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学》读后感
作者:钱煊 日期:
2023-06-20 点击:
次
阅读《当代教育学》一书后,我受到了很大启发,我觉得老师若想把认真准备的课付诸实施,把教学原则成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还必须达到上好课的一些基本要求:
一、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表达清晰、组织严密、课堂气氛热烈、目标明确,是指上课时老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养成些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等,也就是要明确教学目标,在一节课上,师生的活动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教师上课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有时插科打浑,为了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时把内容引申出去,涉及了新课标和教科书以外的某些知识,甚至有相当广度,只要是有利于目标的完成,都是可以的。但是东拉西扯,做那些与实现目标无关的事,应予以否定,对学生也同样,教师要及时发觉并纠正学生,引导学生及时努力地完成任务。
二、重点突出,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点内容的教学上,不要对所有任务和所有内容平均使用时间和精力,对细枝末节的知识可以蜻蜓点水地一带而过,对重点知识、概念和技术动作要花力气教学,对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懂、弄清、并能够熟练掌握。
三、内容正确,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应该要求学生作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教师就要及时予以纠正,学生心目中的教师往往是崇高的、万能的,他们会向教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待学生的疑问应持谦虚、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轻易作出没有把握的回答。当教师没有把握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说:“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是否有哪位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打算查些资料弄明白之后再回答你们”“我对这个问题没有研究,是否可以请教老师?”“对这个问题恐怕要看看有关材料,我和你们共同学习”,教师的虚心、严谨的治学态度能感染学生,使他们潜移默化、逐渐形成科学的态度
四、方法得当,是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要善于选择方法创造性加以运用,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方法本身无所谓好坏但不同的方法有不同的使用范围,教师上课运用的方法要与教学情境相适合。譬如,对尚未定论的争议问题,与其盲目使用讲授法,不如用小组讨论法:为了让学生认识一个他们不熟悉的技术动作,采用讲述来描述,不如用示范发更加直观等等。
五、气氛热烈,是指课应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发挥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在课上要边教边观察学生的反应,根据学生的反应调节自己的教学。一旦发现学生反映漠然、注意力分散,要立刻找原因发挥教学机智,通过调整内容、方法、管理三个方面去激起学生的积极状态,如果内容太深了,就该尽量的浅显的方式来揭示的本质;如果进程太慢了,就该立刻加快来完成:如果学生太疲劳了,就该改个方法,如改讲授为议论或谈话,甚至讲个与课题有关的体育名人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教学是一门艺术,是无止境的,作为一名青年教师,要把课上得如同艺术创造的精品,实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有意识地长期追求和探索,才能走上更高的山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