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作者:陈笑  日期: 2023-03-17  点击:

小学体育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了翻转课程教学优势:创设个性化体育活动环境、多视角展现体育学习内容;探索了翻转体育课堂的具体措施:重构师生关系、丰富体育活动、平台助力教学、设计体育任务、教学反馈与交流;以立定跳远为课程实例,从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进行课程翻转的研究,以期提升课程互动效果,发挥翻转课堂的引导教学优势,促进体育教学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视频;立定跳远

 

引言:翻转课堂的早期应用,是2012年在美国流行,后传入国内。现阶段,课堂翻转成为最新的教学方法,用于一线教学实践研究,确保学生深层参与课程。在体育课程中,对学生实践参与程度的要求较高,确保学生体育活动的完成效果,深入根植学生运动思想。因此,研究体育翻转课堂的具体方法,增强体育课程教学互动效果,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一、翻转课程教学优势

(一)创设个性化体育活动环境

翻转课堂教学工作,更加侧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情况,遵循实践为本的教学思想,给予学生创设公平性、自由性的教学机会。在教学实践中,翻转课堂在教学素材类型、教学参与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丰富性。小学生可结合自身学习倾向,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灵活设定课程视频的播放次数。与此同时,学生可依据微视频内容,自主开展体育学习,极具个性化学习特点,能够显著推进体育教学进程[1]。比如,学生自主观看视频学习时,不限定播放视频,采取3~10次课程回放,课后不限次数地回放,以保障体育课程的学习质量。

(二)多视角呈现课程内容

在翻转教学时,视频回放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升教学设计效果,丰富教学内容,以多个视角呈现课程内容,促使学生能够及时提炼课程要点内容,便于学生课后自主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结合体育教材内容,从理论、动作、视频、比赛等视角,整理教学资源,促进学生全方位掌握知识要领,高效完成体育学习。比如,在讲解跑步运动时,教师可从跑步姿势、运动速度进行逐一讲解,让学生自主体验后,结合学生跑步情况给出示范,便于学生认知自身跑步问题,增强对自身运动的认识。

(三)提升教学考评优化性

翻转课程开展教学评价,能够提升教学考评内容的真实性。比如,学期内完成体育教学任务,教师利用公众号平台,发起课程评价活动,分别从跑步、跳绳等课程视角,进行教学评价。在评价期间,有教师对课程规划的自评内容,有学生对课程学习的体验评价内容,同时邀请了家长对学生身体素质的改变情况给出评价。在多视角课程评价中,提升了体育考评的多样性,为后续体育教学工作发展给出了多重参考依据。

二、翻转体育课堂的具体措施

(一)重构师生关系

任教体育科目的人员,需要学习全新的教学思路,全方位增强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应高度认知翻转课堂的教学价值,积极引导学生观看课程视频文件,便于学生在课前对课程活动形成基础认识,提升教学推进效果

例如,在乒乓球教学设计时,教师为学生整体乒乓球运动各项知识,比如运动速度、运动力度等,将各类教学资源整合成微视频文件,让学生在课前自主观看,鼓励学生两人为小组进行运动练习,记录10分钟内的运动情况。课前自主组队运动形式,有助于丰富学生课余活动,使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运动技巧,为高效开展课程奠定基础条件。

因此,在多媒体与翻转课程的融合教学工作中,重构师生关系时,侧重于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需求,积极准备前期学习材料,塑造教师课程引导角色,拉近师生距离。

(二)丰富体育活动

体育翻转教学工作中,需要提升课程资源的丰富性,展现任教人员的机智性,利用多种途径,提升课程资源的充实性与新颖性。必要时,教师需要加强自身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学生制作质量更高、资源整合性更强的课件资源,以逐步增强教学资源质量,确保教学工作贴合于科目教学规划。此外,教师需要积极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提升学生知识掌握的全面性,促进各层次学生体育科目学习处于进步状态[2]

(三)平台助力教学

体育翻转课堂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可使用网络平台,提升课程资源的分享有效性,增加课程师生互动性,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利用多媒体,积极构建网络教学环境,对学生学习形成引导作用。例如,在开展足球教学活动时,利用微信群让学生自主组建运动团队,在课余时间完成运动训练。学生借助微信群功能,设计小组名称,比如“雄霸一组”、“威猛三组”、“飞速五组”等。在学生小组名称拟定后,将小组名称、小组成员姓名报告在群内,便于教师统计。学生在小组分配、组名拟定、小组活动等实践活动中,能够塑造学生较强的小组合作意识,使其深入掌握足球运动技能。

(四)设计任务

在体育学习中,体育任务是驱动式教学法,极具翻转课堂有效性,能够增强学生对知识要点的掌握效果。在教学设计驱动教学内容时,从课程前期、中期、后期三个视角,进行驱动设计。

以跳绳运动为例,开展体育任务设计。

(1)课程前期,教师让学生自主观看跳绳运动视频,自主完成运动练习。

(2)课程中期,教师让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固定数量的跳绳任务,比如10分钟100个跳绳,超额完成的学生记“1分”,未足额完成的学生记“-1分”。

