动经验和认知水平的基础上,着重按照运动技能内容由简到繁、能力培养由单一到综合(如从单一运动技能学习到结构化运动技能学习,再到真实情境中运用学习)、情感体验由浅入深(如学习环境从熟悉、直接转向陌生、间接的真实环境)的规律建立。让学生通过对一个单元有序的、整体性的深入学习,实现对学科知识技能体系、逻辑体系、能力体系和价值体系的整体建构和认知。
四是单元评价体现学科素养,无“主角”与“配角”之分
大概念统摄下的单元整体设计与评价不应存在运动技能学习的“主角”与“配角”之分,它既体现“内容学习整體性、学生发展整体性”,也体现“学习评价整体性”,评价应该提升至学习结果的综合表现和整体刻画,并让形成性评价贯穿教学的全过程,逐步形成“任务—活动—评价”过程,强调评价应指向运动技能“迁移与应用”的综合教育价值,既综合运用运动技能又实现综合育人的价值。
未来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未来教师需要具备创新思维和教学方法。在未来教育中,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同时,未来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科技的应用能力,将教育科技融入到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未来教育的发展方向,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未来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未来教育需要具有创新思维和教学方法的未来教师,只有不断探索和创新,才能更好地打造全面发展的教育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