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究

作者:江峰  日期: 2024-04-07  点击:
                            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究
                                           江峰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是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应有内容。沟此,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小学体育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具体内容以及小学阶段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身体发育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施多样化的挫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磨炼意志、铸造品格、发展素养,提高自身体育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挫折教育;教学策略
在人的一生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总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能够正确地面对各种困难,才有可能解决困难,在战胜困难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反之就会带来挫折感和失败感。不同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反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正视挫折,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挫折,引导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真正发挥体育对学生的育人价值,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任务。
一、结合学生差异性实施挫折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小学生在自身学习能力、体能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和差异,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面临不同的困难,当教师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完成项目情况进行简单的结果性评价时,项目达标水平不佳的部分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沮丧与挫折感。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差异性是常见现象,教师需要重视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的差异性,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实施挫折教育,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才能切实发挥挫折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体质差异、性格差异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有些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性格表现外向,比较活泼、开朗并且容易沟通,他们对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体育锻炼的环境等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在学习中也容易骄傲自满,教师对这一类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直言不讳”地进行评价、提醒、批评、激励,为他们创设带有些许挫折感的情境,磨炼意志,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体育锻炼中的问题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促进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而针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挫折教育的方式倾向于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从心理上进行积极性暗示,给予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乐观向上、不气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篮球、排球、足球等团体性活动项目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合作交流与相互学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营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
要想有效地发挥出挫折教育对小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还要能够为学生构建和谐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开心运动、积极锻炼,有效地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借助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更加顺利地实施和开展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以及体育发展潜力等,灵活设计和调整教学计划,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运动与锻炼氛围,使得小学生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探究
江峰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施挫折教育是对小学生进行身心健康教育的重要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也是小学体育学科教学的应有内容。沟此,教师首先要充分认识小学体育挫折教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结合小学体育教学具体内容以及小学阶段学生个体的心理特征和身体发育情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实施多样化的挫折教育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他们磨炼意志、铸造品格、发展素养,提高自身体育综合能力。
关键词:小学体育;挫折教育;教学策略
在人的一生中遇到困难和障碍总是在所难免的,如果能够正确地面对各种困难,才有可能解决困难,在战胜困难中体会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反之就会带来挫折感和失败感。不同的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反应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正视挫折,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挫折,引导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真正发挥体育对学生的育人价值,是每一位体育教师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究的重要任务。
一、结合学生差异性实施挫折教育
