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成果分享

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的教学分析

作者:丁陶  日期: 2024-08-30  点击:


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的教学分析

丁陶

(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要:随着青少年啦啦操运动的普及与发展,旋转技巧在啦啦操表演中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针对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的教学进行分析,旨在提升青少年啦啦操表演的观赏性、动作的连贯性与流畅性,以及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本文详细阐述基本旋转动作、旋转速度与控制、旋转与跳跃结合及旋转技巧多样性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提出分解动作教学、逐步增加难度、镜像练习与反馈、音乐与节奏配合以及辅助工具使用等策略,同时强调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教学注意事项。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注意事项能够显著提高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教学方法;安全意识;个体差异

随着啦啦操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其竞技性和艺术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员而言,掌握高水平的旋转技巧是提升团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良好的旋转技巧不仅能增强动作的表现力和连贯性,还能提高运动员的自信心和技术水平。然而,旋转技巧的学习需要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和细致入微的安全保障措施,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对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教学分析,提出一套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教练员提供参考,促进青少年啦啦操运动的发展。

1  旋转技巧在青少年啦啦操中的重要性

1.1提升表演观赏性

旋转技巧在青少年啦啦操中的运用,不仅增加动作多样性,还极大提升表演视觉冲击,运用精准而优雅的旋转,啦啦操运动员能在有限表演时间内,展示出更加丰富和立体的动作画面,旋转动作以其独特的动态美感和力量展示,瞬间抓住观众眼球,使整体表演层次分明,亮点频现。

1.2增强动作连贯性与流畅性

旋转技巧在青少年啦啦操中扮演着连接各动作环节的桥梁角色,对于提升整套动作连贯性和流畅性至关重要,要求运动员在极短时间内完成身体重心的转移、力量与速度的精准控制以及空间方向的迅速判断,这一系列复杂的身体协调过程,使得旋转成为连接前后动作、保持整体节奏流畅的关键环节。通过反复练习与打磨,运动员能形成肌肉记忆,使旋转动作与其他动作无缝衔接,从而展现出啦啦操动作的连贯美与和谐美,这种流畅性不仅提升表演整体效果,也体现运动员高超的技术水平和团队协作能力。

1.3提高运动员综合素质

旋转技巧的训练对青少年啦啦操运动员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深远影响,极大考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及平衡感等,促使运动员在日常训练中不断挑战自我极限,全面提升身体机能。旋转技巧还促进运动员之间的默契配合与团队协作,因为在啦啦操表演中,旋转往往不是孤立的动作,而是需要与队友的动作相互呼应、协调一致,为运动员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  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教学内容

2.1基本旋转动作

青少年啦啦操的基本旋转动作是迈向更高水平技巧的基石[2]。在训练中,需着重进行头部定点旋转练习,要求青少年站立,头部保持稳定,以颈部为轴进行缓慢旋转,每次顺时针、逆时针各转动十圈,时间约为两分钟,同时进行单脚旋转训练,单脚站立,另一脚微微抬起,以支撑脚为轴进行旋转,每次旋转五圈后换脚,重复五组,时长约十分钟,还可进行手臂辅助旋转,双手伸展与身体呈九十度,随着身体旋转而有节奏地摆动,每次进行八圈,重复四组,时间约为八分钟。在进行基本旋转动作训练时,要强调身体的直立与平衡,旋转过程中头部、肩部、髋部保持在同一垂直轴线上,脚尖绷直,腿部用力稳定身体重心,借助反复练习,让青少年逐步掌握旋转的节奏感和稳定性,为后续更复杂的旋转技巧打下坚实基础。

2.2旋转速度与控制

对于青少年啦啦操的旋转速度与控制训练至关重要,首先进行匀速旋转练习,青少年围成圆圈,跟随音乐节奏进行匀速旋转,每次持续三分钟,重复三组,接着进行加速旋转训练,从缓慢旋转逐渐加快速度,感受不同速度下身体的控制能力,每次加速旋转两分钟,重复四组。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呼吸的调节,保持平稳的呼吸有助于更好地控制身体,同时通过眼神定点来增强旋转稳定性,在旋转过程中始终盯着一个固定点,避免视线晃动。此外,利用标志物进行旋转控制练习,在地上放置不同颜色的标志物,青少年在旋转过程中准确地经过每个标志物,以此提高旋转的精度和控制能力,促使青少年更好掌握旋转速度变化,提升对身体控制能力。

2.3旋转与跳跃的结合

青少年啦啦操中旋转与跳跃的结合是极具表现力的技巧,开始进行简单跳跃后旋转训练,青少年先进行小幅度跳跃,落地瞬间顺势进行旋转,每次跳跃旋转重复六次,时长约为五分钟,接着进行连续跳跃旋转组合练习,连续进行两次跳跃后进行一次旋转,如此循环,每次进行五组,时间约为八分钟。在训练中,要注意跳跃的高度与力度,确保落地稳定后再进行旋转,避免受伤,同时强调身体的协调性,跳跃与旋转的衔接要自然流畅,通过不断练习,青少年在旋转与跳跃结合中展现出活力与动感,提升啦啦操表演效果[3]。

2.4旋转技巧的多样性

为丰富青少年啦啦操的表演,需注重旋转技巧的多样性训练。开展复合旋转练习,如连续进行头部旋转、身体旋转和腿部旋转的组合动作,每次进行四组,时间约为六分钟;进行旋转方向变化训练,随机改变旋转方向,顺时针、逆时针交替进行,提高青少年的反应能力和适应能力,每次进行三分钟,重复四组;还可加入道具进行旋转训练,如手持彩带进行旋转,增加视觉效果,每次进行五分钟,重复三组。在训练过程中,鼓励青少年发挥创意,尝试不同的旋转方式和组合,展现个性与风采。

