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蒋隽 让阅读成为教师生命的羽翼

作者:蒋隽  日期: 2023-03-16  点击:

阅读成为教师生命的羽翼

——读朱永新《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有感

宜兴市官林实验小学 蒋隽

读书,见他人世界,悟自己人生。寒假时光,时时拿起朱永新教授所著的《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书里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故事都让我受益匪浅。此书以朴实无华但又直抵心灵的文字一次次唤起我的共鸣,它不是简单的一页页说教,不是一页页的学术独白,而是一页页的生命发现,真情实意且充实饱满。

《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系《教师月刊》专栏“朱永新答”的结集。当我怀着膜拜的心情认真品读朱教授的真心教诲后,浮躁的心顿时安静下来,我能感受到当代教育名家朱永新老师炽热的情怀和渊博的学识。他是精力充沛的开拓者、笃信虔诚的布道者,更是深情专注的教育家和深邃沉着的思想家。在读书的同时,我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他的教育文化中,且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信念:无限相信书籍的教育力量。

全书以“阅读”为主线,围绕教师、编辑所提出的各种“阅读”问题,以书信的形式,从三个层面展开讨论:阅读如何促进教师成长,阅读如何促进学校发展,阅读如何促进社会进步。每一封信,就是一次问题的探讨、思想的聚焦心灵的呼应字字珠玑,叩击心灵。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专业成长与大家分享我的所读所获。

一、阅读促进教师成长

读书不仅可以促进教师智慧发育,还可以促进精神发育、人格发育,正如朱永新教授所言,“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也曾说过,阅读绝不仅仅是我们与书本的联系,而是我们与自身的联系,是通过书中的世界与我们的内心世界所进行的一种联系。中小学阶段是打基础的关键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习惯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仅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应具备专业阅读的能力。

面对一线教师对自身阅读和指导学生阅读时的疑惑,朱老师提醒大家:每位教师都是自己教室里的“国王”。关起教室的门,你就有了施展才华的空间,总是能够做一些事情的。所以,不妨从你自己的教室开始,“晨诵、午读、暮省”,从你自己的专业成长开始。何为专业阅读?朱永新教授指出:所谓专业阅读,是指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阅读,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直接作用于专业实践的自觉阅读。新教育实验曾经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三专”理论,即专业阅读、专业写作和专业交往。专业阅读是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是站在自己的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是站在团队的肩膀上飞翔。其中,专业阅读是基础、是纲,纲举才能目张。

朱老师强调,专业阅读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至关重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把自己知识的1%用于课堂讲授就够了的教师,才是真正热爱自己学科的人。”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教师根据职业特点和专业要求,孜孜不倦地成为终身学习者。如何实现专业阅读,成为最好的领读者?首先,教师自己要成为一个真正的读书人,在阅读上自己领先一步带头读起来。榜样就是最好的引领,教师自己手不释卷,学生才会嗜书如命;教师自己享受阅读,学生才能趣味盎然。其次,教师要有鉴别书的好坏的能力,乐于阅读优秀的书,成为优秀的自己,引领更多的人爱读书,读好书。再其次,阅读不能太功利化,教师要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相信阅读的力量,以足够的耐心,用阅读涵养心灵,和学生一起静待花开、共同成长。如此,一个教师,才可能以爱育爱,以爱传爱。

二、阅读促进学校发展

阅读是最主要的学习手段,也是我最关注的问题。朱老师在2003年推出“书香校园”概,在“书香校园”建设上提出三个关键问题:图书馆应随时随地向孩子敞开、让爱书懂书的人荐书管书、书香校园是学校图书馆发展的终极目标。的确,书香校园建设在任何一个阶段的学校都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作用,学校在本质上就是一个师生一起阅读实践、探索求知的地方。没有阅读就没有教育,当然也谈不上学校。如果有天堂,那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所学校可能什么都齐全,但如果没有为了人的全面发展和丰富精神生活而必备的书,或者如果大家不喜爱书籍,对书籍冷淡,那么,就不能称其为学校。一所学校也可能缺少很多东西,可能在许多方面都很简陋贫乏,但只要有书,有能为我们经常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这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了。”

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必将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表,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

三、从“书香校园”到“书香社会”

改变,从阅读开始。教师要成为阅读推广人。朱教授认为,在建设书香社会的过程中,有三个人群特别重要。一是父母,二是教师,三是领导干部。父母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家庭是真正的“人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首任老师,亲子共读是点燃孩子阅读热情的最有效的办法;教师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学校是播下阅读的种子最重要的地方,尤其中小学时期是阅读兴趣与能力形成最敏感的时期,教师是教孩子学会阅读最关键的引路人;领导干部之所以特别重要,是因为领导干部的视野与胸怀直接影响到全社会所有工作的推进,而他们的视野,胸怀和阅读直接有关。同时,领导干部本身也是重要的阅读推广人,他们在言谈中、会议上推荐的书籍,会影响和带动着全社会的阅读水平,因此,教育不是一座孤岛,而是一个彼此影响、相辅相成的生态圈。任何一项教育改革和实验,如果没有学校、家庭、社会的配合与协调,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他强调了阅读价值观: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对教育,阅读是一种最为基础的教学手段;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对个体,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我一个人无法改变世界,但我能改变一个人的世界。”他用这样一句话鼓励大家。

从书香校园走向书香社会,不仅是阅读推广的一个成功做法,也是教育变革的一个案例。我们不仅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更需要跳出教育干教育,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合作共育,这样才能激活教育磁场。

如果说,《给教师的信:阅读与人生》是一棵树的话,那么,这些长长短短的信件,无疑就是这棵树所栖居其中的晨曦与鸟鸣,可有可无,又不可或缺。阅读即人生,人生即阅读。二十年来,朱教授以“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为宗旨,引导广大教师用阅读丰盈生命的每一天。

是的,阅读不一定能延长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厚度和高度。当我们能够拥有一颗热爱教育的心和一份积极的心态,端正阅读的态度时,我们定能享受慢的文字,收获宁静的心。

享受阅读,你的教育生命就长出了一双羽翼,便也就多了一些生活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