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体育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及建议

作者:左明远  日期: 2025-04-14  点击:
小学体育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及建议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与发展,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德育教育有机融入进来,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逐步的培育与强化,同时依据“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理念,对学生展开更具有专业性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本文对小学体育教学中科学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希望可以对广大小学体育教师具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德育教育;融入必要性
前言: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该对学生进行体育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讲授,也应该将德育教育理念融入进来,对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进行有效的培育与强化。另外,教师也要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能力的强弱,为学生开展更优质的体育教学内容,逐步渗透德育教育知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切实推动我国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现代化发展与进步。
一、小学体育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通常情况下,小学体育教学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逐步的锻炼与强化,而科学进行德育教育知识的融入与渗透,可以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知识引导,帮助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将自身的人生价值观念结合起来,逐步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通过开展这样的体育锻炼集体活动,有利于强化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意识,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坚强意志力进行有效的锻炼。由于在参与各种体育运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与挫折,这个时候,教师应该运用激励性的体育教学语言,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坚持下去,逐步培育学生的增强意志力,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发展[1]。最后,借助于一系列的体育教学活动,可以对学生的规则意识进行有效的培育,帮助学生养成自觉遵守法律法规、遵守纪律等优秀的品质。另外,一系列的体育教学与比赛活动都可以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有利于对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理智的约束,潜移默化中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成长与发展。
二、小学体育教学融入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依据小学体育教学课程特征,明确德育教育融入点
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该依据小学体育课程的特征,找准德育教育渗透的切入点,将更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知识渗透进来,强化学生的身心素质发展。同时,教师应该依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认知能力的强弱,在开展一些田径运动、篮球运动、体操运动等教学活动时,有意识地渗透一些游戏化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2]。接着迎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点等,灵活安排相应的体育教学活动内容,及时的抓住德育教育融入点,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德育教育指导,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例如,在不良天气状况下,教师可以抓住室内教学活动的教育契机,及时的对小学生进行健康知识与体育运动技巧相关理论知识的讲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我国重要颁奖仪式上,优秀的体育健儿领奖的场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热情。借助于直观化的运动知识的观看,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增强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为国争光的伟大信念。通过营造趣味性的小学体育教学氛围,伴随着我国的国歌以及运动健儿的自豪之情,逐步对小学生的精神品质进行有效的熏陶与感染,潜移默化中强化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和热情。
(二)依据小学体育竞技活动特征,培育学生的自信心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体育竞技活动的特征,为广大小学生优选一些体育比赛项目,帮助学生参与进来,强化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对学生的身心素质进行有效的锻炼与强化[3]。例如,为了锻炼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强化学生的竞争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参加“老鹰捉小鸡”这样的竞赛性游戏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游戏活动的过程中,锻炼小学生的思维反应能力,巩固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集体荣誉感等,充分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体育活动氛围,调动学生的体育热情和积极性,指示学生自觉的参与到体育游戏活动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各项体育技能,培育体育精神。例如,小学体育教师可以依据低段小学生的特征,鼓励小学生进行单双脚跳的动作,锻炼学生的灵敏力以及协调能力。接着教师可以将单双脚跳的体育运动内容创编为一些灵活性的体育小游戏“创意青蛙跳”,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热情,指导学生在参与这样的游戏化锻炼过程中,明确游戏规则以及评分标准,促进学生自主参与到游戏中,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比如,教师可以将“创意青蛙跳”游戏活动过程中的队员配合、队员激励等有机融入进来,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明白“创意青蛙跳”游戏活动的内容,同时反思失败的原因,积极进行课程反思与总结,强化自身的快乐体验感,寻找到自身的不足之处,逐步培育并强化小学生的运动自信心和成就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
(三)创设体育活动情景,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依据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点,为学生创设出优质的体育活动教学氛围,对学生的意志品质进行逐步的培育与强化[4]。例如,在进行“跑步”训练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语音设备,为学生播放动听的激昂音乐,接着鼓励学生及时的进行短跑训练,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与热情,对学生的反应力以及灵敏素质进行理性锻炼与强化。接着,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接力跑”运动的训练,帮助学生明确“接力跑”的运动规则,培育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教师可以看哪一组的学生跑得更快、接力棒传接的更稳等,对各个小组的接力跑结果进行有效的打分,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将坚持不懈的顽强意志品质有机融入进来,帮助学生产生“继续坚持,继续忍耐,完成运动目标的决心。”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养成顽强的意志力,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最后,教师可以利用语音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舒缓型的音乐,帮助学生及时的进行身心调整,舒缓身体的各个组织部位,帮助学生能够及时的进行身体放松,缓解学生的体育竞争压力,帮助学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逐步强化奔跑的各种技能与技巧,锻炼学生的灵敏反应力以及协作能力等,同时还可以纠正学生的跑步姿势,促进学生提升快速跑的能力,培育学生的顽强意志力。
(四)明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全面提升小学生的素质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知到德育教育知识渗透的重要意义与价值,结合体育运动的教学需求,优化体育教学内容,对学生展开更高效的体育教育,培育并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性,调动学生的体育运动积极性,帮助学生能够真正的热爱体育活动,科学形成终身体育锻炼意识,自主参与到体育锻炼过程中,对学生的运动精神品质进行逐步的培育与强化。比如,帮助学生养成顽强拼搏、积极向上、不怕困难、遵守纪律等优秀的道德品质,与其他同学团结起来,展开集体活动。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爱玩的天性,也是正确三观形成的核心时期。因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体育锻炼氛围,对学生进行相关体育基础知识的教学,融入一些健康理论,强化学生的道德素养[5]。例如,在进行课间操活动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一些德育教育知识渗透进来,将这些课外体育活动与德育知识融合起来,真正利用课内外教学,强化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与应用。另外,小学体育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实际体育锻炼学情,进行认真的观察与分析,对其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及时的进行物质奖励以及精神激励,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意识,科学培育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帮助学生能够养成自我参与体育锻炼的优秀习惯,对学生的终身体育运动意识与能力进行逐步的培育与强化,潜移默化增进学生的行为规范,引导学生提升是非辨别能力,能够在参与体育运动的过程中,提升运动技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品质。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时,应该将德育教育渗透进来,强化学生的身心素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为了实现这样的优质素质教育,广大一线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将德育教育落实下去,强化学生的德育知识学习,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成长,逐步形成优秀的道德品质,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教育基础。
参考文献:
[1]麻广一,宫士君.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问题、对策[J]. 嘉应学院学报,2021,39(06):86-91.
[2]陈朝辉. 浅析德育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J]. 田径,2021,(12):58-60.
[3]杨宏平.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研究[J]. 科技资讯,2021,19(07):203-205.
[4]单文成. 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现状及策略分析[J]. 当代体育科技,2020,10(29):124-125+128.
[5]刘新军.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体育课堂德育渗透的研究[J]. 科技资讯,2020,18(25):181-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