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高段体育训练中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分析

作者:江峰  日期: 2025-03-31  点击:
小学高段体育训练中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分析
江峰
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214200
摘要:本文深入探讨了小学高段体育训练中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的三个关键方面,包括整合课程内容与实践训练、竞技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以及整体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反馈。通过这一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段;体育训练;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
引言
在当前教育体系中,体育教学越来越被重视,特别是在小学高段,体育训练不仅关注技能提升,也关注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而实施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是优化体育教学的有效途径,本文旨在分析这一策略的实施及其对学生体育学习成效的影响。
一、整合课程内容与实践训练
在小学高段体育训练中,整合课程内容与实践训练的核心在于使学生能够将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直接应用于实际的体育活动中,以此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和理解深度。体育教师需要设计出既包含理论知识又强调技能训练的课程,确保两者之间的无缝对接,例如教师在讲解足球的传球技巧时,应详细解释球的接触点、脚的位置和身体的平衡如何影响传球的准确性和力度。且教师需要在场地上设置具体的练习,如目标传球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掌握理论中的各个要点[1]。同时教师应当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视频分析、模拟软件等科技工具,来辅助这一整合过程,通过观看高水平足球比赛的视频并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课堂上讲解的技巧在实际比赛中的应用,并且也能够看到专业运动员在执行技巧时的动作细节,这种视觉上的学习对于技能的掌握尤为重要。而且模拟软件可以提供一个虚拟环境,学生可以在其中尝试不同的技能应用,而这种方法不仅能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可以提高技能训练的安全性和效率。
二、竞技性体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在小学高段体育训练中,有效的竞技体育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学生体育技能的发展,还能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因此竞技活动的设计应当与教学目标相匹配,确保每个活动都能够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特定技能,且活动的实施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体力条件,确保活动既有挑战性又不超出学生的承受范围[2]。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采取灵活的管理策略,如适时调整比赛规则和参与方式,以适应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并且教师还应注重活动的安全性,确保所有设施和器材符合安全标准,以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以小学体育中“基本体操”为例,这项活动通常包括一系列的体操动作,如翻滚、跳跃和平衡等,每一项都需要精确的技术和良好的体能支持。在竞技性体操活动的组织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确保他们掌握每个动作的正确技术,接下来,教师需要设计一系列的小型比赛,让学生在模拟比赛的环境中实践这些技能,例如可以设置一个体操路线,学生需要按顺序完成一系列动作,每完成一个动作都会得到相应的分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实时监控,还要给予即时的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不足并鼓励他们进行改进。而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能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体操动作的理解,还能在竞争和合作中提升自己的体育素养和社交能力。
三、整体评价机制的建立与反馈
在小学高段体育训练的“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中,需要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评价机制及其反馈系统,评价机制应当能够全面覆盖学生的体育技能、理论知识、团队合作能力以及比赛表现等多个方面。其中,评价机制需要是多元化的,不只依赖于传统的笔试和技能测试,还应包括自我评估、同伴评估以及教师的观察与记录,这种多元反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评价视角,帮助教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发展状态和需求。且评价的标准应当明确且与学生的年龄和发展水平相匹配,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和适应性,评价过程中,应用科技工具,例如数字化评分系统和视频分析软件,可以更客观地记录学生的表现和进步,并提高评价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在反馈机制的建立中,教师需要根据评价结果及时提供具体、建设性地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种反馈应当是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能够指导学生在未来的训练中更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访谈或者编写个性化的训练建议书来进行反馈。同时反馈不应该仅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家长的参与也极为重要,通过定期的家长会和家校联络,教师可以将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表现和进步情况与家长分享,共同支持学生的体育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整合课程与实践、精心组织竞技活动以及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不仅能增强学生的体育技能,也可以提升他们的团队精神和自我评价能力。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需要继续优化这一策略,使之更贴合学生的需求和教育发展的趋势,以培养更多具有高度体育素养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徐梓林.“学、练、赛、评”一体化小学课后体育训练的实施策略[J].拳击与格斗,2023,(06):105-107.
[2]张弢,周健川.小学高段体育训练中学练赛评一体化策略分析[J].拳击与格斗,2023,(05):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