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提问,是一门艺术 ——对小学体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作者:潘冰艳  日期: 2025-04-13  点击:
提问,是一门艺术
             ——对小学体育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研究
                                          宜兴市新庄小学 潘冰艳

摘要:目前小学体育教学中,学生往往只按照教师提出的练习方法和手段按部就班的进行练习,学生普遍认为体育课只是身体的锻炼和素质的提高,不需要提问、质疑、思考,从而使得技术动作的掌握增加了难度,导致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体育课的现象产生。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必须体现身体练习与思维活动的紧密联系,以构建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平台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此,我对小学体育课堂中教师的提问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体育课堂;提问;有效性

作为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提问,不仅应是师生交流的粘合剂,而且还是思维灵感的催化剂。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好课就由一串好问题构建。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提问的时候要多“设身处地”,问到点子上,问到心坎上。提问要有针对性,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难易结合。针对教材,针对学生,有的放矢。从某种意义上讲,一堂课“启发”得是否成功,就看你“提问”得是否精彩。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围绕教材重难点
    一个好的问题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创造的萌芽,达到培养学生好问善思的目的。老师要使自己提出的问题有价值、有思考性,就必须熟知教材,围绕教学重难点,针对教学目标巧妙地设计问题以及提出问题的时间点。
结合教学重难点,运用简单的物理演示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质的变化。如:我在教《前滚翻》的专门练习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滚动时整个胸露出来,造成翻滚不过的技术性错误。教师应该意识到这是由于翻滚时没有挡胸,没有低头而造成的。教师就要针对原因来解决问题,分别推篮球和一块长方形木块,组织学生观察结果,反复几次,就要提出:“为什么篮球会向前滚动而木块不呢 ?”学生深思后纷纷举手回答。归纳学生的见解为:篮球会向前滚动,由于篮球是圆形的,接触地面比较小,所以很快向前滚动。而长方形木块接触地面较多,所以很难向前滚动。教师根据前面的总结,并指出学习前滚翻的动作要和篮球滚动一样,把身体贴紧大腿并低头,身体成球形姿势。通过上述的启发,学生能够运用圆形滚动的原理进行练习,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二、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握问题难易程度
问题太简单达不到思考的目的,问题太难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问题难易程度取决于学生能否认真思考且回答正确。小学体育教师在设计课堂问题时要认真掌握课程标准,要清楚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要了解所教年纪学生所能具备的知识和回答问题的能力,还要在作问题时,利用提问本课学习口诀来加强动作认知。小学体育课堂,不同的年级段学生的认知能力、思考能力、回答问题的能力也不同。面对不同年级段的学生,小学体育教师要给出不一样的问题等待时间,给出充裕的时间让学生思考。不同层次的问题所需要的等待时间也不同,一般情况下,记忆理解性的问题用时较短,分析评价性的问题用时较长,观察发现性的问题适合即问即答。小学体育教师在能够充分给予等待时间的前提下,不但要学会“问”,还要 “巧问”,才能做到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不是为了故意问倒学生,老师提问时,要站在孩子的高度,根据学生知识能力心理特点,恰当把握提问的“度”,做到张弛有度,难易适度。为此,老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有效的、富于启发性的提问,在合理的、关键的地方恰当地提问,注意问题的难易度,使学生在课堂中迸发出智慧的火花,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三、采用新颖的提问方式
直问和曲问。直问就是直截了当地问,问的主旨即在直接的答案。曲问是一种迂回问法,即所谓问在此而意在彼。例如,在讲投掷项目的出手角度时,这时教师问:“投掷的角度为多少度时投得最远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45度。”教师又问:“既然 45度投掷最远,为什么投时的出手角度小于45度呢?”学生感到问题愈深,于是议论纷纷,对这个问题产生了兴趣。这种提问有很强的启发作用,有时虚提一问,无需正面回答,目的是引导学生去探索。曲问和直问都经常用到,直问开门见山,单刀直人,曲问曲径通幽,发人深思。
单问和重问。单问,就是集中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集中释疑。有时堂课就是由一个或几个单问组成,提问既成线索,又显出层次。重问即连续问在短时间内多次提问。例如,教师问:“在田赛项目跳高中比赛成绩相同应如何判定名次?”学生回答:“在出现成绩相同的高度中,试跳次数较少者名次列前。”此时教师没有马上指出是对是错,而是问:“如成绩仍然相同如何判定?”这么一问学生开始发现问题。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这样判定名次,有的说那样判定名次。这时,教师趁热打铁根据田径竞赛规则逐字、逐句进行讲解、分析,并列举实例进行操作。单问有稳扎稳打的效果,重问有层层逼近的效果,在讲课中也是各有各的用处。
明问和暗问。明问,就是提问时有明显的问句出现。暗问却不然,它用的不是问句,但在陈述中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疑问。总之,课堂上提问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思考问题,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思维的客观规律,善于创设情境,掌握提问技巧,从而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运用多种有效提问模式,把握提问时机
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体育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只出现教师向学生提问的单一提问模式,课堂提问时,可以出现学生向教师提问,或者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提问。经过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小学体育课堂呈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氛围。结合有效提问模式的改变,在学生感兴趣时,在动作认知过程中,在思维发散中,把握提问时机,做到有效提问。例如,在体操前滚翻的学习中,教师示范过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在初步尝试练习前滚翻动作后出现各种问题,这时教师希望学生主动提问教师能够做出完美动作的小秘密。
五、积极做出有效的评价反馈
小学生在回答问题后渴望被肯定,被动回答问题的小学生在回答问题后希望被鼓励,不论问题回答得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我们的体育教师都应该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认真听,在学生回答完问题后要正确引导,积极鼓励。对于回答正确的学生要肯定地评价,对于回答错误的学生不责备,不要急于否定,要帮着他慢慢回忆,积极思考,找出正确答案,树立回答问题的信心。小学体育教师在面对胆怯的学生时要有耐心,有爱心,沉着应对,让提问有效。例如,在教学中,胆子小的学生被点中回答启发性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他能一下子回答出来,可以设计一些聊天性的问题放松他的情绪,在他不是很紧张的情况下引导回答,并用类似“你真棒”“你真聪明”这些积极的话语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反馈。
提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科学,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模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不仅要结合教材的重难点围绕教学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还需要我们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新颖的提问方式,在恰当的时间点提出,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积极有效的反馈,提高提问的有效性、科学性,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