3  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教学方法

3.1分解动作教学

旋转技巧作为啦啦操中的核心元素之一,其教学首重分解动作的精细剖析[4]。采取“化整为零”的策略,将复杂的旋转动作拆解为起步、加速、维持平衡、减速及收尾等多个基础环节,例如教授“阿提秋”旋转时,首先聚焦于站姿调整与脚部力量的准备,确保青少年能够稳定起步,随后通过慢动作示范与讲解,引导青少年体会腰部发力带动旋转的微妙变化,进而强调手臂的自然摆动以辅助维持旋转速度与稳定性,最后教授如何在旋转结束后优雅地控制身体平衡,完成流畅落地。训练过程中,每个分解动作均需反复练习,直至青少年能够熟练掌握并自然衔接,形成完整的旋转动作链。每个子动作均设定明确的训练目标,如起步蹬地练习重复20次,每次持续5秒,旨在强化肌肉记忆与力量输出,通过反复练习与即时反馈,青少年能够逐步掌握旋转技巧的各个细节,为后续连贯动作打下基础。

3.2逐步增加难度

在青少年初步掌握旋转技巧的基础动作后,教学需循序渐进地增加难度,以挑战并提升青少年的技能极限,包括提高旋转速度、增加旋转圈数、引入组合动作等,例如从基础的“一圈风车转”开始,逐步过渡到“连续两圈风车转”,再进一步结合跳跃、转身等动作形成复杂组合。训练过程中,教练需根据青少年的实际情况调整训练强度,确保既不过度训练导致伤害,又能有效激发潜能,每次增加难度前,都会安排一段时间的适应性训练,如增加旋转前的准备动作练习次数,从10次增加到20次,每次持续15秒,帮助青少年逐步适应并提高身体控制能力。

3.3镜像练习与即时反馈

镜像练习是提升旋转技巧精准度与美感的有效途径,青少年面对镜子,不仅能直观观察自身动作形态,还能通过对比标准动作进行自我纠错[5]。教练员在此过程中,应鼓励青少年细致观察每一个动作细节,如身体姿态、手臂位置、面部表情等,力求达到内外兼修,同时教练员需提供即时、具体的反馈,指出青少年动作中的亮点与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即时反馈机制有助于青少年迅速调整动作,加速技能掌握进程。此外,利用视频录制技术,让青少年观看自己的旋转动作回放,也是一种有效的自我反思与提升方式。

3.4辅助工具使用

在旋转技巧训练中,合理使用辅助工具能显著提升训练效果与安全性,例如,平衡垫、旋转盘等器材可用于增强青少年的平衡感与旋转稳定性;弹力带、阻力伞等工具则可用于增加旋转时的阻力,锻炼腿部与核心肌群的力量。使用平衡板,青少年站在平衡板上进行旋转练习,增强腿部的平衡感和核心稳定性,每次练习时间为八分钟,在平衡板上进行不同方向、不同速度的旋转尝试;弹力带也是一个有效的辅助工具,将弹力带固定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腰部、手臂等,在旋转过程中感受弹力带的阻力,从而更好地控制身体的动作和力量,如将弹力带固定在腰部,进行旋转时可以更好地体会腰部的发力和扭转。还可以利用瑜伽球进行辅助训练,青少年坐在瑜伽球上进行旋转动作练习,锻炼臀部和腹部的肌肉力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每次使用辅助工具的练习可进行三组,每组之间适当休息。

4  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教学注意事项

4.1强化安全意识和保护措施

在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的训练中,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的因素。教练需将安全意识深深植根于每一次教学与练习中,通过实例讲解、视频分析等方式,让学员深刻理解旋转动作中潜在的风险点与预防措施,设置专业的训练环境,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护膝、护腕等,以减轻意外摔倒或碰撞带来的伤害。同时,教练需全程监督训练过程,对学员的动作进行实时评估与调整,一旦发现不当行为或潜在危险,立即采取干预措施,确保训练安全有序进行。

4.2注重学生个体差异的适应性

每个青少年学员在身体条件、柔韧性、力量及协调性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这些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教练需通过体能测试、技术评估等手段,全面了解学员的身体状况与技能水平,为每位学员量身定制训练计划。对于基础薄弱的学员,增加基础动作的练习次数与时间,强化其基本功;对于能力较强的学员,则适当提高训练难度,挑战其技能极限。

4.3培养正确动作技巧与心态

正确的动作技巧是旋转技巧教学的核心,而良好的心态则是支撑学员持续进步的关键。教练需通过示范、讲解、慢动作回放等多种方式,向学员清晰展示旋转动作的标准姿态与发力技巧,引导学员逐步掌握动作要领,在纠正错误动作时,采用正面引导与耐心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员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同时,注重培养学员的自信心与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鼓励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勇于尝试、敢于突破,通过模拟比赛、表演展示等活动,增强学员的实战经验与心理素质,为其在未来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奠定坚实基础。

5  结论

本文对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教学进行全面分析,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注意事项能显著提高学习效果。未来,应持续探索创新教学手段,结合科技辅助训练,进一步提升青少年啦啦操旋转技巧水平,同时加强安全保障,注重个体差异,培养青少年良好心态,推动青少年啦啦操运动不断发展,为其综合素质提升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章明地.爵士啦啦操成套动作中转体类技术技巧动作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20.

[2]牟狄.旋转类技术动作在花球啦啦操成套中的运用分析——以2019年世锦赛前八名队伍为例[J].新体育·运动与科技,2023(1):41-44.

[3]李苓栩.芭蕾基础训练对舞蹈啦啦操转体技术的促进与实验研究[D].广州体育学院,2021.

基金项目:本文为江苏省“十四五”规划课题:“指向品格提升的农村小学啦啦操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XC-c/2021/17)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