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加入时间:2022-05-25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开展策略探究
摘要: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及认知特点,决定了其在学习中对游戏化教学模式更感兴趣。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将体育教学与游戏融合起来,展开游戏化体育教学,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使其在生动、快乐、富于趣味的课堂氛围中完成教学目标,促进其全面发展。本文就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开展策略进行探究,以期对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水平有所增益。
关键词: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开展策略
小学体育游戏作为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形式,有着趣味性、娱乐性等多种优势,能够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体育热情,进而提高小学体育教学的效率。[1]需要教师围绕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创新体育游戏化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进人际交往,丰富情感体验,帮助学生从小具备良好的沟通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一、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的重要意义
小学生由于天性活泼,尚不具备成熟的心智及良好的自控能力,而体育课堂 教学通常在室外进行,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使学生难以保持良好的教学专注度,不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通过实施体育游戏化教学,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认知和学习心理,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在游戏化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具备良好沟通能力,养成良好体育运动习惯,增强学生体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从课堂教学实践看,小学体育教学游戏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能够有效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积极性。二是能够有效增强学生合作及团队精神。
二、游戏教学策略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运用原则
所以,体育游戏化教学,既满足了学生游戏的心理,又在师生愉悦的氛围下达到了教学的目的,既激发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又提高了学生的身体健康素质,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增强了学生的体育技能[2]。在具体游戏化教学中,需坚持以下原则:
(一)服务体育教学目标的原则
游戏化体育教学,从教学模式到教学实施,其宗旨都是为了促进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都是为了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目标。因此,在实施游戏化体育教学中,需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游戏教学,通过游戏与体育内容的融合、组织与实施,帮助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运动技能,增进其对体育精神的理解,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精神与运动品质。所以,体育游戏化教学,从表面看是自由活动,实际则是学生在游戏规则的约束下展开有目标、有方法、有机制的一种教学模式,其目标是为了服务于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需要教师准确把握课堂教学重难点,重点培养其体育情感和体育基本素养,以探究和创新形式多样的游戏化教学模式。如,在指导学生锻炼腿部力量的教学中,教师在游戏设计时就要着重体现腿部力量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单脚跳以及踢毽子、踢沙包等游戏来达到训练和教学目标。
(二)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原则
体育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堂教学目标要重点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和体育素养,因此,在游戏化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的年龄心理、体能素质、兴趣爱好等进行游戏训练设计,以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使其在积极参与体育游戏教学过程中掌握体育知识、提高体育能力。
首先,教师可针对全体学生设计集体性体育游戏,使全班学生均参与体育游戏。其次,准确把握学生兴趣点和运动需求做好游戏内容调查,以此将项目教学设计成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最后,游戏化教学要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体育教学具有灵活性与开放性,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形成。
(三)坚持多种模式教学的原则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个性,因而对于游戏教学有不同的需求,为了满足全班学生的学习和能力提升需求,需要教师在体育游戏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兴趣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一是实现多样化的游戏设计,包括多样化的游戏内容、游戏形式、游戏规则、游戏效果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游戏需求,提高其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二是实现游戏的灵活变化。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游戏参与兴趣,满足了学生对教学的多样化需求。
三、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开展策略
对于小学时期的学生来讲,由于学生年龄还比较小,正是身体发育的重要阶段。而体育教学属于启蒙教学,所以,怎么样才能够抓住学生学习体育的心理,利用游戏教学模式使学生身心健康得以发展,是小学体育教师应把握的重点。
(一)合理确定教学场地实现有序安全游戏训练
实施游戏化教学的一项重要条件就是适宜的教学场地。在对场地进行选择时,需将包括地域限制、安全性、大小等在内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考虑到。体育游戏的内容会影响场地的选择,场地等也会影响到游戏的效果。因此,在体育游戏设计中,教师要根据游戏内容科学选定训练场地,包括场地的大小、位置及所设置的运动器械等,以确保游戏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在场地的选择中,尤其在考虑场地的安全性,以避免学生在游戏活动中造成运动伤害。
(二)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实现教学的游戏化
为了使学生快速融入到课堂教学内容中,并专注投入体育游戏活动中,需要教师根据游戏内容,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以营造浓厚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宽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参与游戏活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如,为了锻炼学生的配合默契程度,在举行背靠背起立训练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相互背靠背坐下,然后彼此挽着胳膊利用合力站起来,看哪个组既整齐又快速地完成。游戏活动中,教师要使学生透过看似简单的动作,总结活动的技巧,以提高学生对身体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合作能力和集体精神。
(三)设计多样化游戏内容促进高效的课堂教学
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丰富,主要以培养学生体育兴趣、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形成科学锻炼意识、养成良好运动习惯为目标。在体育游戏化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内容具有多样性、可行性和科学性的游戏活动,以促进课堂教学高效进行。
(四)侧重于教育性和趣味性科学设计游戏教学
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并不是单纯为了游戏而游戏,而是为了改变传统体育教学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的兴趣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以赋予体育教学以生动和直观、趣味化,不断挖掘学生的体育运动潜能,使其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参与课堂游戏教学中。如,在进行学生走跑教学中,教师可设计学生面对面或背靠背夹破气球的游戏,教师可首先为学生做好标准示范,再将学生两两一组,每组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面对面或背靠背的形式夹起气球,通过两人的配合和努力将气球夹破,实现了体育游戏教学集教育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儿童的天性就是爱玩,游戏是他们最亲密的玩伴,把游戏化教学应用于中小学体育教育是伟大的改革尝试,是培养中小学生健康体魄和积极心态、正确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对开发学生智力、发展学生能力有关键性作用。需要教师在创设小学体育游戏化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有意识地拓展丰富游戏教学内容,以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同时,一方面能够将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另一方面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的热情,使其在游戏中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军梅小学体育游戏的教学方法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7 (30).
[2]李东.小学体育的游戏化教学策略分析[J]. 新教育时代· 学生版,2017(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