(3)课程后期,教师让学生随机抽签,两人一组进行跳绳比赛,比赛时间为10分钟,比拼学生跳绳个数,以此驱动学生自主总结跳绳技巧。

(五)教学反馈与交流

在课程全环节中,教师可开展多样化交流活动,提升教学评价的互动性。采取小组交流活动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给予一定交流指导,便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保障交流效果,教师可采取交流内容的总结与录制方式,在交流内容整理后,上传分享至网络空间,便于学生自主借鉴,提高学生课程交流层次。

比如,在某次100米跑步运动比赛中,教师对每名学生的运动时间,进行了有效记录,便于准确学生的运动情况。结合学生运动统计情况,学生运动时间在1分30秒至2分57秒之间,学生对运动时间展开热烈讨论。

其一,有学生认为:超重学生跑步所用时间较长,从2分30秒至2分57之间的学生名单中,进行了勾画。对此情况,学生一致认为需要加强自身运动与锻炼,减少超重问题。

其二,有学生认为:跑步时穿运动鞋较好,如果穿质感较硬的鞋,会影响运动体验。在此观点提出后,其他学生表示认可。

其三,有学生认为:百米跑步所用时间在2分钟以内的学生,平时自主运动次数较多,身体素质较好。此观点发表后,有部分学生向用时2分钟内的学生讨教方法。

借助此种课程交流方式,便于教师总结与梳理教学问题,比如:提醒学生穿戴运动鞋,在跑步前进行运动鞋检查等,给予学生日常运动建议,比如:防止超重问题的运动方法、早间操自主运动技巧等。利用有效的课程交流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运动思考与讨论,逐步提升学生体育素养[3]

三、立定跳远的课程翻转实例

(一)课前引导

1.分享视频

以立定跳远课程为例,进行翻转教学研究。

其一,从网络平台收集相关教学资源。

其二,教师整理关键性资源,制作成微课资源。

其三,教师将整理好的微课资源,共享在教学平台中,便于学生观看。

2.体验式跟学

其一,在学生观看微课资源后,进行视频跟学。

其二,教师为学生设计任务单,驱动学生参与立定跳远的视频跟学。比如,让学生自主练习跳远不少于10次,以此感受跳远用力过程,总结增加跳跃距离的技巧。

(二)课中翻转

1.问题引导

教师采取问题驱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其一,教师提问:在立定跳远运动前,准备姿势的要求。在学生作答时,侧重考查内容是“两脚分开距离等同肩宽”、“两臂做出摆动的准备姿势”。借助准备姿势的引导,增加学生运动正确性。

其二,教师提问:在立定跳远运动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在此时,学生视频跟学中,并未熟练掌握运动技巧,教师可依据问题形式,引导学生思想,给予学生运动指导。比如有脚尖发力,展体平衡保持、落地收腹、屈膝缓冲等,以此提升学生技巧掌握的熟练性。

2.学生总结跟学情况

在教师问题驱动完成时,让学生总结预习的跟学情况。比如,有学生在跳远中平衡把握不好,教师让学生进行运动示范,结合学生运动情况,教师给出“脚间距过小、摆臂无力”等运动指导,以此给予学生运动提示,促进学生正确、安全地参与立定跳远。

3.学生评价

在视频跟学总结与指导完成时,教师让学生自主练习跳远,从旁给予提示,增强学生跳远练习的有效性。在教学完成时,开展翻转课程评价,让学生对自身运动、教学过程给出评价。比如,在评价中有学生表示:明显感觉到课程中跳远比视频跟学时距离更长。借助教学评价方式,便于教师完善教学设计,增强学生对课程的总结能力。

(三)翻转要领

1.关注课程翻转有效性

由立定跳远翻转教学实例发现:在课程翻转时,需要融合教师的指导与讲解,有效控制翻转过程与时间,以此保障课程翻转的有效性。比如学生在视频跟学时,面临多种跳远问题,如果教师未给予有效指导与指正,问题将会一直存在,削弱了翻转课堂的有效性。因此,加强问题梳理,给予学生指导,是翻转课程的必要条件,需要引起教师重视。

2.趣味思想融合

在翻转课程中,教师可适当融合趣味思想。

其一,在视频微课文件中,可配置童趣讲解声音,以缓解陈述语调的枯燥性,增强学生视频跟学的主动性,在制作时,可从动漫人物音色中选择,比如喜洋洋、大熊等。

其二,在课程翻转时,教师可采取分组比赛形式,设立小队长时,设计趣味性名头,以增强学生运动热情。可设计的队长名称为:“小虎队”、“冲锋队”等。

借助趣味思想融合,缓解体育学习、运动练习的枯燥性,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4]

结论:综上所述,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引入先进的教学思路,从课前视频引导、学生视频跟学、课程问题探索、课中学习互动等视角,落实课程翻转,从课程全环节视角,加强学生体育运动指导,发挥互联网媒体的体育引导功能,促进学生积极完成各项体育任务,达成强身健体的体育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李亚琼.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教育科研,2021(11):96-97.

[2]王允巧.探究如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3):155-156.

[3]万子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践行策略——以“立定跳远”教学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20(12):18-20.

[4]刘永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措施[J].新课程(上),2019(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