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今天有幸观看潘绍伟教授关于2022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详细解读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相比于2011年版的课程标准,这一版本以培养核心素养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逻辑起点,远超上一版的三维目标。核心素养是学生的一个综合体现,要求课程最关键部分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其内容是学生掌握和运用体能和运动技能,提高运动能力;学会运用健康与安全的知识和技能,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与体育运动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体育品德,从这三个方面去充分体现课程“健身育人”的本质特征。
在讲座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核心素养的要义不是学生会了什么,知道了什么,而是将自己的所学用于回答与解决实际问题,并有利于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也应该带着这样的思维,而不是刻板地去让孩子们练习某个动作,进行某种项目的锻炼。我们应当思考如何将以往单一传授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过程转变成培养核心素养的过程?如何在引导学生掌握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又可以激发运动兴趣,学会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探索与研究。
从内容上来说,2022版新课程标准强化了课程的育人导向,更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个性培养。我们基层体育教师关注的不仅仅是教学计划和内容是否完成,学生是否达到目标,更要把学生的健康意识、合作意识、探究意识作为重点。例如在前不久我执教的一节《篮球行进间直线运球》,在对直线运球方法进行介绍时,并不是直接地告诉学生所有的知识点,而是采用让学生自己去体验直线运球,探索触球位置的方法。对于一些学生可以尝试的运动技能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的让学生自己去合作、讨论、探索,我们做好孩子们探索过程中的引导工作,把课堂的主体地位真正地交到孩子们的手中。
最后总结下来,2022版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提高了,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角,教育的主体和获得知识的主动者,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我们的学生都能享受到体育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