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曾 娴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
成员名单

  • 曾娴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陈笑

    学府路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丁陶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江峰

    悲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姜晨阳

    丁山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蒋隽

    官林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吕岑

    太华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冰艳

    新庄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潘浩

    城中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钱煊

    东氿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邢依

    桃溪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诗楠

    二实小

    加入时间:2022-05-25

  • 许珍珍

    城南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诚倩

    湖㳇实验学校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嘉彧

    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张鹏飞

    实验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朱圣达

    周铁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 左明远

    新芳小学

    加入时间:2022-05-25

科研动态

陪伴——最好的礼物

作者:许珍珍  日期: 2023-03-14  点击:

陪伴——最好的礼物

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 许珍珍

《陪伴的力量:让孩子爱上学习的秘密》,孩子身心健康地学习与成长离不开父母用心、有力的支持。这本书从系统的家庭治疗的视角支持父母帮助孩子,使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拥有自主性、胜任力和联结感。就像鱼儿有水的陪伴,小草有泥土的陪伴,雄鹰有天空的陪伴,孩子有父母的陪伴。从孩子呱呱坠地,到嘤嘤学语,再到孩子入学……孩子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陪伴。我们学校在公众号上开设了“家校直通车——有意陪伴”,让家长讲述他们对孩子的用心陪伴。

陪伴孩子并不是呆在孩子身边就叫陪伴,更不是走走形式,而是心与心的交流与碰撞,是真正陪伴孩子度过每一个有意义又快乐的时光。陪伴孩子时,要善于倾听他提出的意见;陪伴孩子时,要一起陪他做做喜欢的事情,引导他养成好的习惯。

案例1:不需要做一个“事事听父母话”的孩子

女儿上幼儿园时,我就鼓励她自己独立思考,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从平时的衣着打扮、买文具,大到孩子上的培训课程的选择、练习安排等等。上了小学后,我对她的要求是回到家先认真完成作业,做好课文的预复习工作,有时她也会提出自己的想法,想要制作给同学的小礼物,想先看会有意思的节目,又或是想要先画出她觉得有意思的东西。我和她沟通后,觉得应该让她先完成自己的想法,让我的女儿能成为一个有主见的人。

点评:作为父母,很多人都会习惯性地对孩子说:“你是个懂事听话的孩子,这件事不是这样做的,你听爸爸妈妈的。”孩子慢慢地也习惯了对父母的话言听计从,没有了自己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全是在父母的安排下进行,我们不曾问过孩子:“你觉得这个怎么样?”“你有什么不同想法?”而是一味地认为自己安排地都是最有利于孩子的学习成长的。殊不知孩子在自己的不喜欢里不断地使兴趣消失,连带着对别的学习也提不起精神。在这个案例中。妈妈不管小事大事都会征求女儿的意见,让女儿学会思考,在父母的陪伴下,成为健康有主见的人。

案例2:“最是书香能致远”,让孩子爱上书与书香

从女儿上幼儿园起,我就坚持每天“睡前故事”,放下手机,关掉夜灯,和她一起在故事里徜徉。但睡前的时间较短暂,总是满足不了小朋友想要听故事的胃口,我就会买上相关的书籍放在书架上,告诉她想知后续如何,可以自己来读。有时候,我遇到合适的书也会先屯着,再找时间把精彩的部分先给她讲一讲,等她兴趣上来了,就自己去书架上翻书来看。慢慢地,书架上的书越来越多,她从书中了解的也越来越多,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点评:家长为了让孩子养成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先从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开始坚持,让他们想去探索带有插画和简单文字结合的绘本故事,等孩子慢慢大一些,家长把自己看到的精彩和孩子分享,再引导他们自己看书,自己阅读,家长用心陪伴阅读到让孩子自主阅读,逐步过渡,循序渐进。

案例3:培养文明礼仪习惯“小达人”

我们家是从家庭内部开始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的,还特地挑选了一些礼仪教材:《常规礼仪》、《朱子治家格言》等等,有时候会给孩子讲讲里面的礼仪故事和道理,然后慢慢引导孩子在生活中落实。比如:餐桌礼仪:吃饭之前,孩子会自己主动整理和清洁餐桌,并且提前摆好所有的碗筷。如果用餐前,大人还没有落座,小朋友不可以一个人坐下来先吃。吃饭时,应该把最好吃的菜放在长辈面前,也不可以挑三捡四,更不可以含着饭说话。吃完

饭的时候,要自己检查下有没有浪费饭和菜。

点评:孩子对生活中的这些礼仪比较陌生,家长不仅通过礼仪教材让孩子先了解这些知识,也会把这些知识渗透到生活中方方面面,让孩子通过实践生活来练习,才会真正掌握好,成为一名懂礼仪的学生。

案例4:劳动能力的养成

平时在家里,我们会教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每次我们先给孩子示范,孩子在仔细看着,然后再让他自己开始尝试做,做错了会及时纠正,做好了也给予表扬。比如洗自己的袜子,我们会给他示范怎么洗,并告诉他要领,孩子明白后就自己开始动手洗,我们在旁边观察,刚开始的几次,孩子在洗的时候,肥皂用的特别多,满盆都是泡沫,洗一双袜子要用很多肥皂和水,原来是孩子怕洗不干净,就把袜子的每个地方都擦满了肥皂。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开始引导他做一件事情,要找对方法,要尽量不浪费时间、不浪费资源。

点评:家长用家务中的小事来教会孩子正确掌握好方法,在孩子练习过程中帮助孩子找到要领和问题,然后手把手再重复教孩子练习,孩子就能慢慢心领神会,其他家务劳动孩子也能在家长的指导下,逐步学会。

案例5:孩子形成正确的三观离不开大人的陪伴

一次假期,女儿在家看电视,突然和我交流:“妈妈,你看,在美国,看一次感冒就要900美金,说会让一个穷人破产呢,是真的吗?”我放下手中的书,和她认真谈论不同国家的差异和优劣,也让她回忆了她陪着全家人一起去免费接种新冠疫苗时看到的场景,她不禁感慨,妈妈,还是我们中国好呀!”

点评:家长在陪伴过程中,孩子对于很多事情的认识,自己以身作则,孩子耳濡目染,在平时生活中潜移默化,培养孩子爱自己的国家、爱自己的家庭、明辨是非,才能养成自己正确的三观。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只是花期不同。相信美朵花都有自己的花期,细心呵护自己的花,用心浇灌,耐心耕耘,陪着他沐浴阳光风雨。家长的陪伴就是给予孩子最好的礼物,也是孩子成长道理上最闪亮的一盏指明灯。陪伴孩子成长也是一门艺术,父母要在陪伴过程中学习、思考,掌握孩子成长规律,让陪伴孩子的过程充满快乐和智慧。