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对体育课开展太极拳教学的探讨

作者:潘冰艳  日期: 2025-04-13  点击:
对体育课开展太极拳教学的探讨
宜兴市新庄小学 潘冰艳
【论文摘要】: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主要内容,它是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学习太极拳有利于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可以促进学生的耐性、悟性、柔韧性的发展,对学生的毅力、意志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太极拳  体育课

太极拳是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动作圆活并处处带有弧形,绵绵不断,前后贯穿。主要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气沉丹田,对内能理脏腑,通经脉,调经神。对外能理关节,强筋骨,壮体魄。太极拳是我国民族文化宝贵遗产,又是《全民健身计划》推行的普及项目。太极拳一旦被掌握,任何人都可以独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自我演练,是学生终生从事体育锻炼的理想运动项目。
在平常的学习当中,学生学习压力比较大,脑力活动比较多,因此一部分同学参加的体育活动相对较少,个别同学除了学习外,很少参加体育运动,运动量比较小,大部分时间没有达到运动效果。太极拳健身作用价值很高,对健身养生有着特殊的功效。太极拳以意念引导动作,符合人体的生理保健要求,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还能对人的心情进行调节。使大脑和身体、心理得到安静和平衡。消除头脑的紧张、忧愁、恐惧,摆脱病态心理,可以对人们身心进行调节,使人的心情愉快、心情平静,可以提高免疫力,增强体质。为使学生快而正确地掌握全套动作,本人根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就太极拳教学的讲解与示范进行了一些探讨。

一、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突出重点讲解
抓住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学生兴趣,产生愉快学习的情趣。对于从未接触过太极拳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太极拳的动作结构,套路结构,动作名称以及移动路线都很陌生。此时,教师首先应根据学生心理现状,向学生介绍和展示正确的动作过程和技术要领,使学生通过视觉器官直接感受教师正确的形象示范,启发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成套动作前,教师应向学生讲清楚太极拳的特点和生理保健作用,让学生明确学习太极拳的重要价值意义,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去练习,达到终生受益的目的。
教师在讲解时要突出重点,使用的语言不仅要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接受,而且要便于学习记忆。最好先进行太极拳的单个动作练习,教师可将类型相似的动作进行必要的归纳,对动作要点、特点、重点进行讲述。在讲解时不仅要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更要注重对路线、方向的变换以及手、眼、身法、步法的协调配合。例如:“野马分鬃”、“揽雀尾”两式中外形大体近似,但却处处蕴含着许多细微的变化。“绷”臂动作就是相似而质异。这样教师在成套的动作教学过程中可缩短讲解的时间, 使学生更快更好的掌握动作。
对于比较复杂的动作,学生往往会有畏难情绪,易产生急躁,这时教师应积极引导,耐心启发,及时给予口头表扬,这样有利于消除学生急躁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多方位灵活示范
由于太极拳动作连贯圆活,上下相随,节奏比较缓慢,教学中适宜用同步示范,即教学示范的同时,学生随动作练习。像其它体育项目教学一样,太极拳示范可采用正、背、侧面等多种示范,甚至斜面示范,主要根据动作的复杂程度以及动作的移动方向选择,既便于学生跟着教师的示范直接练习,又便于教师观察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及时得到反馈信息,更有效地掌握和控制教学进程。
在教授复杂的动作或组合动作时,宜多采用背面示范,学生不需要更多的思索和判断,即可直接追随教师的示范动作进行模仿练习。特别是在进行套路练习时,更采用背面示范,以帮助学生看清楚整套动作的路线和方向,侧面示范也是在太极拳教学中经常采用的,太极拳套路第一式便是向左侧运动,示范者向左转体90度,起势时的背面示范便自然而然地变成侧面示范。
在教学中,要根据具体动作使用多种面向结合的示范,使全体学生都能看清楚。如“搂膝拗步”的整体动作及上下肢动作的教学应以侧面示范为主。但为了让学生看清楚上步的位置,两腿间宽,两手左右运动的弧度及躯干动作的幅度,采用正面示范,辅助进行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三、示范站位和动作变换需相互贯穿
采用集体教学的形式进行太极拳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方便教学,使示范取得更好的效果,必须很好地组织队列队形,以使所有学生能清楚地观看示范。学生站队通常采用方阵或长方阵队形,切忌队形拉得过长或过宽,以致远端学生看不清示范动作。
由于太极拳套路演练的路线主要是向左运动,所以教师多半站于队伍的左前方示范为于太极拳套路中的动作方向不断改变,练习者的面向也在不断改变,常常在前一个动作时,教师位于队伍的左前方,而做下一个动作时,练习者向后转体180度,教师即变为站立于学生的右后方了。因此教师应注意不断调整自己的示范位置,及时环视,以保证示范动作在学生的正面视野范围之内进行。示范站位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双风贯耳”动作完成之后,转入重心后移时,教师应令学生原地停止不动,自己迅速变换示范位置,转移到队形对角线的另一端,接做转体动作,学生转体中即观察到教师的继续示范,以保证套路或某一段动作连续进行。
在太极拳教学过程中,讲解、示范、站位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同时也是不断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教学中只有把握太极拳的讲解与示范,才能取得教法捷径,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从习惯培养开始
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在室外上课不为外界干扰所分心,高度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讲解的习惯。
课前培养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习惯,以便了解下次课要学习的内容,对课中的重点、难点提前预习是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课中教师在进行动作示范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习惯,让他们切实把握每个动作的结构和完成顺序。特别是一些细微的手法变化更要认真加以注意,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动作运动表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对较复杂的动作,在讲解后不要直接进行示范领做,而要将动作先慢速至正常速度的示范进行几次,使学生通过认真观察,进一步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之后再进行示范领做。
太极拳教学中,动作学会之后,必须经过经过学生亲自实践,反复练习,才能较快地掌握动作技术,并得以巩固和提高。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能满堂灌,而要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练习以使其消化,吸收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上课时学生只有把听到教师对动作的技术讲解和看到的动作示范,通过大脑的思维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较快地领会动作含义和掌握动作技术要领,特别是难度技术大的技术动作,如果不动脑筋,而一味的蛮练、死练,不仅会消耗不应该消耗的力气,而且还可能将动作学走样,从而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要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使其想、练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太极拳作为武术优秀拳种,是受全民喜爱的一种运动,经常打太极拳对学生很有益处,学校应加大太极拳健身、修心、养生功效等方面的宣传,营造有利于太极拳推广和普及的氛围,发挥其在学生当中的巨大作用。正确的讲解和示范动作的教学,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掌握太极拳的技术动作,增强体质,全面掌握技术动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