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学存在着自身的特殊性,由于小学生在自身学习能力、体能素质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和差异,使得学生在体育锻炼中面临不同的困难,当教师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完成项目情况进行简单的结果性评价时,项目达标水平不佳的部分学生的内心就会产生沮丧与挫折感。在教学实践中,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表现出差异性是常见现象,教师需要重视发现学生在体育锻炼中表现出的差异性,在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基础上实施挫折教育,针对学生的能力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才能切实发挥挫折教育对学生的引导作用。(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体质差异、性格差异进行教学方法的设计。有些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性格表现外向,比较活泼、开朗并且容易沟通,他们对课堂上的活动以及体育锻炼的环境等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在学习中也容易骄傲自满,教师对这一类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时可以“直言不讳”地进行评价、提醒、批评、激励,为他们创设带有些许挫折感的情境,磨炼意志,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体育锻炼中的问题和不足,激发他们的好胜心理,促进学生的体育运动水平能够更上一层楼。而针对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挫折教育的方式倾向于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从心理上进行积极性暗示,给予引导和鼓励,激发他们参加体育运动和锻炼的积极性和兴趣,从而乐观向上、不气馁。在教学中可以通过篮球、排球、足球等团体性活动项目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合作交流与相互学习,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二、营造和谐的体育教学氛围
要想有效地发挥出挫折教育对小学生的引导作用,教师还要能够为学生构建和谐的体育锻炼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氛围中开心运动、积极锻炼,有效地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借助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师生关系教师可以更加顺利地实施和开展教学活动。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情况以及体育发展潜力等,灵活设计和调整教学计划,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建议,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的运动与锻炼氛围,使得小学生09:25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在体育锻炼中经历挫折,在挫折中激发斗志,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2)
例如,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在比赛中有意地“颠倒”比赛成绩的结果,为部分学生带来挫折感,观察学生内心对教师裁决的“不满”情绪以及“不公平”的感受,并让学生的情绪能够获得一定程度的宣泄,通过少量类似的有意设计的教学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锻炼小学生抑制负面情绪的能力以及恰当表达诉求的人际交往能力。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个“斗鸡”体育比赛活动,颠倒比赛成绩的结果,让原本输了的学生被判定为赢得比赛,让学生对教师的这种不公”的裁决提出异议,宣泄自己内心对教师的不满情绪:又或者是在“拔河”比赛中,判定获胜的队伍为输,将其原因解释为该队占据了更加有利的地形因素或者是学生整体体质的因素。但事后需要及时向学生坦诚说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耐挫折、抗压力的能力,并明确“斗鸡”和“拔河”比赛的真实结果。
通过这样少量的“颠倒”体育比赛结果的方式,让学生能够体认“民主”“公平”“平等”的重要性,借此来力学生营造“具有一定争议”的抗挫折体育教学课堂氛團。氛围的营造只是小学体育课堂实施挫折教育的手段和策略,其目的是要锻炼学生学会控制负面情绪,能够通过适当的方式、以建设性的态度主动地将自己的不满和异议提出来并与教师和同伴进行交流,教师夏平等地听取学生的合理意见,并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修正体育教学中不当或错误的评价,展现教师面对整折时的积极心态,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锻炼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同时,也能够开阔学生的胸襟,更好地发挥小学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对学生品格塑造的引导作用。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受挫观”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学生因为运百和锻炼成绩没有达标或者是没有达到教师的要求而在内心产生挫败感,但是教师却没有对学生的挫败感
导于及时的引导,使得学生在挫败感的影响之下对体有运动产生提难甚至抗拒情绪。体育锻炼是磨练学生志的一们重要学科,小学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意志
&质培养的一个关键时期,更需要教师重视在课程实施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受挫观”,要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正确地认识什么是挫折,如何正确面对和解决挫折,才能够有效提升小学阶段学生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个体的成长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教师在进行相关体育常识与运动理论以及体育技巧的教学中,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体育竞技视频,例如,在关于跑步的理论知识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播放我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刘翔等在参赛中所遇到的挫折,以及在面对挫折时他们又是如何正确面对并加以解决,让学生学习著名运动员在体育运动中展现的抗挫折精神,进而认识到如何正确地面对自身面临的挫折。又或者是在具体的体育竞技项目中,就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所遇到的挫折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引导,让学生能够认识到在体育比赛中遭遇失败的必然性,但是不能因此失去进取的信心和勇气,而是要以正确的观念,通过体育运动和锻炼磨炼意志、奋发图强,让学生能够逐渐树立正确的“受挫观”,并在正确“受挫观”的影响下,也能更好地适应其他学科学习中的受挫环境,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构建良好的心理支撑,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思维能力、认知能力以及心理素养培养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挫折教育的育人价值,有效渗透抗挫折理念,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运动与锻炼的过程中坦然面对挫折和失败,并且能够积极乐观地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以及其他学科学习中正确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成长中的挫折。教师还要结合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具体挫折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挫折教育,完善体育教学中挫折教育的内容设计,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发挥挫折教育的育人作用和价值。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悲鸿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 赵艳艳,许玉洁,素质化教育时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渗透挫折教育理念[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 (12):93-94.
[2] 于兰.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挫折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引导的重要性探究[J.小学体育新课程,2021(S1):93.
[3]
马风梅,现代化教学实践中小学体育挫折教育实施的策略和实际应用的探究[J].知识文库,2021(23):40-42.置顶我的会话,方便快速保存和查找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